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里奥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朔州监管分局开出罚单,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朔州市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互联网贷款部分资金违规流入限制性领域,要求中国银行朔州市分行责令改正,并罚款30万元,对相关人员予以警告。
202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过渡期到今年6月30日。
其中《通知》第四条,明确了对贷款资金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应当自主完整保留贷款资金发放、本息回收等账户流水信息,主动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贷款用途进行监测,确保贷款资金安全,防范合作机构截留、汇集、挪用。
以往互联网贷款罚单,大多都是地方法人银行,违规事实也都是异地放款、联合贷出资比例等问题,此次中国银行朔州市分行还是首次因互联网贷款流向问题被罚,国有大行也难逃幸免,可见监管已经加强了对互联网贷款各方面的监管。
多张罚单直指互联网贷款
展开全文
从2020-2022年,在监管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发展平稳,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和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部分机构依然问题比较突出。
「消费金融频道」发现从2022年底以来,关于互联网贷款的罚单密集出现,并且涉及多个方面。
2022年12月12日,宁波通商银行因信用风险管理不到位、授信“三查”不尽职、互联网贷款异地客户识别机制不完善、数据治理存在欠缺等10项违规。合计罚款人民币360万元。
同月,昆仑银行被罚265万,并责令对其他相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违规事实包括内部控制不到位导致发生操作风险事件;薪酬管理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互联网贷款管理不到位;信贷资产质押权未落实到位;非现场统计数据差错;监管要求落实不力。
2023年1月底,烟台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5万元。
密集互联网贷款罚单为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敲响警钟,存量整改的同时,新增也必须审慎合规。
互联网贷款新规过渡期不足4个月
为了应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野蛮扩张”,银保监会3年内相继颁布了3部相关法规。
3部法规的实施,对城商行等地方法人银行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其中核心要点就是:严控跨地经营。
对于曾经过度依赖互联网贷款的中小银行,在异地展业限制情况下,将难以再依靠互联网贷款业务实现跨地域贷款业务扩张,有的银行个贷增量几乎腰斩;而随着互联网贷款规模的压降,不良率的也随之得以凸显;有的银行甚至顶风开展异地贷款也吃到大额罚单。
对于这些城商行、地方法人银行来说,要么申请消金牌照开展全国业务,要么将业务收回到自己所在的经营区域,没有其他选择。
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早已布局自己的消金公司,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也通过收购获得消金牌照。像兰州银行、富滇银行、福建海峡银行也都公开宣布要申请消金牌照来拓展自己全国业务。
最后,对于银行存量互联网贷款业务过渡期只剩不到4个月,留给银行们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