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这么多年马刚的展览轨迹来看,他是一个目标完成后迈向下一个目标不停创作的艺术家。
马刚成名很早,从1996年马刚的美国个展开始,到2022年便进入了个展的高峰,至今他举办过19次个人画展。
多年来,他从国外走向国内,走过欧美各大城市,从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波士顿等到法国的巴黎、尼斯、里昂等城市;从郑州的河南艺术中心展览出发,到北京新闻大厦东方美亚艺术空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美育馆、人民日报社神洲书画院美术馆再到香港展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宏大展览工程,这需要的是毅力和努力、是能力和不辞辛苦。
他的油画《冬景》系列宁静致远,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唐诗宋词的意境,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他的《肖像》系列作品被科学家后代及革命家后代收藏。其中在北京人民日报社神洲书画院美术馆展览的《致敬中国脊梁》70位科学家肖像、《百年辉煌》百位功勋人物肖像以及香港的《紫荆绽放》香港风云人物肖像三个大型个展在国内外颇具影响。
马刚的创作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为时代画像、为英雄立传。他的作品充满了家国情怀,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创作了大量肖像作品,他的作品具有内在精神,表现人物的神韵具有穿透力,在“新时代”构筑了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经典肖像,以一种强大的爱国力量,革命精神得以薪火相传,让世人永远铭记。马刚是一个有思想,有担当,有发展,有影响力、最具收藏价值及升值潜力的艺术家。
在雅昌拍卖图录汇集全球拍卖的数据中,看到了最近马刚油画拍卖的《秋之至冬之始》、《没有一丝的风》、《霜月红于二月花》、《冬将尽春可期》几幅作品,其艺术价值、收藏意义、升值空间均在其中,他的确是一个实力派油画家,从拍卖几十万一幅画到拍出百万一幅的突破,可以看出他的潜在力与影响力,这决非等闲之作。附图 北京传世拍卖、美国杜邦拍卖的马刚油画作品
展开全文
油画:霜月红于二月花 100-80cm 马刚
油画:冬将尽春可期 100-75cm 马刚
油画:没有一丝的风 100-80cm 马刚
油画:秋之至冬之始 100-73cm 马刚
马刚的展览经历
第一次1996年《故 土》马刚油画展 美国 • 旧金山
第二次1998年《宁静致远》马刚油画展 中国 • 郑 州
第三次2000年《千禧之春》马刚油画展 法国 • 巴 黎
第四次2002年《冬•梦 幻》马刚油画展 法国 • 尼 斯
第五次2002年《冬•梦 幻》马刚油画展 法国 • 里 昂
第六次2002年《冬日仙境》马刚油画展 中国 • 郑 州
第七次2004年《冰清玉洁》马刚油画展 美国 • 旧金山
第八次2006年《静 与 悟》马刚油画展 美国 • 波士顿
第九次2009年《万紫千红》马刚油画展 美国 • 洛杉矶
第十次2010年《雪 之 情》马刚油画展 美国 • 纽 约
第十一次2013年《银色世界》马刚油画展 美国 • 旧金山
第十二次2015年《圣 洁》马刚油画展 美国 • 蒙特瑞
第十三次2017年《紫荆绽放》香港风云人物肖像展 • 郑 州(8月)
第十四次2017年《紫荆绽放》香港风云人物肖像展 • 北 京(10月)
第十五次2017年《紫荆绽放》香港风云人物肖像展 • 香 港(12月)
第十六次2019年《致敬中国脊梁》70位杰出科学家肖像艺术展 北京•人民日报社
第十七次2020年《抗疫英雄人物肖像》在中共中央党校展出 • 美育馆
第十八次2021年《百年辉煌》百位功勋人物肖像艺术展 北京•人民日报社
第十九次2022年《跨越时空》历届美国总统人物肖像展 • 互联网
2019年10月由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美术馆主办,《致敬中国脊梁》马刚的70位科学家肖像展开幕式 贵宾留影
2019年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美术馆为科学家后代举行赠画仪式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之子于辛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之子邓志平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巨浪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之女黄道群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核武器专家“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之女程漱玉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朱明远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火箭发动机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之女任之翔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空间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钱骥之子钱振宇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 中国电子学专家“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之子陈世南赠送作品
马刚为科学家后代讲解肖像创作经过
科学家后代邓稼先之子邓志平讲解父亲工作的点点滴滴
马刚的展览获奖
1999年河南名人名家油画精品展 荣誉奖
2001年河南省文化厅美术作品展 一等奖
2000年法国·巴黎当代艺术展 银 奖
2002年文化部“群星奖”河南省美术作品群星展 银 奖
2004年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 银 奖
2006年美国亚洲艺术学会邀请展 艺术家奖
2008年法国·巴黎ARTEC学会双年展 绘画卓越奖
2011年美国亚洲第二十届国际艺术展 杰出艺术家奖
2016年法国·巴黎ARTEC学会双年展 优秀奖
2021年翰墨丹青颂百年河南省美术书法作品展 一等奖
展览的媒体报道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搜狐网、网易网、新浪网、腾讯网、今日头条、凤凰新闻、中国美术家网、中国油画家网、雅昌艺术网、艺美视界网、今日中国艺术网、艺术国际网、CCTV书画频道、搜狐视频、网易视频、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等百家网站报道。
法国《欧洲时报》 《欧洲日报》 《艺术家》、美国《世界日报》 《星岛日报》 《国际日报》 《金山时报》、中国《人民日报》 《中国日报》 《北京日报》 《河南日报》 《郑州日报》 《大河报》 《中国油画》 《金融博览》 香港《大公报》 《文汇报》 等。
2021年5月由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河南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百年辉煌》马刚的百位功勋人物肖像大展的开幕式 贵宾留影
2021年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美术馆《百年辉煌》开幕式上贵宾的发言
革命后代在《百年辉煌》展览作品前与前辈肖像留影
马刚与革命后代、科学家后代在《百年辉煌》展览开幕式上留影
革命后代在《百年辉煌》展厅为年轻一代讲解革命故事
《百年辉煌》开幕式上贵宾留影
《百年辉煌》开幕式上马刚与革命后代留影
中央电视台书画新闻频道播出马刚的《百年辉煌》展览
大家对马刚的评说
中国当代艺术史论家、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易英:马刚的冬景油画充满诗意与抒情,具有唐诗、宋词之韵,他把山水画的意境融入油画之中,画面空灵悠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著名策展人彭 锋:马刚的油画具有超强的写实风格、绘画语言具像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写实,他把画面处理的恰到好处......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 弘:当你的心灵融进这个宁静的世界之后,你也许会在这棵树、这只船中洞见伟大,把自已的生命延伸到宇宙生命的最深渊源。禅,也许就在这里出现......
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 赵德润:马刚的肖像绘画,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古往今来有成就的艺术家共同特点。他的肖像绘画追求写实传神兼备,总是那样栩栩如生。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充分运用多种绘画技法,对每一幅人物画的重要细节进行恰到好处的虚实处理,力求深刻反映人物的个人特质和精神风貌。
人民日报社办公厅主任 郑 剑:马刚经过多年的磨练他的创作主题和格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他的画风开始礼赞英雄和先贤、礼赞祖国和人民、礼赞时代和生活。马刚先生是一个满怀理想,具有家国情怀的专业画家。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学斌:时值百年大典,需要用绘画的形式,将共产党人的伟岸形象呈现于亿万中华儿女面前,令国人赏其像、悟其魂,激励大家奋勇向前的精神伟力。马刚创作的这一百幅画作形神兼备、是恰逢其时的致敬之作,意义非凡。
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我垂立在祖父张云逸的画像前端详了许久,仿佛感到我们祖孙之间在用眼睛交流着。马刚先生用画笔生动地表现了我祖父的形象,把我祖父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对亲人的慈祥刻画得如此深刻,让我感慨万千。
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邓稼先之子邓志平:非常感谢马刚先生,他把我父亲作为100名卓越共产党人之一进行艺术创作,让我重新看到了父亲的音容笑貌,想起了父亲辛勤工作的点点滴滴-----他的肖像画的很好,神都画出来了,他是下了功夫,作了不少准备。
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科学家于敏之子于 辛: 父亲他们那一代人没有私心,工作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马刚的肖像画神形兼备、表现的很纯粹,我觉得他画的非常好。
中国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科学家程开甲之女程漱玉:我到这里看到很多人的肖像一眼都能认出来,就是那个模样那神态、眼神、气质,画的太像了,我很少能看到这样艺术作品的传神,做到这样不容易。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杰:我和马刚相识二十多年,因展览的工作关系,我对马刚还是比较了解的,马刚二十年前画雪景,二十年后仍在画,说明他对冬景是研究的、对绘画是有追求的....
美洲亚洲艺术学院院长郭义:从马刚作品可以看到美国著名画家安德鲁· 怀斯画风的宁静,不同的是马刚把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吸收进去,提升了作品的深度。
意大利米兰美术学院教授哈里森:你是富有诗意、情感的艺术家,望继续这样用心灵画下去......
美国《世界日报》艺术专栏作家丹妮:亲爱的马:你诗一般的灵魂感动了我,毎幅画都让我在忙忙生活之中得到安宁,感谢你给我这么美好的时刻。
法国 • 伊丽娜:我很高兴看到如此杰作,很幸运遇到如此有才华的画家,我会永远记住......
德国作家杰西卡:感谢上帝,让我看到了一个纯洁的世界,静静的画面独特的美,至今我很少见,这位天才作品的画家,我祝贺你展览成功。如今,马刚带着二十多年的积累、思考、探索与创作,凭着马刚对艺术的这份执着,他还会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坚信他的艺术创作会从高峰走向巅峰。 (文/ 伊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