×

麦田里 守望者 只读 守望 每周

每周只读一本书 · 麦田里的守望者,到底在守望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8 11:32:04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17岁,你厌恶虚伪,反感世俗,憎恨装模作样,不愿意同流合污。你喜欢象盖茨比那样堂堂正正的人物,即使他最终死于非命,但始终为了一束光而真实地活过。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17岁,你假装成大人模样,老练却又笨拙地与女生约会亲热,任由体内的荷尔蒙横冲直撞。但如白莲花一样的简,却不容亵渎,甚至不敢触碰,那是最纯真的爱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用主人公霍尔顿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被开除学籍后两天两夜的经历,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孤独、矛盾、彷徨而又不驯的美国青少年形象,通过霍尔顿在路上的见闻,为读者呈现了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少年的迷茫与成长。表达了青春期的焦虑与反叛,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孤寂感。

这本小说写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大国。在这样的时期,纽约就是美国当时最繁华昌盛的城市,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是一片荒原。当时美国出现这样一群青年,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他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在路上解决困惑,在流浪中寻找自我。他们表面上颓废、消极,但是内心充满狂热,他们无力改变现实,只求守护好心灵的麦田,他们逃离现实的生活,在颓废中麻醉自己的神经。

霍尔顿,一个聪慧叛逆,让父母头疼,让老师惋惜的17岁少年。他的离经叛道和苦闷迷茫,无关种族肤色,让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产生了共鸣。与《少年维特的烦恼》相比,满嘴脏话,吐槽学校,吐槽同学,吐操父母的霍尔顿更接地气,就象隔壁班的某某某,冬天总是穿着一件军大衣,满不在乎地敞着前襟,歪戴着帽子,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喜欢的某门却极优秀,带着些清高孤傲和愤世嫉俗,对老师眼中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冷嘲热讽,因为这些孩子的理想过于平庸,只会按成人规划的路线,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成为一个买得豪车豪宅的人。

霍尔顿出生于富裕中产,他被之前的学校反复开除,这次连昂贵的私立学校潘西也不例外。他有学习的能力,却不屑于学习。他有模糊的理想,却又不知道生活有什么目标。他不愿意墨守成规,却又在精神与道德上感到困惑。心灵的丰富和思想的孱弱,令霍尔顿无比沮丧孤独。

17岁的霍尔顿正处于儿童与成人世界的转折期,一方面,他将告别充满想象力的童年,另一方面,他即将步入神秘的成人社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他始终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他厌恶着成年世界的虚伪,所有人都好像处于一种现实和势力的漩涡中,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创伤。但同时他又无限向往孩童时代的天真可爱,他将死去弟弟的棒球手套一直珍藏着,上面写满了诗;记得妹妹喜欢的歌,还特意去买了唱片。在想离开纽约之前,特地偷偷回了趟家与妹妹告别。

当妹妹问他将来想做什么时,霍尔顿说:不管怎么样,我想象有一整片无垠的麦田,边上是悬崖,几千个小孩在上面尽情玩耍,要是有谁跑起来不看方向,脱离人群,我就在悬崖边上抓住他,抱住他,不让他从悬崖上掉下来。我想当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 [美] J.D.塞林格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汉英对照

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

译者: 孙仲旭

ISBN:9787544789431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 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