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徐州3月31日消息 “全国第一个可以规模化生产中高端光刻胶的生产基地就在我们公司。”傅志伟自豪地说。作为在江苏省邳州市第一家落户的高科技“芯片”企业创业者,傅志伟见证了邳州新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遍地开花的“蝶变”之旅。
目前,邳州汇聚了56家高科技“芯片”企业,形成了5条特色产业链条,创造了“9项国内唯一”,开拓出一条具有邳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推动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航拍邳州(央广网发 邳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小县城日益强劲的“芯跳”,吸引了外界无数的目光。2022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榜单公布,邳州获得“中国工业百强县”和“中国创新百强县”两个“百强”称号;2020、2021连续两年获评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邳州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什么?
增补半导体空白 小县城创出“芯”高地
时间回到2010年,傅志伟带着光刻胶单体材料研发成果,从上海回到家乡邳州创业。创业初期,傅志伟的企业主要为其他厂商供给光刻胶用单体等原材料。
“有一次我们几方召开会议,进行关键技术讨论时,对方傲慢地让我们出去休息,我们只好到会议室外候会。”傅志伟说,当时他清醒认识到“核心技术买不来”,并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一定要攻克光刻胶成品生产技术!
2012年,历经数千批次试验,傅志伟的团队最终攻克了金属离子和纯化工艺等关键难题,193纳米光刻胶单体通过机构检测,填补了国内在这一技术领域内的空白。
展开全文
半导体材料科研人员做过滤分离实验(央广网发 张松 摄)
好风凭借力,乘势扬风帆。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傅志伟团队与邳州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专家赵超博士成功“牵手”。
与此同时,在赵超与时任中科院微电所所长叶甜春的建议下,邳州制定了半导体材料和装备产业发展战略,计划以半导体材料作为先期发展重点,后期向半导体设备产业延伸,打造行业有影响力的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特色基地。
随着当地产业“智囊团”的不断壮大,邳州的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东风”。之后,包括国内唯一研发生产磁存储器刻蚀机、薄膜纳米孔径分析仪的企业在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智囊团”的策划下,落地邳州,生根发芽。
经过近十年发展,邳州目前已有56家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企业落户,并形成了光刻、设备、显示、柔性线路板及光电五条特色产业链条,共同打造出邳州产业发展的高科技“芯片”高地。
日前,记者来到邳州经济开发区半导体产业园,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地进行光刻、薄膜、平整化、封装等工艺流程的操作,整个流水线井然有序……一幅幅奋力争先的场景彰显着半导体产业的盎然生机。
半导体材料生产车间工人进行生产巡查(央广网发 张松 摄)
“邳州的半导体产业布局在当时应该算超前的!”邳州经济开发区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产业招商局局长靳春超介绍,2022年邳州半导体产业逆势增长,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9.21亿元,现在已成为邳州6大主导产业之一。
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是邳州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生动写照。2022年11月,一个总投资上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在邳州正式投产,该项目仅用一年就完成了签约、开工、投产全部流程。
这一年,邳州成功签约87个亿元以上项目,有5个省级、21个徐州市级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022年邳州GDP达到1157.16亿元,跃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5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29位。
2023年1月30日,徐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邳州市蝉联综合考核县(市、区)第一名,荣获综合考核突出贡献奖。
延伸产业链条 小小蒜头成就百亿大产业
当汽车驶入邳州境内,公路两边一望无垠的大蒜田便映入眼帘。作为全国三大大蒜主产区之一,邳州有60多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超过13万户蒜农,40多万名大蒜从业者。2019年,邳州市立足大蒜主导产业,以宿羊山镇为核心区创建成国家级邳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技术员刘贤松是邳州宿羊山镇人,5年前他承包了近两百亩地,加入了种蒜“大军”。
“我种植的这个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他说,3年前邳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省农科院、徐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出邳蒜1号等多个大蒜新品种,新品种让亩产增量达到500多斤。
蒜农使用大蒜播种机播种(央广网发 邳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深耕传统大蒜产业,首要是在种子环节取得突破。”宿羊山镇副镇长陈婷介绍,通过大户示范种植推广,目前已基本完成园区内大蒜良种的更新。
“过去全靠人工,近两年来全靠机械。”刘贤松的另一个诀窍就是给大蒜种植插上“科技”的翅膀。他有大蒜播种机、大蒜收获机、大蒜分拣机等多种设备,从耕整地、除草、播种、植保、收获、分拣,实现了大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拿这个大蒜播种机来说,一天能播8到10亩,过去人工播种,一天只能播七八分地。”刘贤松说,机械化种植大大提高了效率。目前,宿羊山镇内种植机械化率已达到95%,大蒜种收机械化不仅促进了大蒜增产,也实现了农民增收。
机械化喷洒农药(央广网发 崔亚 摄)
邳州大蒜能够扬名全国,除了有先进的大蒜种植经验,还因为当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过去贸易流通不发达,大蒜易种难卖。“当时我们带着4个装满饮用水的大号白色塑料桶、一大包干煎饼、干盐豆,奔波了半个月才到买家的地方。”张黎明回忆当年自己贩卖大蒜时的艰辛。
2002年,25岁的张黎明创立了宿羊山镇上第一家食品公司。为了让企业走得更远,2012年他带领企业转型,从大蒜收购、出口,向大蒜的深加工、生物制药等方面发展。如今,张黎明的企业已成为一家集农副产品收储加工、食品研发、复合调味料生产、进出口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集团公司。
【动图】大蒜深加工全自动化生产线(央广网发 张松 制)
目前,邳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仅大蒜产业链条上已汇聚以张黎明公司为代表的大蒜商贸和加工企业约300余家,建成5个集中收购市场,1个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大蒜年交易量达到100万吨。邳州大蒜产业已形成一条集种植、深加工、贸易、研发、市场服务等为一体,一二三产相融通的百亿级完整产业链条。
“一颗颗小小的蒜头能撬动并形成百亿级的农业产业规模,归根到底是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这是邳州大蒜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的经验性做法。”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原总农艺师唐明珍认为。
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 用小网格织密民生大网
“有次晚上9点多钟,家里水管爆裂了,满屋都是水,多亏了张龙及时赶到帮我把问题解决了。”今年77岁的张广友是一名独居老人,回忆起前段时间的事情,他仍感激不已。为此,老人还专门送了张龙一面锦旗。
他所说的张龙是邳州市东湖街道一名安监干事,同时也是一名微网格员。“业主有什么需要,我们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张龙平时会利用8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对辖区内居民进行走访服务。
张龙(左一)在居民家走访(央广网记者 杨梦奎 摄)
“微网格员”是邳州“织密微网格,推动全域社会治理”的一根线、一根丝。目前,邳州设立5262个微网格、平均95.5户一名微网格员,形成了“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工作体系,织就了邳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服务“一张网”。2022年,全市累计有20万余件基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得到及时处置和化解。
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与当地百姓的幸福感息息相关。阳光明媚的下午,邳州市广源新天地小区业主张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看着崭新的家电、锃亮的地板,脸上挂满乔迁新居后的喜悦。而就在一年前,张峰还在为自己的住房闹心。
原来,张峰所居住的小区虽然地处邳州老城区黄金地段,然而十年前主体已封顶的小区,却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成为“烂尾楼”,成了业主心中的“痛”。2019年开始,邳州组建工作专班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在工作专班的集中攻坚下,“烂尾楼”于2021年迎来了新生。张峰和其他业主也于2022年开始,陆续搬进了等待多年的新房。“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多年来的心病。”张峰高兴地说。
“烂尾楼”处置前后对比图(央广网发 张松 制)
除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邳州还实施“积分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基层治理,构建了邳州当地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邳州市岔河镇马庄村党总支书记马永介绍说,自从实施“积分制”以来,当地居民踊跃参与,目前全村已有70%的人参与了进来。
“去年的11月,我的积分是180分,当月全村第一。那个月除了因志愿服务得分不少外,我向村委会提出的修路、打井两条建议,都被采纳了。”马庄村村民谭长军自豪地表示,参与公共事务让自己有“主人翁”的感觉,并表示自己会继续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
岔河镇马庄村积分明细表(央广网发 沈天楠 摄)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邳州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的有力抓手,深化共建共享,发动全体市民共同努力。2020年,邳州以县级市总分全国第6、江苏第1的优异成绩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邳州坚决扛起挑大梁、担重任的历史使命,围绕‘树牢标杆意识,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最新定位加速奔跑,让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邳州大地展现生动图景。”邳州市委书记曹智表示。
运河潮涌,奔流不息。邳州正绷紧弦、拉满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更多精彩。
【百家读城】
运河流日夜 慷慨歌未央
□王鹏
“邳”,寓意疆土广大而美好。相传“车神”奚仲建立国家命名为邳,是其对这片沃土的美好愿景。
运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奚仲造车的工匠精神、程邈制隶的革新精神、关公约三事的忠义精神以及碾庄圩战斗的淮海战役精神、王杰舍身救人的“两不怕”精神、邳州籍残奥冠军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生生不息,穿越时空,滋养着邳州大地,深深融入人民血脉,锻造了邳州人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树立了勇争一流的志气,锤炼了血性担当的骨气,增强了本领过硬的底气。
邳州,是一座色香味俱全的城市。
每到秋季,片片银杏叶,悄然落下,或热烈或诗意,或纯净或浪漫。被誉为银杏之乡的邳州,城里村外,黄叶纷飞,异常美丽。
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更兼城乡融合之美、产业发展之美。
邳州大蒜,驰名全国;邳州炒货,味飘八方;邳州板材,漂洋过海;万亩红枫,灿如朝霞……
邳州,是一座“强富美”并进的城市。
艾山为屏,运河为带,一路生花绽繁华,一路领先一路歌。
谁能想到,一个县级市竟释放出“核聚变”的巨大能量:“中国芯”的邳州担当,5家企业创造了9项国内唯一;江苏唯一的碳基新材料产业园,在邳州不断发展壮大;百亿级长城核心零部件项目,在这里开花结果……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邳州人民秉承“争第一、创唯一”的豪情和壮志,创造多个“第一”“率先”“首批”——苏北县域首家全国文明城市、GDP在苏北县域率先跨上千亿元台阶,全国工业百强县第29位、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年度综合考核徐州市第一名……
邳州,已成为徐州县域经济的“领头雁”、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佼佼者、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河之水千里流波,奔腾不息滚滚向前。邳州正在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打造现代化强市”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大道上阔步前行。
(作者系江苏省邳州市文联副主席)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统筹:陶玉德
记者:杨梦奎 郑楚豫
编审:李红笛 孔明
视频:张松 杨梦奎 沈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