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有光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项脊轩志作者介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5-09 15:32:06 浏览20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项脊轩志

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成疾,卒于南京,归有光对前后“七子“的盲目拟古倾向不满,与当时主张「文必西汉」的王世贞意见相左,世贞虽大憾,亦推重之。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集》等。
《项脊轩志》是 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我们刚刚学过..主要心情就是悲凉,又分为3点
1.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2.亲人已逝亲情不再
3.无功名,无法光宗耀祖。(这点是最悲)

项脊轩志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古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自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有“今之欧阳修”的赞誉,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后徙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卒年六十六岁。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其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文风朴实自然,浑然天成,无故意雕凿痕,感情真挚,选材上多着眼于家庭琐事,以此表达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清淡朴素,自然亲切,感情真挚深沉,细节生动传情。
  归有光生平坎坷,历经幼年丧母、科场八次落第、青年丧妻、家道衰落和叔伯不睦的挫折,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不事雕琢取自天然的散文风格的形成,不妨碍他被人们称为“今之欧阳修”,成为明代伟大的散文家。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谁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归有光。归有光是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其主要作品是《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项脊轩志的作者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归有光被视作“唐宋派”,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归有光一生写下了许多著作,流传后世。其主要成就在散文写作上,项脊轩志就是归有光所著的回忆性记事散文。归有光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易经渊旨》、《诸子汇函》、《文章指南》等作品。

项脊轩志的出处
《项脊轩志》出自归有光的《震川先生集》,《震川先生集》一共有四十卷。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表达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其文字朴质而有韵味,清淡而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