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衡阳市衡阳县赤石乡发现了一大堆古墓葬群,它们的时间跨度从春秋到东汉,共有456座。出土文物也是琳琅满目,跨越了多个朝代。不过,当地最著名的文物,却是在意外发现的,它的到来非常巧合。
当考古发掘进行到尾声时,有一位农民在山上取土做砖,一不小心挖到一个硬物。因为文物考古队在当地已经驻扎了几年,村民深知此处遍地是宝,也不敢大意,便小心翼翼将其取出。深埋的文物浑身是土,灰不溜秋,根本看不出什么东西。但是这位村民觉悟非常高,立即通知了文物部门,等到专家将其清理之后,露出了它的华丽外表。
这就是春秋动物纹提梁铜卣,也是当地考古发现中,最有价值的文物。所谓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盛行于商周时期。它大多数是圆形或者椭圆形,上有提梁,下有脚,是用来装酒的。因为青铜器在当时是贵族的用品,大多数青铜卣,还会雕刻着精美的纹饰。
这件青铜卣非常大气,也非常古朴。它高为50厘米,口径为24.4厘米,最大腹径处为38厘米,足径为31.8厘米,胎厚为0.2厘米。它是直口容器,椭圆形腹部,弧形器盖,提梁更是以龙首龙身的造型制作。
展开全文
很明显,这件青铜卣与中原地区的造型基本相似,展现出湘江流域的荆楚文化深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是,它的纹饰,却保留出当地的特点,成为了这件文物的主要看点。
在整个器身,遍布着各种各样精美的纹饰。其中,云雷纹、“∽”纹和几何纹是地纹,在腹部上,是蛇纹和蛙纹作为主纹,辅之以窃曲纹和双肩钺纹。娃纹置于腹部的中央,而上腹和下腹的中央,各引出两条蛇纹盘曲向下,仿佛在争相追逐青蛙,又仿佛是在游戏一般,这就叫做“四蛇戏蛙”,有着浓厚的南方风情。
在器盖之上,由四扇镂空扉棱将其分为四个部分,中间是两条蛇互相卷曲,旁边辅以蜥、蛙、龟、蛇、鸟纹等多种纹饰图案。这些常见的动物,都充满着荆楚文化的浓厚生活情趣。就是因为有这么多动物图案,所以这件文物被命名为春秋动物纹提梁铜卣。
其实,不光是在图案上与中原文化有所区别,而且在器型的整体风格上也有不同。中原的青铜器,主要是讲究厚重,体现出庄重严肃的氛围,而南方的青铜器,以这个青铜卣却是有所区别。它只有0.2厘米厚,既展现出高超的制作水平,又体现出轻巧秀丽的风格。再加上反复使用了浮雕、圆雕、镂空、线刻等多种手法,让这件文物透露出盎然的生机。
这件精美的文物,成为了衡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1990年的亚运会上,它就入选了《中国文物精华展》。在1994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来湖南,在全部送评的文物之中,它是第一个被列为国宝级的。专家组早就听闻它的大名,第一眼见到,就已经爱不释手。当时湖南众多文物之中,也只有12件被确定为国宝。
直到今天,它依然是衡阳博物馆中最大的看点。它的出现非常偶然和意外,而它带来的穿越时空的震撼感,是每一个湖湘儿女都能引以为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