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科比和勇士比赛的过程中跟腱撕裂,还试着拽回跟腱,如何看待科比的这种职业精神
轻伤不下火线,我们国家老一辈体育人对于运动员的要求竟然在大洋彼岸的篮球明星身上完美重现,这种精神大概就是体育骨子里的东西。
年轻时候的科比,意志力之坚强令人头皮发麻,带着伤也能够帮助球队在关键时候反超比分;有案子在身,开完庭,赶回来一上场就能够连续得分;手指脱臼,场边直接给摁上,然后立马攻击篮筐;手指断了,两根绑到一起,继续连续砍30+......
从始至终,科比之所以成为了得分后卫上最接近乔丹的球员,就是因为他那顽强、坚韧、果敢、自信的精神,这也是科比唯一能够跟乔丹齐名的东西。
跟腱撕裂继续完成罚球,于别的球员或许会不可思议,但于科比,我们见怪不怪了。
这种职业精神,是撑了科比整个职业生涯的支柱,是科比之所以为科比的最根本的原因,没有这股子不要命的精神,科比压根就没有办法从21世纪初的济济多士中脱颖而出,更别说五个总冠军了!
但如今这个年代,或许不再需要这种精神了。
咱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大数据称王、科学养护训练体系为主导的年代,大数据意味着球员在场上的一切表现都可以量化;而科学养护训练体系则保证了球员们身体的健康和职业生涯的长度。
而球员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控制自己,把以前那种咬牙狠拼、轻伤不下火线的意志力用在自律、规范和坚持上面来。
不再需要他们带着伤去打比赛,而是需要他们能够十几年如一日的注意健康饮食和科学训练。
这份坚持,或许不输给带着伤上场咬牙紧拼!
年代不一样,职业规范和准则也会随之变化,像科比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古典得分后卫的傲人风采,如今是再也看不到了。
那是属于前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属于乔丹、雷吉·米勒、科比等人的荣光,而在如今这个一切皆可量化的大工业机器时代,他们过时了。
而这种精神只能存在于我们脑海里面最偏僻的角落,偶尔我们独自一人的时候,摘出来略做回味。
当然,我们依然会追忆他们,就像我今天这篇文章在做的一样,但是那个时候的热血、拼命,是永远都回不来了。
感谢科比们,向他们致敬。
文|阿闲:每天都会更新问答,欢迎关注~~~同样是跟腱断裂,为何杜兰特能重回巅峰,而科比却一蹶不振
多方面原因:
1、年龄不同:科比是34岁跟腱断裂,休息不到一年就复出了。
杜兰特是31岁跟腱断裂,休息了一年半左右,你想,杜兰特年轻三岁,休息了有科比一倍的时间,恢复得比科比好很正常。
2、性格不同:科比个性很强,喜欢单打独斗,个人能力也超强,经常能力挽狂澜,后来受了大伤,年龄也大了,休息时间也短,年龄也35了,这样很容易一蹶不振。
杜兰特本身处于巅峰期,年龄也不大,又休息了好久,恢复巅峰很正常。
为什么科比弄伤了姚明,没人骂他
要说到科比在国内的人气,那绝对是除了姚明最高的,他退役过后人气更是反升不降,大家都怀念他的那对比赛的认真态度,还有就是他美如画的进攻技巧,越是在这个浮躁的联盟,越能体现出他的伟大。不过他曾经做了一件事,让姚明球迷记恨到现在,真相到现在还是鲜为人知!
要说科比和姚明的关系其实还不错,姚明第一个全明星赛,由于过于紧张在开赛前就站在球场不知所措,科比还主动过来帮姚明揉肩,让他放轻松一点。之后还传出过他们联手的消息,尽管最后没有组成这一“梦幻阵容”,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关系并不差。
不过让他们两边球迷互掐,还是因为2009年火箭和湖人季后赛系列赛里。科比在一次进攻中,突破了巴蒂尔的防守,直杀篮下准备完成进攻,这个时候姚明即使补过来站位,科比面对即使比高那么的姚明,肯定不会认怂,直接就是准备强攻,很不幸他的膝盖和姚明的右膝撞到了一起,姚明当时就痛苦的倒地,后来被搀扶进了球员通道,在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宣布了“王者归来”,姚明的举动也获得了湖人球迷的鼓掌欢呼,最后在末节独得12分,帮助火箭战胜了湖人,
可是之后传来了噩耗,姚明因为伤势加重,无法继续比赛,只能宣布报销。当时所有的姚明球迷实在太过热血,马上就把责任推到了科比身上,他们认为就是科比把姚明撞伤的,不然那轮季后赛火箭完全有可能挺近西决。科比废姚明这口“黑锅”,科比背到了现在,真相当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一样!
导致姚明报销是因为他左脚出现了骨裂,无法支撑他继续战斗才不得不宣布报销,科比撞的是右膝,而姚明伤的是左脚,根本就没有任何一点关系,当然肯定对姚明有影响,但是绝对不是他报销的原因。姚明也从来没有说过,是科比导致了自己受伤,只不过我们都太爱姚明,太爱火箭,希望他们能够挺近西决,谁料出现一一幕,球迷只能把这个责任推在科比身上!
如果姚明不受伤到底能不能战胜湖人,这个这真的不好说,但是就凭他当时“王者回归”的硬气,就已经证明了姚明了伟大,那些认为姚明没资格进名人堂的人,不知道是抱的什么心态,中国几十年才一遇的篮球天才,被他们“黑”的体无完肤。
姚明和科比这次“误会”,到现在都没有被解开,但是对于他们二位来说都不重要,现在都已经退役,在各自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要是他们有机会见面,肯定会说一句:“嘿,兄弟,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