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假 收视 介入 司法 这儿

解决收视造假的问题,除了司法介入,这儿还有一个思路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6 18:05:04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18年的影视行业很不安宁,既有“资本寒冬”的降临,也有老问题的反复出现。收视造假,天价片酬,平台欠款,被称为压在电视剧制作业头上的三座大山。其中的有些问题,比如收视造假这事,因为行业人士的呼吁,出现了解决的契机。但毕竟沉疴既久,很难一招根除。

十年的不堪重负

收视率造假早已不是新闻。

展开全文

此前,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天盛长歌》陷入了收视低迷的困扰之中。最后,这部剧被缩短集数,草草收场。

数据和排名上的巨大差异,表明两套统计数据中,必有一套失实。无论是郭靖宇的诡异经历,还是数据上的蹊跷差距,都把收视造假这个路人皆知的丑恶现象,再次摆到了世人面前。事实上,越来越贵的造假成本,已经让制片公司不堪重负。有人悲愤地说,全行业都在给几个躲在暗处的黑手打工,何其荒诞,何其悲凉!

调查市场的江湖

在WPP退出后,尼尔森需要收回游离在全球范围内的50%股份,实现对AGB尼尔森的完全控股。据相关人士透露,当时有一个协议,要求AGB尼尔森在中国暂停两年收视率业务,便于回收股份。权衡之下,AGB尼尔森以全球战略为先,暂时停止了在中国市场的收视率业务。这份协议于2010年底到期后,AGB尼尔森马上在2011年重启了在中国的收视率业务。这次,负责这块业务的公司叫尼尔森网联。

当然,收视统计市场的垄断和收视造假是两码事。但客观上而言,如果市场中通行两套以上数据,就会形成竞争,就会有一个谁家数据更准确的比较,进而推动数据趋于真实。而如果一家独大的话,它发布什么样的数据,市场都得认,不认也无从辩驳,灰色势力操纵收视率就有了操作空间。

造假猖獗,如何打?

样本户“污染”是最传统但最有效的造假方式。入户采集的取数方法,样本户的信息很容易暴露,不法分子找到样本户,通过给予好处让他们重点收看某些节目,或某些频道。由于成本问题,传统的调研方法里,样本户数量每个城市也就100-500不等,只要找到几个家庭户,就可以通过干扰样本户的收视行为而左右收视率的高低了。

既要堵,也要疏

因此,收视率调查像绝大多数市场一样,需要充分竞争,需要“三国鼎立”。多家数据服务供应商存在,在满足不同媒体的多样化数据需求的同时,互相之间也会产生一种制衡,以避免垄断,导致市场里乱象加剧。

三家统计机构的覆盖面和调查方法

据了解,在目前中国的三家收视率统计公司中,占市场份额最大的索福瑞则仍旧采取传统的入户调研的方式,在样本户家里安装人员测量仪和留置日记卡进行记录,人员测量仪的数据每天深夜将数据传回给调查公司,日记卡则由调查公司一周一次上门回收更新。

知情人士透露,尼尔森则是通过机顶盒来收集数据。这种技术叫做RPD,或称回路数据。通过RPD技术,用户的机顶盒使用数据可以在加密处理后,同步回传到服务器。这是一种相对更大范围的数据采集方式,而尼尔森网联也是中国数字电视RPD专利技术的唯一持有者。

在对收视率进行统计时,对样本的抽取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被人趁虚而入的环节。因此,抽取样本的规则越完善,对收视率可能产生的人为影响就越小。

尼尔森常用的办法是在中国市场可用的4000万样本里,将样本框架中的370个城市按照一线至五线分成五级;一线(北上广深4个)全部抽取、二线共抽取32个、三线四线五线共抽取64个;共计抽取100个城市。

这100个城市覆盖的是上千个区或者县,在这一层,尼尔森按照各地有多少电视家庭户,和各个级别的样本量来设定区间抽样,保证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代表。不管从这一个省里抽到几个城市,都要符合所在省份的城市电视家庭户的比例。

因此,即便不同省份里抽选出的城市数量和样本数量有所差别,这一个省所占的权重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根据电视家庭户的数量,该省的权重已经基本固定了。

理论上说,当然是所有电视都能回传数据的真正的“大数据”,最能反映收视的真实情况。但由于终端设备和运营牌照的条块分割,目前还无法做到这样的全数据统计。相比较而言,索福瑞的收视数据,是传统的样本户采样推算所得,基于统计学原理。酷云是局部的大数据,有局部的真实性。尼尔森把两种方法结合了一下,是统计学和大数据相结合的产物,其数据或许更加接近真实的收视情况。

尼尔森网联海量融源收视率(全国网)数据显示九月整体市场收视概况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需要产品服务的多样化。中国又是一个巨大的,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作为媒体,对数据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我们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圈层的声音。收视市场有竞争,数据服务有选择,行业才能更健康有序发展,统计技术也才能尽快查漏补缺。

电视行业一直将收视率称之为“硬通货“,但收视率说到底仅是数据,它是一种节目生产、编排、研究的工具,就像是去医院看病,需要有验血指标来辅助医生判断一样。

以数据反映事实,这才是收视率数据本应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而通过造假,以数据伪造现实,不仅本末倒置,也终将会让行业陷入一个死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