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市完成9个村粪污一体化项目,实施51个村排水管网和粪污处理建设项目,推进39个“千万工程”示范村中未达标村的卫生厕所改造,以项目为抓手,新建卫生户厕3454座,整改销号问题厕所11926座,85个村“厕所革命”及生活污水达到整村推进标准,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2.37%,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6.45%。
乌鲁木齐市3个区县建立了管护中心、12个乡镇建立了管护站、79个村建立了管护队伍,24辆吸污车覆盖了121个村的粪污清掏工作,实现粪污满了有人清、设施坏了及时修。
今年,乌鲁木齐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5个百分点,新建卫生户厕3211户,整改销号问题户厕3360户,整村推进36个村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5个百分点。乌鲁木齐市还加强厕所粪污后期运维管护,建立完善“县有管护中心、乡镇有管护站、村有管护队”的三级运维体系。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乌鲁木齐市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部署、狠抓落实,各区县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广大农民积极行动、全面参与,一年接着一年干,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同时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改水、安居富民工程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改出了村民新生活。
治理“小角落” 改出新生活
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上完厕所,用手轻轻一按,或是用脚轻轻一踩,水流瞬间将厕所冲洗得干干净净,这早已成为村民日常如厕方式。
“改水改厕搞卫生这些小事能带来这么多实惠,真没想到。”在村里经营胖尕全火锅农家乐的村民穆全说,由于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店里的生意跟着红火起来。
乌鲁木齐县委组织部、县建设局、县科协驻平西梁村工作队副队长包卫东说,厕所的变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生产生活便利性,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
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乌鲁木齐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业,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选择适宜的改厕模式,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
去年,受益于乌鲁木齐县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甘沟乡白杨沟村乌拉斯台牧民定居点用上了分户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备管道通入渗坑,收集污水并进行处理,达标排放的中水供牧民浇灌使用。
“政府拿钱给我们装设备,污水处理好了,不污染环境,还能让我们浇草用,真是办了件大好事。”牧民巴依木拉提·木汗说。
牧民定居点 生活更方便
在牧民定居点的房屋内建造带有冲水式马桶的卫生间,这是牧民达吾提·吐斯甫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阿克苏乡阿克苏村的“厕所革命”,将草原牧民的这一心愿变成现实。
展开全文
过去由于家里没有卫生间,上厕所是达吾提·吐斯甫最犯愁的事之一。
“公共旱厕环境差,去一趟得10多分钟,尤其是冬天厕所四处透风,上一次厕所感觉要冻僵。”达吾提·吐斯甫说。
阿克苏村地广人稀,以前没有固定的厕所,随着牧民逐渐实现定居,去年,达坂城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推进牧区“厕所革命”,牧民如厕由室外走进室内,越来越多的牧民家建了水冲式厕所,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
“现在我们村85%以上牧民家都有了独立的卫生间,我们挺高兴的。”达吾提·吐斯甫说。
达坂城区农牧区厕改以农牧民意愿为主导,对具备水冲式户厕改造条件的推广水冲式户厕;对不具备条件的,如室内空间不够的住户可先建设与主体房屋连接的附属房后,再建水冲式户厕。另外,对不具备水、电条件,或群众不愿选择水冲厕所,可选择免冲原位降解户厕,政府为每户提供建设补贴。
“‘厕所革命’不仅解决了家里人上厕所难问题,还帮我改善了居住条件,这个好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牧民结恩斯别克·俄克拉木说。
厕所怎么改 农民说了算
带院子的小平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院内干净卫生,一座蓝白相间双坑交替式卫生厕所很是醒目……3月8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芦草沟乡人民庄子村村民张启徽的农家小院。
“那时候,一到夏天,院子里不能站人。我家最开始用的是旱厕,搭两块板,稻草盖一盖,苍蝇、蚊子多得很。”张启徽一边说,一边招呼记者去参观他家的厕所。
只见厕所上装有太阳能灯,坑位密封储存发酵粪水,实现臭味不外泄,发酵之后能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张启徽说,这个厕所是当时村上召集大家选的。
在农村“厕所革命”中,米东区实施了“首厕过关制”,各乡镇改造或新建的第一个厕所,都要按照因地适宜原则,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后才能全面推开。
经过深入调研,米东区农业农村局确定了双坑交替式卫生厕所、三格式卫生厕所、下水道水冲式卫生厕所等适合不同农户家庭情况的农村户厕。
张启徽说,政府召集大家开会时,大家选择了双坑交替式卫生厕所。
“厕所建起来,让院子发生了大变化。”张启徽指着院中的双坑交替式卫生厕所说,小院还是那个小院,没有味道了,彻底告别了脏乱差。
去年,米东区还启动了农村下水管网新建改建工程,下水管道通到家门口,张启徽在自家平房安上了抽水马桶,并将管网接到村里的污水管网里,建了个水冲式厕所。
张启徽说,这两年,村上道路平整了、外立面粉刷了、下水通了、天然气来了,村里实现了“面子”“里子”一起美。
告别“脏乱差” 迎来好日子
3月9日下午,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哈萨克族新村村民李春芳从育苗棚回到家中,走进卫生间洗手、上厕所,随着水流声,卫生间里干干净净。
高新区(新市区)紧紧抓住乡村公厕改造提升这一“小事”,掀起乡村“厕所革命”,逐渐从改造“脏乱差”环境到改造人的意识,让美丽乡村和乡风文明齐头并进。
李春芳说,现在他们也和城市人一样用上了水冲式卫生间,又干净又方便。
用上水冲式卫生间,让李春芳觉得生活品质提升了一大截。
“冬天不用往外跑着上厕所,夏天没有味道没有苍蝇。”李春芳说,厕所虽小,但却是家里的“卫生死角”,现在水一冲,看着干净也没有异味,打扫起来也很方便。
目前六十户乡有水冲式公共厕所、环保厕所7座,六十户乡还确定专职人员,公布服务电话,做好水冲户厕、水冲式公厕的维护管护,为广大农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李春芳说,相较过去的旱厕,新的水冲式厕所让整个村里都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春夏季游客多,厕所也成为游客关注的基础设施之一。
“村里的海棠花下月盛开,游客们又要到来,村里的旅游、餐饮等将再次热起来。”李春芳笑着说。(宋建华 江斌伟 郭军鸽 贾梦妍 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