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正 李梅 光彩 秦腔 焕发

两会“艺”起谈|李梅委员:让秦腔艺术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光彩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7 23:47:04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她从艺四十多年,不仅是优秀的演员,也是“秦腔学府”的“掌门人”、更是秦腔艺术赓续的“守艺人”和“传承者”。她在守正创新、继承发展秦腔曲艺上躬身笃行,让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

本期嘉宾李梅,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面向市场唱响秦腔秦韵

2023年2月中旬,秦腔传统剧《再续红梅缘》在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成功上演。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李梅携弟子陈黎、李迎同台演出,扮相秀丽、形神各具、鲜活精湛。

表演结束后,观众用鲜花和经久不息的掌声祝贺演出成功,致敬秦腔艺术。“很多戏迷都是晚上买票来看戏的,演完以后,光谢幕就谢了好长时间。观众也不走,喊着要我返场。”李梅说,“好的戏是要靠市场检验的。”

这场戏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与剧院首次合作的演出,在李梅看来,这是打破固有观念、创新剧目生产与宣传推广的有力举措,也是包括秦腔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市场的积极探索。

“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是千百年来三秦大地的文化瑰宝,也是秦人的DNA,它的艺术魅力已经渗入到每一个秦人的灵魂。”对于秦腔,李梅有自己的独特理解:“秦腔大开大合、大起大落,高亢激昂、缠绵悱恻的艺术特色,恰恰反映了我们秦人的性格和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

深耕艺术田地,斩获多项大奖

李梅对秦腔并非一见钟情。当她11岁考入戏曲研究院时,不仅不会唱秦腔,更不了解这一艺术形式。“只是听父辈谈到过,听他们偶尔唱一下,我对秦腔并不了解,也谈不上喜爱。”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戏曲演员从十一二岁起就要苦练童子功,学艺期间,李梅系统地学习了唱腔艺术、表演程式、基本要领,把子、腿功、技巧、圆场等步骤均在其列。主攻花旦、小旦兼刀马旦。学艺七年,李梅练出一身文武兼备的扎实基本功,这为她唱好秦腔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全文

李梅坦言,自己在学艺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动摇和疑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很多西方文艺进入中国,国人的审美发生了转变,传统文化整体处于下滑态势。少年时期我的艺术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那时候的我很困惑,甚至打过退堂鼓。”但在父母老师们的启发与帮助下,李梅逐渐喜欢上了秦腔,并全身心投入。“我慢慢敲开艺术这扇门,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艺术宝库。”

丢掉思想包袱,踏上坦途平川。李梅的艺术之路从此再启程且创新不断。演传统戏有程式可依,有经验可循,演现代戏则需要更多的创新意识。1995年眉户现代戏《留下真情》演出成功。如歌剧咏叹调式的唱段,有眉户的韵味、歌剧的抒情、越剧黄梅戏的委婉,又有秦腔的激越。李梅把握住了主角刘姐内在情感的起伏,调动一切声腔艺术之长为表现人物服务。

在剧中凭借着扎实的演艺功底和创新精神,1996年8月,李梅一举荣获中国戏曲最高奖项——梅花奖,那年她27岁。

奖项不仅是对演员过往努力和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不断成长的激励。2000年,李梅凭借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中乔雪梅一角,荣获第九届戏剧文华奖表演奖。2004年,李梅参加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节比赛,主演了传统秦腔《西湖遗恨》和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凭借两部戏中李慧娘与乔雪梅的角色荣获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2019年,她主演了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中的孟冰茜一角,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这也让李梅成为西北唯一一位二度“梅花奖”、二度“文华奖”和二度“白玉兰戏剧奖”的共同获得者。

把握时代脉搏,传承秦腔经典

2015年12月,李梅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从舞台表演转向管理岗位,对李梅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意味着责任。

作为秦腔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在研究表演的同时,李梅把地方戏曲的发展融入到时代的进程中,不断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戏剧作品。她认为,文艺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艺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李梅的带领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了秦腔传统剧《再续红梅缘》、秦腔历史剧《诗圣杜甫》《关西夫子》、碗碗腔历史剧《杨贵妃》,移植改编了《马前泼水》《赵锦棠》《锁麟囊》,并进一步加大现代戏创作生产力度,创作了秦腔现代戏《项链》《路遥的世界》《苦乐村官》,碗碗腔现代戏《骄杨之恋》、“梅花版”陕西戏曲抗疫情景剧《生命的光芒》等涉及社会诚信、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等多个主题的剧目。

“我们要用戏剧的老酒瓶子,装上滚烫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酒。”在李梅看来,戏剧形式是古老的,但现实生活是鲜活、富于变化的,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应该跟着时代的步伐,讴歌时代与人民。“用旧瓶装新酒,让人们品尝到符合这个时代口味的酒,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建议优化戏剧院校布局,完善戏剧人才结构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是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创办于1938年。在84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人才培养的模式:每个学员要经历5至7年严格的科班训练,基本掌握戏曲的“四功五法”后才能登上舞台。

从2019年开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实施了ab制培养办法,实际上就是以老带新。“只有靠师带徒,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才能真正掌握戏曲窍门以及行业范式。”李梅表示。

李梅多年来一直将弘扬地方戏曲作为己任。不论是在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在各地调研的报告里,还是在演出舞台上,她都为唱响秦腔秦韵身体力行,为弘扬和传承戏曲文化鼓与呼。

今年,李梅将目光聚焦于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她提议筹建西安戏剧学院,搭建戏剧人才专本硕“直通车”。“今年我的提案是优化戏剧院校布局,完善戏剧人才结构。戏曲演员十一二岁开始演戏,学历大多止步于中专、大专,极少数人能够继续深造。但艺术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如果文化底蕴不够,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瓶颈,很难实现自我突破与超越。我一直倡导建立中国戏曲高等教育学院,这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陕西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这样一个学院在我们西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监制:郭静、白中华

记者:温超

编辑:陈铭、金建军、谢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