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赏花好时节。第九届扬州甘泉樱花招商经贸文化节正在举行。这场活动为期一个月,不仅吸引众多游客打卡,还首次嵌入项目招商主题,共签下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8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句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多年来,我操心最多的是村民的‘钱袋子’如何鼓起来。”省人大代表、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党委书记周邦杰回忆,当年为了解决农户种田难、农田抛荒严重等问题,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外出招商引资,成功引入特种林加工厂,首批即流转了200亩地种植樱花,吸引了许多城市居民专门驾车前来观赏。
“我看到了樱花产业发展的巨大前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拉长樱花产业链,进一步放大樱花的价值。”在周邦杰推动下,2015年甘泉街道建成3公里长樱花大道,花开似云霞,满树灼灼烂漫,甘泉樱花节一炮而红。现在,长塘村樱花种植总面积达2000多亩,是全省规模最大的樱花种植基地,更是全国最大的樱花、樱叶出口示范基地。该产业直接带动村民就业约120人,樱花和樱叶采摘季节性用工达6000人次,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
“我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潜心扎根基层,深耕樱花种植产业,带领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周邦杰感到,樱花游花期短,为打破项目单一、配套短缺等瓶颈,他正准备和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创办兰花小镇、利用流转边角地种植经济作物并进行深加工,还打算引进专业公司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通过打造更有个性的乡村,做到“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被“周邦杰们”寄予厚望的农业科研院所在忙啥?这些天,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强和同事,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配套生产技术研发及产后加工技术等方面抓紧推进。这里的甘薯学科服务全国甘薯产业和学科发展,小麦、水稻、大豆、花生、大蒜等学科则服务黄淮地区。李强如数家珍报出选育的一批江苏省主推特粮特经专用型甘薯品种、高产抗病中强筋小麦品种、优质食味粳稻品种、高产高蛋白大豆、高产大蒜等品种,一批农业农村部、江苏省主推的病虫害防控、粮食生产技术,以及甘薯脆片、高纤紫薯挂面、甘薯月饼、花青素浓缩口服液等新产品。
“总书记强调,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理解为,我们的产品要更加丰富、供给要更加充足、品质要更加优质、生产效率要更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要更高。”李强表示,实现这些目标,种子是基础,只有培优育强“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他表示,将围绕选育更加优质、抗病、高产的新品种,研发更多绿色高效的新技术,开发更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把农业科技工作做强做优,实现产品优质、营养健康、产业链长、效益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致富。
以“中国荷藕之乡”闻名的宝应县,近年来把荷藕作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围绕提升荷藕产业质效,当地也加强了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我县荷藕优良品种‘大紫红’面临退化,我们通过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荷藕莲籽播种技术、荷藕脱毒培养等试验。”宝应县人大代表、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管委会副主任徐桂红告诉记者,他们还利用这一契机,加大品种选育力度,加强莲藕生产基地水环境监测管理,广泛推广应用莲藕缓释专用肥,全面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有此基础后,又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广藕田生态复合套养、机械采收等技术和模式,提高荷藕种植效益。
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就需要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宝应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去年成为全国唯一以荷藕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正在加快构建种植、加工、流通、观光、科研、文化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徐桂红介绍,他们正围绕推进荷藕产业集群集聚,依托湖南农大刘仲华院士领衔的功能性食品研究院,重点破解荷藕功能性食品和休闲食品等技术难题,同时正盘活存量土地,加快荷藕加工核心区建设,招引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入驻,扶持运行质态好、发展前景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拟新培育荷藕龙头企业3家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这些年,从“薄弱村”变为“进步村”的张家港市善港村,响应东西部协作、江苏“南北挂钩”等号召,2012年以来与全国五省七村结对帮扶,送理念、扶技术、育人才,“飞地模式”建成苹果、红枣、辣椒、茶叶、养殖等10余个产业基地,帮助七村率先踏上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
为更好分享经验,善港村还创办了全国闻名的“农村学堂”——苏州村政学院(善港培训中心)。“以‘农字头’为底色,以打造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基层党建带头人的‘双带培训’品牌为目标。”省人大代表、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党委书记葛剑锋介绍,这里已面向西藏、青海、贵州等全国16个省(区、市),培训各类农民和农业干部2.6万余名,学员创业成功率达83.5%。
这些天,中心新基地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半年后竣工。葛剑锋告诉记者,建成后中心可同时开设10个班、容纳1000人,全年可培训5万人,将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