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路灯》
第四章 荣归故里(四)
天蒙蒙亮,他们就起床盥洗,吃早点,然后去磨沟村。他们路过寺沟村,村口的地上躺着口大钟,人可以直立进出。乃文向桂荷介绍:“这里原是辔头观。据说,始建于唐朝武则天年间,规模很大,占地 20多平方公里。这是大钟寺的大钟,九万斤,一次浇成,可见当时发达的冶炼铸造水平。西边的和尚塔、和尚沟距此10多里地;观内现有几间破庙堂,院里荒草芜棵,门前一株皂桷树,一堆碎瓦断壁,这么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当年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兴隆”。
杰三说:“这大钟内可同时设两摊扑克、象棋,除玩家,还有众多看家”。
桂荷说:“慢说这不见经传的小寺院,就是大名鼎鼎享誉海内外的黄帝陵,不也是面目全非。
荒芜凄凉。这次文革破'四旧’,全国的文物古迹横遭洗劫,真可惜呀!”
他们来到陈家沟。乃文指着万福家的破宅陋院:“万福家还有人吧?那年和永福扛着锹来埋他媳妇。他媳妇饿死多天,全身都爬满了蛆虫。我俩就在他门口挖了个坑埋了。”
展开全文
杰三说:“早死绝了。万福两口饿死了,他儿子全生转业回来,给队里喂牛,一次去挖垫圈土,墙上塌块土砸死了。他媳妇小俊也改嫁了。”
乃文对桂荷说:“三年困难时期,这里后沟的两个队都死绝了,尸首停在窑洞里,连拉去埋的人都没有。”
桂荷说:“我在一个传单上看到,那三年全国饿死三千五到四千万人呢。”
杰三说:“提起那几年真寒瘆人,要不是后来的借地,咱也活不到现在。现在咋又说借地错了呢?”这事敏感,乃文和桂荷都没接腔。
他们上闯王坡要过那片红土地。乃文说:“当年就是在这里挖'铁矿石’,我用挎篓往学校背,一块石头滚下来,要不是挎篓挡住,我准没命了。我胳膊腿受伤,还是吉老师给我抹的红药水。昨天你也看到了,政府把炼不出铁的罪过推给吉老师,把一位聪明有才的化学老师折磨成了敢子。”
他抓了把红土给桂荷看:“你看这是铁矿石吗?”
桂荷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没粥横竖都是媳妇错,婆婆没错。”
杰三说:“这红土是当年闯王在这里杀人太多,血染的土,哪能炼铁呢?”
乃文知道这是民间传说,没有接话。他对桂荷说:“你记住提醒我,到荷钢要把吉老师的家信寄出去。”
闯王坡顶有棵五六个人方能搂住的大柏树,传说李自成曾坐在这棵树上指挥杀人,这一溜脚窝是李自成上下这棵树时留下的。乃文踏脚窝爬到树上,要拉桂荷上去,她不上,与大哥一块坐在柏树外露的树根上。
乃文小时候常在这山坡上放羊、放牛、拾柴火,也常坐在树上远眺,但都没有今天感觉这么爽:洛河像条银带,在阳光里闪闪发光。洛河南的层层梯田,像千层饼一样沿河蜿蜒。岚雾托着的山峦,直插湛蓝的青天。一群鸽子在坡腰飞旋。几只雄鹰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的翱翔。一群鹩哥在山间觅食,喜鹊在枝头喳喳鸣叫。成群的紫燕在高空飞舞,不时鸣叫着飞临柏树周边。
桂荷说:“这燕雀是益鸟,专食害虫。它多虫多,它少虫稀,是个'量虫标’!”
这时,几只黢黑的甲鸡飞过来,正在驱赶坡前的老鹰,不时地发出胜利后得意地鸣叫。乃文正沉浸在这天然的自然美景里,享受着上帝赐予的舒畅心情时,杰三说:“下来咱走吧,别去晚了丑哥出去了!”
张丑住后沟张家坳。他年近花甲,黝黑的面色,高挑的个子,背微驼。他解放前是地下党员,土改时就是磨沟村农会主席、党支书。村里的大小事:邻居纠纷,父子不和,两口吵架,婚丧嫁娶,都要他到场,一言九鼎。高级社时他出门都腰系绳带,肩扛粪锨、箩头,从不空手。据说,他一次赶集回来,路上遇见一溜驴粪蛋,他就把手巾拿出来句了回去。
他常说:“庄稼是枝花,全靠粪当家。”
有人说。他见粪比馍都亲,这话说的不无夸张,但从另一面看也说明了他对肥料的重视。
文革中,他几次去公社、县里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集训队-学习,最后还是罢了官,在家闲居。他过去秉持公平正义,按政策办事。土改划成分时,杰三家地没一垄,房没一间,一家老小全靠当利祥家的几亩地和卫超给人家看病养活,生活十分困难。黑保桐等人要给划自由职业。他坚持按政策划为贫农,结果杰三家分了地、窑、牛、农具,从此翻了身。
乃文和二哥在王范、县城上学,杰三在生产队当保管,管伙。黑保桐、张飞龙,贾华堂等一帮人整天排挤、挤磨他,可是他要搬回城里老家,他们又不准。父亲去青海二姐家,在那里给藏民看病很受欢迎,但叫当地开个身份证明,大队部的几个头头就是不给开,还逼着让父亲回来。回城后他们还写信告黑状,说卫超是四类分子,城里来人调查,找到张丑,他说:“哪有这事?纯属捏造、陷害。卫家是贫农,卫超是抗日英雄!”
从此这事才算平息下来,没再追究。这次他们来到,正好张丑在家,把他们迎到屋里。左邻右舍的人听说乃文大学毕业了,还带回个洋媳妇,都跑来看热闹,把院里挤得水泄不通。一位身材苗条、苹果脸、弯眉凤眼、头上两个小鬏鬏的漂亮女孩挤过来,“乃文,还认识我吗?”
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她叫张青,当年在刘坡上学,他俩一张桌。乃文怕别人说闲话,常在桌。中间竖块半截砖隔起来。她很不以为然,他竖她扔,挺有意思。以后他们家搬回城里就再没见过面。
这时乃文笑着说:“你就是变成狐狸精我也认识你!”逗的满院笑声!
她指着桂荷说:"你在哪儿拐来的七仙女,小心天兵天将来抓你!”
多年不见,她还是快嘴快舌,说话这么风趣。逗了一阵子嘴,乃文问:“你现在干啥?白马王子找到没有?”
她回答得爽快且幽默:“在陆浑日报社上班。丘比特是射出去了,但它肯定射不中你了。”
他风趣地开玩笑说:“但愿您早日抓住个高大英俊、风流潇洒的白马王子,到时侯可别忘了请我们喝喜酒哦!”
这时,从门外进来个中等个子、红脸盘的中年人:“哪股风把乃文吹回来了?你可是咱们村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呀!”
张青接上说:“不光是大学生,还带回个七仙女、锦凤凰!这个中年人叫张飞龙,现在大队的党支书,革委会主任、就住在张丑家隔壁。当年不让给父亲写证明,硬逼他从青海回来的就是他。但他主动来看乃文,在众目睽睽的现场,他只能笑脸相迎:“张支书满面春风,近来忙吧?”
张飞龙:“农村还不是整天上开会,下传达,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哪比得上你们弟兄几个?你二哥每次回来都带着小车,他现在当的啥大官?”
乃文说:“他在梦春专员公署当什么主任,整天跟专员、书记下乡,上省开会,具体我也说不清楚。”
张飞龙:“那不比县委书记还大,有出息!”
这时,一个拄着拐棍、两腿跟圆规一样的老妇人,一摇一晃的进来:“乃文在哪儿?快来叫嫂子看看。”她叫甄美景,是杨宝泉的夫人。
乃文说:“景嫂风采依旧,光彩照人!”
张飞龙:“白胖母鸡不繁蛋,敝的油光满面。”
因她不生育,面貌远小于实际年龄。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飞龙咋这样说她?这时她嗔笑着举起拐棍:“我打你这个有娘生、没娘管教、不添唤人的狗东西!”
飞龙抓住拐棍:“君子动口不动手。你要怕说,就撅起屁股给泉哥繁俩蛋。”
张丑出来说:“好啦好啦,别嚼舌头磨牙啦!杰三他们轻易不来沟里一趟。还有乃文,大学毕业了,还带回来个大学生媳妇。虽说他们现在不是咱村人,可毕竟都是咱村飞出去的,咱也感到脸上有光彩!”
美景说:“他们弟兄姊妹几个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早说他们长大一定有出息。当年要不是整天挤磨人家,人家咋能离开磨沟回城呢?”
张丑怕几个大队干部的脸上挂不住,赶快打圆场:“谁有事办事去。快晌午啦,我家里给他们擀的酸汤鸡蛋面叶,谁想吃的留下。”
大队青年团书记黑娃说:“乃文哥可别走,我们吃过饭还过来,咱们好好唠唠!”
这时,院里人陆续散去了。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担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