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风 代买 兴盛 时候 官卖

古代买官卖官之风兴盛的时候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6 18:28:02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在古代很多朝代,买官卖官之风兴盛,就连皇帝都无法制止。那么,买官卖官之风兴盛,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卖官是因为有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并不能表现得太明确,需要走潜规则。官员以前都是书生,刻苦攻读之后,科举高中,做了官员,就要熟悉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明规则好学,只要在公开场合宣称忠于皇帝,爱民如子就可以了,而潜规则并不好学。除了要私自加税,还要大搞权力寻租,而这一切都要用银子把上级打点好,寻求到保护伞才可以肆意妄为。不然,上级查下来,官员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也就是说,官员要想保护官位,不断获得升迁的机会,就要用银子铺平道路。没有银子,说什么都不管用。于是,官员就要想方设法搞银子。除了私自加税,吃了原告吃被告,就是卖官了。

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并不会立刻让官场瘫痪,也不会让官场出现崩溃,而是会维持一段时间,并且保持这样的态势,直到改朝换代,或者受到外部势力的冲击,官场才会土崩瓦解。不过,即便改朝换代之后,也会照样形成新的官场秩序,照样会有卖官的现象发生。本来,官员代表老百姓利益的,并不能私自卖官,但官员不卖官,手里的权力不能迅速变现,没有银子怎么能够保持官位的长久呢?只是凭借一点俸禄并不能让官员应付日常打点,也不能和上级搞好关系。当然,能够卖官的官员一定是手握实权的官员,而不是随便一个小衙役就能办到的事。

卖官是悄悄进行的,不能张扬。把官位卖给谁一定是有所讲究的,其实就是卖给有关系的人。经常求官的人就会得官,当然要用银子铺路,没有求官的人,怎么也不会得官,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来做官了。但是,科举考试太难,录取率不高,不是谁都有机会考中的。于是,一些权贵们就要想方设法买官,通过走捷径做官,比起寒窗苦读要好得多。有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就一定会有商品出现。

展开全文

官位成了商品,一定会带活了官僚市场。官位大,要价高;官位小,要价低。当然,不能明码标价,而是要暗地里标价,同时把价格透露给那些求官的权贵们。说是捐款做官,也就是捐个官,其实只是拿银子买官。至于买官的银子捐到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一个县令能掌握很多官位,可以标价卖出去。只要有价格,就一定会有人买。权贵们买了官位之后,会拼命搜刮,把买官的钱再赚回来,同时还要巧立名目私自加税,搞权力寻租,给上级送银子,获得升迁的机会。只要官位做得够大,就一定会捞得更多。这也是官位越大价格越高的原因,不然何以体现市场公平原则呢?

只要官位可以出售,就可以形成官位买卖市场。不停地卖官收钱,同时,一些官员搜刮钱财之后,要送给上级,争取获得升迁,等于再次买了官职,花更多的钱买了更大的官职,也就可以顺利升迁了。也就是说,在官僚体系内部,并非只是下级官员给上级官员送礼那么简单,而是以送礼的方式买官,做得很隐蔽,别人根本看不出来,还以为官员只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到上级领导家坐坐而已。其实,银子已经借机送出去了,不怕更大的官位不来。

于是,官僚系统内部就形成了一套买官卖官的系统,都是内部人士定价,也是内部人士购买,做得很隐蔽,也就不会让皇帝知道了。买官卖官的风气形成之后,官僚系统内部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也形成了自己的潜规则,并不会让老百姓知道,即便有的老百姓知道了,也无能为力。毕竟,那是权贵们的交易,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的。如此一来,官僚就完全和老百姓脱离开来,也完全成为剥削阶级。

只要做了官就一定会拼命搜刮,不然没有银子,还怎么升迁?孔子曾说“苛政猛于虎。”并非皇帝征税那么简单,而是层层加码,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买官卖官风气都是在隐蔽的市场形成的潜规则,而且有自己内部的运行规律。官位成了商品,明码标价,还能升级,而官位本身代表着一定的权力,也有着一定的含金量,和价格成正比,当然还有最大的官员以及其他官员来维护市场秩序。要是有人敢破坏市场潜规则,就会被最大的官员以及其他官员剔除出官僚队伍,被认为不会玩,也不会遵从潜规则,动了别人的奶酪,当然会被驱逐出去了,严重的还要被充军发配,也就无力回天了。

买官卖官之风非常隐蔽,不容易被清除,以至于影响了后代的官场。或许,只要有官场存在,就会有买官卖官的风气存在吧。有买官卖官的风气存在,官员就是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成员,只会考虑自己和整个官僚阶级的利益,再也不会代表老百姓的利益,也不会给老百姓办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