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初到黄州》
“民以食为天”,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饮食文化,而在这一方面,中国也毫不逊色,对美食的研究,堪称世界之最,是世界公认的美食大国,故有“食在中国”之说。中国的烹调历史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早就已开始追求餐桌上的菜肴质量,至今最少也有5000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是一道道的美味,还是一种风俗文化的沉淀,源于宫廷、源于民间、源于礼仪、源于情怀、源于品牌的故事。
譬如担担面,是成都与自贡的一种传统小吃,因挑夫们挑着担子走街窜巷卖面而得名。而面条起源与汉代,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也有了饮食文化上的交流,像肯德基在中国就很受欢迎,且不少人把它视为高档次生活的代表,所以在34年前,还有人在肯德基办酒席,这是有多豪气?可以说堪比五星级酒店办婚宴。
20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比较落后,对于人生中的第一顿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洋食品,记忆深刻。34年前,中国首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引发了中国人的狂热追捧,大家把去肯德基消费,视为一种时尚潮流,认为能到里面吃饭,是一种高品质生活的体现,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展开全文
在中国人的这种心理下,肯德基的钱赚得轻松愉快,欢乐地成为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象征,甚至有一些人为了赶时髦,还把自己举行婚礼的场地选在肯德基,这在现代人看来有点好笑,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当时在肯德基举行婚姻,个现今在五星豪华酒店办婚宴恐怕有的拼。
那时北京首家肯德基,是放眼全世界建设面积最大的门店,能够在同一时间招待500个客人,这样的场地确实够那个年代的人们,举办一场婚宴了。这家肯德基也很有良心,小到调料品,大到桌椅板凳,都是从美国那边运送过来的,所以那会中国民众能够坐在美观整洁的环境中就餐,心里的确是美滋滋的。据说,这家店在开业那天,由于前来消费的人太多,还出动警察来维持秩序,可想而知那火热的场面,不得不说,肯德基一经出现在中国民众的视野,就瞬间走红,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些网红店还要红。那时候,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谁都会在好奇之下,去尝尝洋快餐的味道,而当时到肯德基消费一顿,需要多少钱呢?
那会北京人的平均月收入是100元,到肯德基餐厅里面消费一顿,并不便宜,一顿最少都要花费个10元左右。如果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可以把那100元换算成今天的月薪5000元,那么从中抽出十分之一就是500元。花费500元去肯德基吃一顿饭,当真无比奢侈,要知道当时3分钱就能买到一斤大白菜,大约1元钱就能买到一斤肉了。不过,也因为肯德基快餐的“奢华”属性,它成了民众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谁错了一顿肯德基,走出餐厅时都会感觉自己脸上生辉。还有一些外地人到北京出差时,如果有条件,就会去吃一顿肯德基,就算没法进去吃,也会在它的大门口和肯德基爷爷合影,打卡留念,所以任何一个年代,都有一群疯狂的人。
34年前的肯德基,7元钱包括土豆泥、吮指原味鸡、土豆泥、沙拉、小餐包,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还是偏贵了。另外,肯德基既然是豪华场所的代表,谁想在里面工作,也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除去面试、笔试、还有8个月的培训期,经过严格考核之后,才能正式在里面从事这份体面活。
结语
中国经过近现代、民国时期战火的冲击,国家各个方面的水平都很落后,多数百姓的生活穷困潦倒,整日为吃饱饭的问题而操心。而对比物质充足的西方列强,很多人在那种落差之下,认为西方人的生活质量高,在羡慕的同时,一度视洋货为高大上的象征,肯德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受欢迎,大量民众以到肯德基餐厅消费为豪,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毕竟肯德基的口味其实一般,对比中华丰富的传统美食,从“色香味”上,不止差了一个档次,可它能够受到一些人的追捧,除去最开始的一份新鲜,是因为它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了这样的“文化”,只要到肯德基消费,就感觉自己比较有钱、有身份,能够瞬间提升一个人心里的所谓优越感,但这种观念明显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实际有意义的事物上。
参考文献:
《齐民要术》
《肯德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