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动画片,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回忆,而且随着时代在变迁,越来越多技术精湛、情节丰富的动画片出现在电视里、网络里,儿童的自主选择性也变得大很多。可是有的时候为了引起刺激的感官体验,很多动画片并不适合儿童来观看,虚拟人物所作所为也超出了现实的可能,孩子没有很好地判断力,就会做出许多错误的行为。
近日,一名六岁的小男孩,家长外出,一个人被反锁家中,突发奇想,撑着一把伞就从自己家五楼跳了下去,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据家长所说,其孩子撑伞跳楼极大可能是模仿了动画片的行为,不然不可能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六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强,对什么事情都特别感兴趣,看到新鲜好玩的事情总想去尝试,而当看到动画片某个镜头,出现撑伞跳楼的事情,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就去模仿尝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所以家长们要警醒,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引导,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1.孩子眼中虚拟与现实
比如童话《白雪公主》,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非观念明确,“道德感”很强。
一般他们不太能分清虚拟童话剧和现实的区别,以为演了恶毒的皇后,自己就成了丑恶的坏人。所以有些小朋友会拒绝出演巫女、大灰狼等故事中的“反面”角色。
展开全文
他们更愿意去扮演形象可爱、服装漂亮的角色,可是这种角色多半都是主角,数量有限。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需要做“绿叶”,甚至扮演一棵默默无语、随风摇摆的道具树。
这时候家长们要细心告诉孩子,你不是演了坏人就变成了坏人,总要有一个人演,那如果都不演,那这个童话就没有意思了。其实,慢慢引导孩子分辨虚拟与现实是非常有效的。
2.孩子难分虚实,家长任重道远
孩子们虚实难分的情况,除了舞台剧、电视剧,当然还有他们最常接触的动画片和游戏。
这就避免不了家长的吐槽:
孩子还小,不能辨别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如果家长不告诉他,他会以为动画片上播的人和事,都是真实的,并且跟着模仿。
的确,看动画片对孩子是有教育意义,但其中某些情节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
举个例子,妈妈,你不让我在泥坑里玩,但是为什么小猪佩奇总是这样做啊?因为小猪不用洗澡,也不用洗手,更不用洗衣服,而你是人,干净卫生才能生活得舒服。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沉迷于手游,网络,会更难区分虚实。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重视起来。如果父母在方方面面为孩子认真领路,那孩子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千万别让孩子混淆虚实,让手里的键盘成了“真枪”,误伤了“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