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藏区农村支付服务体系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姚中玉 孙海波 扎西卓玛 伊毕热恒」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5期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辖区共有7个地市、74个县、697个乡镇、530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66余万,农村人口占比64%。近年来,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拉萨中支)牢记“支付为民”初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市场运作和政策支持相结合,强化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组织辖内金融机构统筹在广袤的藏区农村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助农取款服务点增强支农可得性
作为地方支付体系建设的组织者,拉萨中支始终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作 为践行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推手,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断优化藏区支付服务质量。自2011年开始,拉萨中支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在全区建设推广助农取款服务点,对助农机具进行适藏化、本土化改造,开发应用藏语版助农POS机,不断提高藏区农牧民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聚焦重点,提质增效。由于藏区经济金融条件的特殊性,建设推广助农取款服务点是触达基层农村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拉萨中支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对助农取款服务点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出台相关激励机制,促进助农取款服务点提质、扩面、增效。一方面,登记清理无效点,开展服务点零交易治理和盘活工作,优化服务点结构布局,完善助农取款服务点商户管理,建立金融服务指导工作群,强化代理商金融知识学习和业务操作培训,做好助农金融机具维护、答疑解惑等工作。另一方面,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评价机制,按照业务量评定不同星级的服务点,并给予代理商户每月400~1200元不等的劳务报酬补贴,激发代理商户主观能动性,提升服务点使用效率。截至2022年末,全区累计建设助农取款服务点5608个,除那曲市24个行政村不满足“通电、通网、通信”填补条件外,其余地区均实现了助农取款服务全覆盖;全辖农村地区累计布放POS机和ATM等各类银行卡受理终端24028台,平均每万人74.16台;银行卡在用发卡量822.52万张,人均持卡量2.54张,5年来分别增长38%和49.4%。2022年发生助农取款转账和取现交易111.43万笔,交易金额达18.04亿元,5年来分别增长2.08倍和32.25%。
拓宽服务,丰富内容。农业银行西藏分行以“惠农通”扫码预约服务和“背包银行”上门办理业务模式,克服藏区地域险阻,进村入户集中为偏远地区农牧民办理金融业务,发挥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延展性和平台化效应。拉萨中支对接易地搬迁安置点规划安排,做好易地搬迁金融服务保障工作,把“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作为金融服务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动态调整服务点布局,统筹安排辖内涉农金融机构抓实抓牢易地搬迁安置点金融服务跟进工作。截至2022年末,全辖861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已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以助农取款服务点为依托,建立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站,引导农牧民群众自觉利用金融政策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在助农取款服务点摆放金融宣传折页,张贴金融风险告知书,播放金融宣传短片,培养“金融明白人”,推动乡村金融宣传活动持续化、常态化、系统化,共筑农牧区金融安全防线。
展开全文
金融综合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确保支农持续性
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藏区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拉萨中支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推进西藏农村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向金融综合服务站转型升级。通过修订金融综合服务站“1+N”建设标准,引导当地逐步实现辖内物理银行网点空白乡镇金融综合服务站全覆盖,确保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持续性。
点面结合拓展服务范围。以支付服务为核心重构金融综合服务站,融合人民币、征信、国库、信贷、金融消费维权、金融知识宣传、打击金融诈骗七大服务内容,实现“一站多能”。立足业务需求,为服务站配备取款机、保险柜、点验钞机、金融知识宣传架、金融服务操作桌椅等设施,推动服务设备和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截至2022年末,全辖累计建设金融综合服务站159个,填补93个物理银行网点空白乡镇。在地处偏远的桑珠孜区年木乡胡达村,基础金融服务不足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的瓶颈。金融综合服务站建成后,全村8000多个农牧民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多项金融基础服务,助农支付交易笔数平均每天20余次,交易金额3万多元。
专兼结合提升服务能力。拉萨中支组建金融讲师团,深入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宣传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在农牧民当中逐步培养一批金融政策弄得懂、贷款申请会办理、支付机具能操作、金融诈骗看得穿、金融疑问讲得清的“明白人”。同时加强对服务站现场指导,形成“专兼结合”服务机制,强化服务站业务能力。2022年9月,一位60岁老人来到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萨藏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称微信群有人告知老年人通过进入某短信链接进行转账,可以领取3000元的国家补贴。为此,老人请求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忙转账。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意识到老人被诈骗并迅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最终使老人避免了损失。
管帮结合规范服务流程。组织金融机构在服务站张贴支付业务、征信查询、金融维权等流程图,布置小面额人民币兑换登记簿、“三农”贷款利率公示栏,编发《基础金融工作“明白人”手册》。同时,拉萨中支还通过不定期巡查和风险监测的方式,加强服务站管理,针对核查发现的机具维修缓慢、劳务费兑现不及时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服务站正常运转。
固本创新助推综合服务站多元化发展。坚持稳妥推进、逐步完善、因地制宜、风险可控的原则,按照金融综合服务站“八有”建设标准(有服务站标示牌、有业务公告、有业务流程图、有业务登记簿、有金融服务终端、有验钞机具、有宣传资料陈列架、有基本安全防护设施),做好物理银行网点空白乡镇金融综合服务站选址升级工作,推进符合条件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向金融综合服务站转型升级。例如,人民银行昌都中心支行通过“嵌入式”建设模式,将金融综合服务站嵌入乡镇行政服务大厅,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行政业务和金融业务,确保金融综合服务站可持续发展。
“支付+”发展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支农便利性
为提升藏区农村支付便利化水平,拉萨中支以农村地区日常支付服务、农产品分销服务等为切入点,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服务,重点解决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数字鸿沟等问题。截至2022年末,全区累计建设移动支付引领县15个、金融服务特色小镇40个、掌上银行村5344个,实现了“掌上银行村”全覆盖。
“支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了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拉萨中支按照“一县至少一品”原则,通过“支付+特色产业”模式,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协调相关部门,发挥助农电商服务平台优势,统筹产业链上下游,打通产供销渠道,帮助110余家本地特色商户入驻金融机构电商服务平台,将支付服务有效融合于地方特色产业,助力藏货出藏。例如,山南市扎囊县的特产矮化苹果成功上架邮政公司“邮乐小店”、洛扎县的优质粉丝和矿泉水等农副产品上架农业银行“掌银扶贫商城”,很快收到各地消费者的大量订单。
“支付+固边兴边”满足边境地区居民金融服务需求。西藏地处西南边陲,边境地区远离城市经济中心。针对边境地区居民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拉萨中支通过开展“支付支持固边兴边”工程,构建“物理网点+自助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点+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流动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服务网络,补强沿边金融服务薄弱环节,提升边境地区社会治理效能。一方面,加大流动金融服务车、移动智能终端等金融设备供给支持力度,建立支付服务需求台账,通过“背包银行”方式为边境农牧民上门提供10余项基础支付服务;另一方面,在624个边境小康村累计建设助农取款服务点647个、金融综合服务站59个,实现边境小康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支付+数字乡村”拓宽服务场景。农业银行西藏分行按照“移动支付引领县+金融服务特色小镇+掌上银行村”模式,将公交出行、医疗健康、生活缴费等成熟便民支付场景向县域农村复制推广,完善手机银行适藏化改造,探索创新更多的涉农涉牧支付场景。如今,藏区农牧民可通过“掌银农险投保”,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缴费等支付业务。截至2022年末,共有6.4万农牧民通过手机银行缴纳农险保费26万笔,金额达1970万元。拉萨市全部10个县区、57个乡镇、196个行政村所辖卫生室可以通过云闪付APP扫码、手机闪付、银行卡等方式办理收费业务;那曲市索县全部10个乡镇目前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党费、法院执行款、法院诉讼费等支付业务。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