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百年建筑活力 浒墅关推进“民国建筑群”修缮活化
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城市传统风貌和个性。一直以来,浒墅关坚持把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贯穿于城市建设,今年更是将“老建筑改造项目”列为2023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以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历史建筑修缮。
修缮活化让老建筑“活”起来
日前,位于文昌路金都城北的一座老建筑——西陵堂的修缮工程正式启动。现场,几名工人正在对原木屋架、砖瓦进行保护性拆除,修缮加固后恢复。对于保护性拆除项目,采取项目专业人员拆除,并统一进行码放,记录在案。
据了解,本次主要针对礼堂和附楼部位进行加固修缮,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工程将对基础、楼板面、屋顶-屋架、屋顶-屋面、墙体与构造柱、门窗装饰、油漆、粉刷等进行修缮。修缮以安全为主,不破坏文物价值,风格统一,排除造成损坏的根源和隐患,最大程度利用原有的木构件,能加固使用则加固使用,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陵堂建于1920年,是江苏女蚕校全体师生自发为郑辟疆校长捐建,为纪念蚕丝祖师西陵王母,故名西陵堂。礼堂占地面积567平方米,门厅朝东,东西走向,西有两层附房,外有扶手。西陵堂西南角起有围墙沿南河而建,东南角设有更楼一间,围墙内为一处园景,名莘园。
修缮活化有效传承历史文脉
历史建筑是人类的集体记忆,每一座历史建筑的背后,往往都承载着一段鲜活的故事。老街旧巷、青砖灰瓦,写满了岁月悠长,记录着浓浓乡愁,一栋栋“活”起来的老建筑,更成为其中的典型缩影。除了西陵堂,绿叶楼、天远堂也即将开启修缮,本次修缮将在保留城市记忆、理解建筑内涵的基础上,沿袭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构造,做好保护与更新的统一。
绿叶楼位于西陵堂旁,为一处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二层建筑。绿叶楼东西走向,坐北朝南,5开间,西侧有一间楼梯间,外侧有走廊,楼体西侧外接有花岗岩月台,有望柱。该楼与南侧西陵堂为同时代建筑,当时作为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校务楼使用,后作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办公楼。其结构包括窗户的百叶设计均保存完好,为一处重要的民国时期文化教育方面的建筑。天远堂为蚕种场三分场,位于义桥头17号,是总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民国建筑。
展示文化遗存,彰显特色风貌。接下来,浒墅关将加快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让一大批历史建筑在保护中“活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提升城市内涵、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刘娇浒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