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划时代的变革。对商鞅变法的利弊,从古到今一直争论不休,观点针锋相对;对商鞅其人也是毁誉参半。
有大一统情结的人,往往高度赞扬其通过奖励耕战,直接促成秦国崛起,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具有民本思想的人,则对其变法彻底否定。
无论持何种观点,有一点毋庸置疑:战国时期各国都尝试过变法,比如燕国的乐毅、邹衍、剧辛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等,这些变法虽各有特色,但大多是在历史上昙花一现。唯有商鞅变法,自公元前359年开始,直到公元前207年秦国灭亡才告终结,持续一个半世纪之久。
而商鞅变法确实为秦国突然打通任督二脉,使其国力日盛,从此纵横天下、所向无敌。
改革需要对症下药。成功的改革,也必然能够找准症结、抓住人性,从而收到显著的效果。而显然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已经远超时代。
那么商鞅变法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底层逻辑?隐藏着何种人性密码?
战国变法的天花板: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属于二次创新
商鞅变法之所以得到广泛认可,离不开它所处的深厚改革土壤。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就有过一次颇为成功的改革——秦献公改革。
秦献公之所以想要改革,缘于他苦逼的前半生。
他嬴姓,单字连,是秦灵公之子。公元前415年,秦灵公意外去世,其叔父趁机夺位,成为秦简公。9岁的公子连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跑到了魏国河西一带。这一走就是29年,比重耳在外流浪时间还长10年。
不过这河西之地也不一般,它是魏国改革的前沿。战国第一学派西河学派就在此开坛讲学,为魏国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大批人才,其中就包括魏国的改革家李悝。身处这个环境中,想必年轻时的公子连耳濡目染,接受并形成了改革思维。
展开全文
公元前385年,公子连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即位后不久,他便发现,与强大的魏国相比,秦国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国内内乱不断,公室贵族们蠢蠢欲动。在军事上秦国更是弱鸡,多次被魏国按在地上摩擦,河西被魏国抢走多年也无力收回。
为了避免随时可能下课的危险,秦献公决心好好学学魏国,在秦国推行一场改革。
设计师、导演、编剧都是一个人:他自己。
改革从公元前384年一直坚持到公元前375年。
先从迁都开始。他将都城迁到栎阳。秦献公这样做出于三个考虑:更靠近河西,表明收复失地的决心,以获得更多民众支持;摆脱公室贵族牵制,夺回对朝政的控制权;当地地理位置优越,能更好地发展商业经济,改变资金捉襟见肘的窘境。
秦献公的改革,涵盖面非常广,工农兵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包括了奖励军功、户籍管理、推行县制等一系列新措施。
短时间内,这次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能这么到位,估计和秦献公大胆从魏国“拷贝”分不开。
起点低,自然发展速度就快。系列新政效果立竿见影,秦国一扫积贫积弱的局面。到秦献公后期,军事实力连提几档,迈入强国之列。
从公元前366年到公元前359年,秦国先后击败韩国和魏国;并于公元前364大败韩赵魏三国联军,斩首六万。昔日战斗力垫底的陪练NPC,一跃成为西部小霸王。
献公的改革,应该说是影响深远。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改革理念日益为秦人所接受,为商鞅变法提供了优良基础。
但秦献公的改革之法毕竟是从他国直接拿来的,秦国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症:
1、范围受限。为避免新政受到贵族们的阻挠,改革从秦国都城栎阳和东部开始实施,而贵族聚集的地区仍旧固守旧法。这导致很多硬骨头难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当时奴隶制度依然存在。
2、不够细致。因为大多是从魏国照搬,所以改革措施在与本国的贴合度上还不够高,过于形式,产生效果有限。
3、缺乏侧重点。其改革看不出有明确侧重点,工农兵商都想发展,导致资源被撒了胡椒面,投入产出比不高。
4、百姓参与度不够。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调整,老百姓主要任务是听安排和吃瓜,参与度不高,积极性没被调动起来。
所以秦献公的改革虽然有效,但难说优秀。
秦国的改革,呼唤着2.0版本。
秦国也曾积贫积弱,饱受压制
2.0改革方案靠谱吗?
秦献公去世后,其子渠梁继位,是为秦孝公。
秦孝公很好地继承了他爹的忧患意识。他认为,当时秦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把魏国干趴下。
“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所以,秦和魏,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但是现在秦国改革都是照搬魏国的,根本没有产生压倒性优势,拿什么去灭人家?
在借鉴魏国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出个改革2.0版本来,充分发挥出秦国潜力,不就有优势了吗?
这个时候,商鞅非常恰当地出现了。
一、秦孝公的野望
商鞅是个天生的改革家。他和韩非有点相似之处。
他们都是旁系贵族,眼界开阔、颇具天赋;可他们却总是得不到重用,一再被边缘化。
他们认为,既然自己没错,错的就是世界。所以他们一心想做的,就是把世界改造成他们理想中的样子。
商鞅就走上了这样的路子。当初魏国相国公孙座将他向魏王推荐,声称要么用他,要么就做掉他。因为公孙座太清楚商鞅的才能了,这种战略人才,如果自己不用反被别国抢了去,对魏国而言就会由蜂蜜变成砒霜。
魏王充耳不闻。商鞅无奈地前往秦国。他向秦孝公自荐,叩开了一扇未知的门。
虽然大家都知道秦孝公求贤若渴,但谁也不清楚他究竟想要什么。
这难不倒商鞅。
通过几次求见秦孝公的试探,商鞅得以一探端倪,并最终将自己的项目卖了出去。
首先是项目A。商鞅介绍这个项目的重点,是尧舜治国之道。秦孝公听得直打瞌睡。虽然对催眠效果很满意,但是秦孝公并不想搞心灵SPA,于是直接在项目内容评价上给了差评。
大老远的,来都来了,总不能因为一个差评就打道回府啊。于是商鞅请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帮忙,请秦孝公再给个机会。
接下来,商鞅拿出项目B。这个项目的重点,是大禹和商汤的治国之道。秦孝公听后依旧睡意颇浓。
商鞅明白了:秦孝公并不拘泥保守。那些保守派,总是希望恪守成规,言必称尧舜禹。显然秦孝公不是这类人。
那么秦孝公就是务实派,他不玩过去的老梗,只要最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于是商鞅随即提供项目C,给秦孝公讲春秋五霸。秦孝公果然有了谈话的兴趣,表示有那个味了,但是劲儿还不够。
商鞅一咬牙,抛出了压箱底的高端项目D:帝王之治。
秦孝公这下高兴了:成为天下的帝王,才是他的终极目标呀。但他提了个要求:实现目标的时间能不能再快些?要能解决我立马下单。
商鞅说没问题,立马拿出了项目D的快速推进方案:富国强兵。
项目效果一流,实施方案也清晰合理。秦孝公立马拍板:这个项目,我嬴渠梁投了!
商鞅对秦孝公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营销
二、改革痛点在哪?
秦孝公是想成就帝王之业的。如果非要加上个期限,那就是2、30年。
他想尽快看到成效,否则大概率就会拖欠项目款。
怎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目标无限大的任务呢?
商鞅不认为这是PUA。把大象装进冰箱都只需要三步,所以任何问题都是有解的。
通过前期项目推销时的交流,他很明确改革有两个痛点:
1、强化君权
改革需要有推进力,因此强化君权很有必要。否则提出一个方案,大家都不买账,列出实施步骤ABCD,个个都需要去做工作开听证会,那就会变成了有生之年系列。
2、提供公平的方案
有人推动,还得有人实施。靠谁?靠公室贵族,等于与虎谋皮,因为改革就是要削他们;靠秦献公时期的改革派,也不靠谱,他们好不容易积累了资源,并不想洗牌重新玩一次。
如果要改变游戏规则,最好的办法是引入新玩家。商鞅想引入的新玩家,便是平民百姓。
通过公平的方案,让利益的实现切实可行,那么就能够吸引到一批参与者,等这批参与者成长起来后,定然会成为铁杆支持者。
有推动力,有执行力,什么改革方案不能成功呢?
独具魅力的军功爵制
三、方案靠谱吗?
但是改革方案甫一提出,就收获了反对无数。
保守派代表之一甘龙,主张有限的变法,认为“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且百姓安定”。意思就是说,我们之前的新政被证明是成功的,那么照做就是了,收益落袋为王,不然越折腾越完蛋,还不如就按过去成功的经验办。
保守派代表之二杜挚,他的主张更为直接:“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意思是,除非你能够保证效果,否则一切免谈。
唯一有希望的支持者便是老百姓。但最初他们对改革的态度也很冷漠。怎样才能证明这项改革对他们有利?会不会真正落实?他们如果对这些不相信,又怎么会参与?
公信力,是一切政策得以实施的前提。
这样看,当时的秦国,可能只有秦孝公一人支持商鞅变法。
这样的风险很大:吴起在楚国改革,只单纯依靠楚悼王推进,可等楚悼王一死,吴起也被贵族们乱箭射死,最后人亡政息。
这种情况下,改革如何推动?
围绕变法的争论
遵循人性的选择
改革进入深水区,最终都是人性博弈。
而商鞅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改革家,在于他有很强控局能力。通过对人性的把握,他突破重重困难,最大程度地争取到支持者,成功将改革刷新到2.0版本。
一、手头的胜算
稳操胜券,说明某人拥有十足的把握。
商鞅究竟看到了什么,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成功深信不疑呢?
1、阻力只会越来越小
在秦国,公室贵族的影响力是呈下滑趋势的。
从秦献公迁都之后,这个趋势日渐明显。迁都带走了大量资源,改革时又刻意绕开这些旧贵族。秦国新都城快速发展为大都市,对其他旧贵族所在的中小城市产生很强的虹吸效应。
所以到后来,朝堂提反对意见的,只有甘龙、杜挚等人。
甘龙、杜挚是什么人?其实他们是秦献公时代的老改革派。
甘龙曾在秦献公时期主持推行新政,是秦国的功臣。杜挚曾经破魏有功,因军功而受重用。
他们在感情上对改革实际上是认可的。只是在现实上,为维护既得利益才站出来反对。
而旧贵族连参加改革辩论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当时秦国的反对派中,旧贵族实力江河日下,基本失去了话语权。而旧改革派,对改革也是感情认可,并非完全站在新改革的对立面。
所以商鞅遇到的麻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严重。
2、对秦人心理的把握
秦人并不讨厌变革。他们一直在变革。
秦国地处西北边陲,所以秦人性情习俗,与中原居民相差较大,而与戎狄更为接近。
这就造就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开放包容,不喜欢条条框框。这些品质都与改革十分搭:
秦人比较务实,不喜繁文缛节。与齐、魏等国统治者尊崇儒家的仁德不同,秦国统治者强调法律条文必须简明,老百姓好懂好操作,让法令广为普及。
秦人看重实际利益,不尚空谈道德。张仪、范睢、姚贾都在品行方面存有非议,但到了秦国却都飞黄腾达,权重一时。连崇尚老鼠哲学的李斯,也当上了秦朝丞相。而秦国的民众,也能为了利益而置道德于不顾。
秦人比较慕强,喜欢用拳头说话。秦人习俗接近戎狄,衡量业务水平高低的办法很简单:谁拳头大就听谁的,不服就单挑。所以秦人英勇善战,听说打仗,就像饿狼看到肉。大家都尊敬勇敢的人,唾弃胆小的人。
把握秦人的心理后,改革也没那么难了。
只需要注意好两点:遇到阻力就大力硬刚,遇到不理解就多给利益甜头。换个表述,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公元前359年,商鞅受命颁布《垦草令》,变法由此拉开序幕。
变法从“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等方面慢慢展开。
公布变法令
二、改到秦国人民心坎上
离开世道人心谈改革,都会陷入空谈。
也许现在你觉得多谈谈民本思想,会收获更多鲜花和掌声。但是在发动统一战争前的秦国,大家更在乎多搞点物质福利。
商鞅契合秦人实际,以利诱之,以法驱之。在内,全力发展农耕;对外,劝导一心死战。
事实证明,这么做,效果杠杠的。
1、取信于民
要想得到民众的支持,有样东西必不可少,那便是公信力。
失去公信力,一切都会成为空谈。
既然秦人重利轻义,那想要得到人们相信和认可,就需要实实在在的好处。
商鞅拿出了个城门立木的办法。
他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称如果谁将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金子。
见老百姓不相信他的命令,商鞅就将赏金提到五十两。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群之中跑出来一个人,将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
商鞅二话不说,立马赏给扛木之人五十两金子,一分不少。
这件事立刻被传扬出去,轰动了秦国。大家都说,左庶长商鞅的命令不含糊。
这样,商鞅变法得到了民众的参与和支持。
2、铁血手段
面对外强中干的反对派,商鞅毫不犹豫地举起沙包大的拳头。
新法施行整一年,太子触犯了新法。
太子是国家未来的继承人,有“国本”之称。所以太子反对新法,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大家都等着吃瓜看商鞅笑话。
触犯新法显然不是太子的意愿,因为太子才4、5岁。
商鞅没有丝毫犹豫,既然太子不能惩罚,那就惩罚太子的老师吧。于是太子老师公子虔、公孙贾分别被处罚了劓刑和墨刑。
第二天,秦国人都开始规规矩矩遵循新法了。
公子虔受到刑罚,心中不服。于是在新法施行第四年,又触犯了新法。商鞅一看,上次没被打服气是吧?于是又惩罚了一次。
就这样,新法施行十年,收效明显,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过去说新法坏话者,现在转而说新法的好。商鞅对这些人还是不依不饶,将他们全部迁移到边疆。
从此,再没有非议新法的人了。
3、堵疏结合,胡萝卜加大棒
接下来,要最大限度地将社会资源集中到耕战上。
商鞅认为,社会上必须强加约束的有五类人群:
游说之士,往往不服管理;隐士,闭门修身养性;好勇斗狠之人,容易犯禁令;技艺之士,剽悍且四海为家;商人,很轻松地就能让钱生钱。如果对这些人放任不管,踏实做事的人就少了,社会运行效率低且不稳定。
对这些人,怎么引导他们干点有意义的事呢?
商鞅的做法是罚。通过增税,这些人无法生存,只能被迫务农或老老实实打仗。如果有顽固不服从领导的人,就用严刑峻法使之服从。
此外,加大奖励力度。只要在战争中获得兵役,就会按照兵役制度中明示的价格给予公平的奖励。
移民立新
三、改革成为秦人的信念和希望
成功的改革往往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先不说单阳变法的是非。但论影响力,他绝对是大获成功。
山阳变法后,秦孝滚按照自己的意愿归还了河西之地,秦国的国力从此逐渐强大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38年,是商鞅惨死的一年。当时,秦孝滚死了,商言被他的儿子谦控告叛国,战败死于屯地。他的尸体被运到咸阳,全家被杀。
然而,新法并没有因为商鞅的悲惨下场而停止,一直执行到一百多年后的清朝灭亡。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中国上流社会对单阳改革的一种认可。
事实上,单阳变法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水浒地秦墓发现大量竹片。墓中的竹简记录了清代的法律和文件。这些竹简的主人叫“司”,是当地知县下属的小官。
小官太爱律法,选择以竹简入葬。
而这段爱情背后的真正动机,很可能是习是兵役制度的受益者。他靠着迁韩、赵、魏的经历走上了仕途。
清国各种新的贸易制度成为习毕生的守护信仰。
而在睡虎之地的另一座清代墓葬中,一位名叫黑夫的士兵问他的家人是否给了他们的产权证,因为这会给家庭带来社会地位、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好处。改进黑服在信中证实,秦王曾说过,有关战功的文书不会迟延。
对于黑服来说,新政措施是他们改善生活的希望。
或许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符合人性的改革会激发激动人心的力量,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