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资料汇编》,刘强编著,凤凰出版社2020年版。
《内编》例言
一、本书名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举凡与《世说新语》(下称《世说》)相关的所有文献材料,皆在搜求汇集之范围。主要内容包括:
1、与《世说》可相参照的前源文献;
2、《世说》主要编撰者刘义庆及其幕府诸贤的传记资料;
3、《世说》注释家刘孝标的传记资料;
4、六朝名士及学者关于《世说》与魏晋风度的相关著作及评述资料;
5、历代《世说》版本的序、跋、凡例及题识资料;
6、历代“世说体”续仿作品的序、跋、凡例等资料;
7、历代笔记、类书、文人著作中的相关考辨及论述资料;
8、历代文人诗文中《世说》征引资料。
9、近现代学者的《世说》研究著作全文辑录或节选;
10、域外《世说》研究资料选辑;等等。
《世说新语鉴赏辞典》,刘强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23年1月版。
展开全文
二、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古代部分,分汉魏六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凡五卷;下编为近现代部分,一卷。上下编在篇幅上大体相当。书后又有三篇附录,可以视作外编。
三、本书略以时代为诠次,每一时代又以人物出生先后为次第,时间跨度计一千八百余年,立目文人学者超过四百馀人,涉及各类文献近千种。为客观起见,当代学者一律不录,现代学人亦不录存者。
四、本书汇集之数据,或来自编者多年来寻访寓目的古代善本,或根据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版本,汇集时一律注明文献来源,或有版本不易得见的转引数据,亦一律注明出处。偶有稀见材料通过电子文献资源获得者,则以影印版为准,尽可能确保文献的准确性与版本的可信度。引据文献偶有文字及标点讹误,则于原文中径改,错字以( )标出,改字则标以[ ],一般不出校记。
五、因编者曾经出版过《世说新语会评》及《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22年修订版作《世说新语新评》)二书,故本书不录《世说》历代评点文字,以免重复。
《世说新语新评》,刘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版。
六、为便于读者阅读及研究,本书对《世说》学史上具有重要文献价値的材料予以点校,有的文献,如北宋汪藻《世说叙录》中的史敬胤《世说选注》、程炎震的《世说新语笺证》、刘盼遂的《世说新语校笺》、沈剑知的《世说新语校笺》等,乃首次全文整理。
七、本书外编的三篇附录分别是:《域外世说新语资料选辑》《历代世说新语典故征引辑要》及《百年“世说学”著述及论文编年目录》,虽然算不上完备,亦非一日之功,有些资料乃多年搜求、多方求助所得,随书付印,或可增广见闻,聊备参考。
八、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历时二十年,虽不敢以“上穷碧落下黄泉”自况,但所谓“动手动脚找东西”倒差可自拟。尽管如此,限于闻见与学力,目前呈现出来的样貌并不令人满意;又加文献庞杂,过录时地不一,校对工作亦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各种局限,故本书一定存在不少讹误甚至挂一漏万之处,敬请读者及方家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进一步修改完善。
编者
2017年11月
《世说新语研究史论》,刘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外编附录一·域外〈世说新语〉资料选辑》引言
此辑之编,辗转不易。除笔者搜集之资料外,颇得力于师友无私之赞助。本编朝鲜资料数则,皆蒙韩国延世大学金长焕教授惠赐。日本《世说》序跋资料,多从访学东瀛之友朋处求得,如杨合林、张红、章原、李磊诸兄皆曾惠赠日本图书馆之数字图书数据,张旭兄亦从大连图书馆查找日本《世说》序跋数种见赐。周兴陆教授《世说新语汇注汇评汇校》于2017年出版,蒙其惠赐一通,受益良多。
周兴陆编著《世说新语汇注汇评汇校》
该书附录之日本《世说》序跋,多有笔者所未见者,乃据以补充,以广见闻。其间,又有上海罗哲先生慷慨惠赠山田钝之《过眼馀唱》一册,中有一文,乃山田氏所记唐写本残卷分合之始末,读之令人慨然发思古之幽情。
2019年6月18日,本编经过两次校阅终于交稿。8月21日,赴南京大学参加第二届“世说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适逢张伯伟先生《日本世说新语注释集成》新书发布会于焉举行,满座《世说》同好,无不欣忭。
返沪未几,幸得张先生惠赐大著,皇皇十五卷,蔚为壮观!披寻之下,但见满目琳琅,络绎不绝,直有观止之叹。乃悟日人之爱《世说》,不在吾国吾人之下矣。而本编诸多悬疑困惑,亦颇赖参校是书,而得涣然冰释,迎刃而解。
《日本世说新语注释集成》
彼时正紧张校对本编清样,虑及《集成》乃新出影印本,卷帙浩繁,价格不菲,一般读者恐不易得见,乃从中辑录本编未收者十馀则,以飨读者。
又,日人书法颇不易辨识,释读工作亦曾向金纲、刘玉凯、张靖、赵心田诸先生请教。在此,谨向上述诸位师友同道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19年9月28日孔诞日谨识于沪上守中斋
《外编附录二·历代〈世说新语〉典故征引辑要》凡例
一、《世说新语》成书至今,流布甚广,影响极大。
文人墨客,多喜谈《世说》故实,称引名士佳话,以为诗文之助。宋人黄庭坚酷嗜《世说》,几乎“离《世说》一步不得”(沈作哲《寓简》);明人文征明亦深谙《世说》之妙,竟说“诗料无如此书”(见周天球跋语);胡应麟则谓“独《世说》盛行,嘉、隆间尺牍诗词,靡不采掇,乃不善用者扭捏雷同,亦往往厌观云”(《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九流绪论下》)。
《少室山房笔丛》
似此,皆可见《世说》所凝成之典故、成语、嘉言、趣话,早已逸出《世说》本文,成为中国古典话语系统及文化生态之一部分,至今依然活色生香,脍炙人口。就《世说》传播接受而言,谓之“世说典故学”,怕也并无不可。
如果说,历代对《世说》之刊刻、笺注、续仿、评点、考校、研究和诠解,构成了“显在的世说学”,那么,见诸诗、词、文、赋以及笔记、类书、说部中的与《世说》有关的征引、化用、模拟、戏仿乃至反转,就可说是“隐在的世说学”。
对这些散见于文字瀚海中的“语料”和“诗料”予以勾稽,加以汇总,描摹其样貌,凸显其细节,蠡测其价值,公诸同好,以供参酌,也就显得不无必要了。本辑要之整理,正是基于此一认知。
二、所以谓之“辑要”,盖因全面详实地展现《世说》典故学之全部历史及文献,不仅囿于学力实不可能,而且限于篇幅亦无必要。
故本辑要的时间范围锁定在古代,上起《世说》成书之南朝,下迄清末,近现代文献概不涉及。爬梳文献之类型大体框定在诗、词、曲、文之间,相比之下,文的收录最少;至于史籍、类书、说部、笔记中所涉及之《世说》典故征引资料,尽管丝毫不比诗、词、曲、文中的数量为少,则不能不摒于搜求范围之外。
《世说学引论》
三、《世说》典故的选择也是一大问题,究竟何者为是,何者为非,实则也并无既定标准,故选择甄别时亦颇费踌躇。
大体遵循非《世说》事典、语典不予收录的原则,故不涉及刘孝标的《世说注》以及历代续书仿作形成的典故。同时,《世说》中人物所用古典,如“进退维谷”出自《诗经·大雅·桑柔》,均不予采录;人物形成的典故本来亦做了搜集,如“许掾”“潜公”“刘尹”等,考虑到不必定以《世说》为出典,亦不予收录;而《语林》《郭子》诸书多为《世说》所采撷,因其书已佚,赖《世说》而传,故其典故可以视作典出《世说》。
四、本辑要典故的编排顺序,基本以《世说新语》三十六门及出典条目的先后顺序为准。原文均据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因同一典故成语表述不一,编辑时一般以最早用例或影响最大的表述为主,其馀表述参见附录的《世说典故征引一览表》。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世说新语笺疏》
五、本辑主要收录《世说》成书后,历代文人诗、词、曲、文中对其典故的征引和化用,以对《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的收录较为全面。典故除参考辛夷等主编的《中国典故大辞典》外又多有附加。
六、本辑所收每条典故的诗文征引资料,大体以朝代先后为序,一朝之内,大体亦按作者生年先后排列,偶或次第错综,有失条理处,还请读者见谅。诗词题目过长者,则适当删节,删节内容以省略号出之。
七、本辑要的搜集工作开始较早,持续十年之久。起初全凭兴趣,并无章法,积少成多,终能付梓,则完全在意料之外。在此要感谢凤凰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笔者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闫元元以《元杂剧中的〈世说〉改编剧》为题撰写论文,发现元杂剧中《世说》典故使用频率甚高,我便嘱其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和资料搜集,进而又加扩充,本辑要的大部分文献搜集工作都是由她完成的;博士生汪进超则承担了十分繁难的数据排序工作。
《一种风流吾最爱:世说新语今读》
八、因为学识所限,又加时间匆促,本辑要一定存在不少缺失和错误,还请读者方家不吝指正,以便进一步修订。
编者
2019年5月23谨识于守中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