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宁 高层次 澎湃 产业发展 激发

城市观察|济宁:高层次人才激发产业发展澎湃活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6 06:23:02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记者 张夫稳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风光电子)成功入选,成为全国首批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之一,也是电力电子领域的唯一代表。

这份“荣誉”里,公司“75后”总经理胡顺全功不可没。他从山东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选择留在大学期间研究课题的新风光电子奋斗。

10余年来,胡顺全发挥技术所长,埋头科研攻关,与公司技术团队一起执着从事电力电子节能及新能源前沿技术研究,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公司成为变频节能行业领军企业。

这边,有了高科技人才胡顺全,新风光电子如虎添翼。那边,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曲阜天博汽车)牵手高层次科技专家,产品实现了迭代升级。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李国祥,自2020年与曲阜天博汽车合作,先后攻克项目产品自驱动、OTA在线升级速度慢等技术难题,项目产品获得华为、比亚迪等客户认可,与一汽红旗、长安等签订项目技术合作开发协议,帮企业增收超8000万元。

胡顺全、李国祥的故事,是济宁近年来招才引智赋能产业发展的缩影。

聚焦制造强市建设,济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一方面鼓励吸引济宁籍人才回乡创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柔性引进人才和智力。

例如,济宁科学布局“人才飞地”,变“筑巢引凤”为“临凤筑巢”,现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青岛等智力密集城市设立“人才飞地”69家,助力企业就地招揽人才为己所用。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前台在“飞地”、后台在本地。截至目前,济宁已通过“人才飞地”已引进合作专家47人,引进高科技产业化项目34个。

值得一提的还有,2022年济宁与北京大学等59家“中字头”“国字号”大院大所签订合作协议,其中46家设立实体科创载体,重点帮助企业开展实施科技创新;推进753家攀登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选派攀登企业“科技副总”178人,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米”,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展开全文

“一头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技术难题的企业,一头是需要将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转换的专家。”济宁市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人才开发部主任张海鹏说,聚焦全市“231”产业集群,绘制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按照产业链条完善“全市企业研发需求图谱”“全国技术成果分布图谱”,每月围绕不同产业主题开展人才招引活动,帮企业寻到发展“闯关人”,为人才找到事业“试验田”,精准对接实现彼此“双向奔赴”。

还有一个关于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落地”济宁的故事广为流传。

在孟府,书店店员追出退还多收的一份购书费,孔孟之乡深入人心的诚信和厚道打动了珞石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庹华。2016年,他将生产基地设在了邹城。

机器人产业领军人才选择邹城源于当地民风淳朴,此后的发展则来自政府“暖意”。邹城帮助珞石建了3.2万平米规模的全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公司搬进了新厂房,具备了年产超5万台机器人的能力。

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邹城珞石建成了省内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现正带动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落地,向着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集群这一目标奋进。

在“人才优先、科技优先、创新优先、企业优先”的浓厚氛围里,济宁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强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机器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北斗导航四大产业链,2022年实现营收134.68亿元,同比增长38.20%;新能源产业2022年实现营收102亿元,同比增长31%;新材料产业聚焦先进碳材料、稀土新材料、化工及生物基新材料,2022年实现营收430亿元、同比增长27.3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创新,都需要人才支撑。我们将持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积极营造更优的创新创业环境,努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济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秦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