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脏 小儿 2151

小儿の肾脏 字2151 图10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5 14:21:03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儿の肾脏

新生儿(0-1个月)

婴儿(0-1岁)

儿童(2-11岁)

青少年(12-17岁)

成年(18岁)

一、新生儿和婴儿的肾脏

新生儿和婴儿的肾脏与年长儿童和成人的肾脏不同,有三个独特的特征:

(1)首先,足月新生儿的肾皮质回声增强,通常等于或略高于肝或脾回声,而年长儿童和成人的肾皮质回声则低于肝或脾回声。在新生儿肾脏中,肾小球约占肾皮质体积的20%,而在成人中则仅占肾皮质体积的9%,更多的肾小球可产生更多的声学界面,这被认为是新生儿肾皮质回声增强的原因。当婴儿周岁时,他的肾皮质回声通常比肝或脾回声要低,倘若婴儿早产,他的肾皮质回声与肝脏相比可呈中-高回声。实际上,越早产的婴儿,他的肾皮质回声越可能增强。

(2)婴儿肾脏和成人肾脏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肾髓质锥体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且非常显著,轮廓清晰。这被认为与新生儿的肾髓质体积较大而皮质体积较小有关(与年长儿童和成人相比)。当婴儿周岁时,他的肾髓质椎体则不再如此显著。

(3)新生儿和年幼婴儿肾脏的第三个独特特征,是其肾窦回声不如年长青少年和成人那般高,这是由于新生儿和年幼婴儿肾窦中缺乏脂肪所致。肾窦回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

新生儿和婴儿的肾盂内径通常≤10mm,且与肾盏扩张无关。当内径大于10mm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尿路梗阻。肾门部血管显著时可形似肾盂扩张,我们应利用CDFI仔细甄别,避免错判误判。

二、儿童和青少年的肾脏

肾皮质在小儿出生后1年内回声逐步增高,逐步接近邻近的肝或脾回声,回声逐渐减低,直至成年;儿童和青少年的肾髓质椎体和肾皮质间的回声差异逐渐变小,但仍低于肾皮质。在小儿出生后前十年的后半段,肾窦开始出现中央高回声区。肾盂可随着患儿体位的改变而出现生理性的增宽,即便仰卧位时无明显增宽,俯卧位时也可有增宽。这种增宽可能与俯卧位时尿液从正常大小的肾盏流入肾盂有关。同样,在正常情况下儿童和青少年的肾盂宽度也应≤10mm。

展开全文

图1:肾脏的大体解剖

图2:新生儿肾脏。肾皮质(箭头)回声与相邻的肝脏(L)回声相当,呈等回声。肾椎体(P)显著。集合系统(S)略增宽。

图3:早产儿肾脏。肾皮质回声高于相邻的肝脏(L)回声,呈高回声。肾椎体也非常显著,如箭头所示。

图4:年长儿童的肾脏。肾皮质(箭头)回声低于相邻的肝脏(L)回声,呈偏低回声。几乎区分不开肾锥体。肾窦(空心箭头)回声开始增强。

三、小儿肾脏血管的解剖和超声

肾动脉主干起自腹主动脉外侧,紧邻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的远端,走行于肾静脉的后方,肾动脉到达肾门后,分成多支供应肾髓质和肾皮质的分支。这些肾内分支包括位于肾门内的(1)肾段动脉;(2)叶间动脉,沿着肾锥体的两侧走行;(3)弓形动脉,绕皮髓质交界处走行,将肾锥体的基底部与皮质分开;以及放射入肾皮质并朝肾被膜延伸的小叶间动脉。

肾静脉位于肾动脉的前方,并汇入下腔静脉。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前穿行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而右肾静脉较左肾静脉短,从肾门直接走行至下腔静脉。在肾内,静脉循环与动脉循环通常相伴行。

在频谱多普勒上,肾动脉主干呈低阻波形,并表现出(1)收缩期快速上升、陡直的收缩峰以及(2)舒张期连续存在的、高于基线、逐渐下降的正向血流。肾动脉主干的收缩期最大流速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变化。新生儿肾动脉主干的收缩期峰值流速约为30-52cm/s,年长儿童则可达100-110cm/s,随着肾动脉逐渐分支进入肾实质,血流速度也逐渐降低。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的血流频谱可类似肾动脉主干,但收缩期峰值流速则低于后者。

收缩期加速时间(AT)是指从收缩期开始到第一个或收缩期早期峰值(ESP)的时间,通常≤0.07s,即70ms。在小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阻力指数(RI)是不同的。早产儿的RI可高达0.90,四个月以内的婴儿,RI也可高达0.85(范围0.56-0.85)。相对较高的RI归因于婴儿较年长儿童和成人肾小球滤过率较低(生理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RI逐渐降低,周岁时RI一般小于0.70(范围0.50-0.67)。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狭窄、肾实质性或血管性疾病、肾积水、肾被膜下或肾周大量积液等,均可导致肾内RI升高。在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下,患儿肾动脉舒张期血流减少甚至反向,当动脉导管关闭后,患儿舒张期血流可恢复。肾静脉在整个心动周期均有连续的血流信号,血流方向与肾动脉相反,静脉频谱波形可表现出与心脏和呼吸运动相关的波动。

图5:肾内血管的示意图

图6-7:使用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显示肾内血流情况。白色箭头所示为肾段动脉,空心箭头所示为叶间动脉,走行于肾锥体的两侧,三角形所示为弓形动脉,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宛若肾锥体与肾皮质的分界线。

图8:肾动脉的频谱多普勒表现。

图9:肾静脉的频谱多普勒表现,如箭头所示,表现为连续的、有波动的静脉血流频谱。

四、小儿输尿管

输尿管走行于髂总动脉或髂外动脉的前方并进入膀胱壁,在膀胱壁内斜行,最终开口于膀胱三角区的两翼。正常的输尿管远端开口较难识别,当动态观察到输尿管蠕动波或排尿时的输尿管喷流,则就比较容易识别。排尿时输尿管喷流表现为从两侧输尿管口向前内侧间断喷射的尿流,在CDFI上通常呈红色,通常双侧对称,喷射持续时间一般为0.4-7.5s,并随患儿水摄入量多少而变化。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膀胱和输尿管内的尿液存在密度差,才使超声可观察到输尿管喷流现象。

动图10:输尿管喷流现象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