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大剧院 格勒 巴赫 组曲 大提琴

扬·沃格勒携全套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亮相国家大剧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7 20:07:03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三月的北京,正是初春乍暖还寒时,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内却涌动着音乐的热浪。3月12日晚,国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德累斯顿音乐节总监、莫里茨堡音乐节艺术总监扬·沃格勒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呈现了巴洛克音乐巨匠巴赫的全套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整场音乐会长达三小时,被业界誉为“马拉松”式音乐会。对全套组曲的演绎,不仅展现着演奏家卓越的琴技与非凡的气魄,对于观众而言,更是一场极为难得的音乐盛宴。当最后一个音符顺着弓弦从大提琴音箱中缓缓吐出,消散在音乐厅的穹顶下,全场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这位远道而来的大提琴演奏家,同时也献给这个因大师杰作而熠熠生辉的夜晚。

展开全文

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大约创作于1717年至1723年,一百多年后,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在巴塞罗那的旧书店发现这部作品曲谱并练奏公演,使得这部作品备受瞩目,尤受大提琴家们的尊崇。这套组曲犹如一座巍峨的建筑,有着严谨精密的结构,复杂的技巧、深邃的内涵,同时又包罗万象、光辉四溢。

研究巴赫作品的权威学者阿尔伯特·施韦泽曾如此形容巴赫的艺术:“他并不活在时代精神中,反倒是时代的精神活在他之中。在他身上,云集了过往前辈们以及他自己在艺术上的一切努力、欲望、创造、抱负以及过失,并最终修成正果。”当晚,扬·沃格勒演奏的是一把1707年制的斯特拉迪瓦里“卡斯特巴可·弗”大提琴,它与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几乎诞生于同一个时代。随着熟悉的前奏曲旋律在这把古老的大提琴上奏响,观众们仿佛随着温暖的琴声穿过广袤的时空,巴洛克时期的醇美“咏叹”在耳边缓缓流淌,在千变万化的旋律指引下,观众们跟随演奏家走进巴赫构建的宏伟音乐世界中,仔细欣赏每一寸精美的纹路与耀眼的光彩,细细体味这三百年多年前音乐大师在这件乐器上挥洒的灵感与激情。

第一次来到国家大剧院的扬·沃格勒表示,国家大剧院是著名的艺术殿堂与艺术展示平台,而且是在全世界都非常闻名,能够在这里感受不同的艺术和文化,这让我非常激动。”

在谈及巴赫这部旷世杰作,扬·沃格勒认为伟大的音乐作品是由许多人合力造就的,他说:“巴赫,对于所有的演奏家和听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陪伴。”扬·沃格勒说,在他的人生中,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也把他与亲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不管是生活的顺境、逆境,都有这首曲子的陪伴他,就如同巴赫在创作它时也曾经历过人生境遇的变迁。他希望这次演出能为处在不同心境的中国乐迷都带来好心情,“想要把这部爱情乐曲分享给所有听众,我期望他们来到音乐厅时都能够感受到巴赫的音乐为他们带来的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