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设计师 夫妻 之家

北京90后设计师夫妻的独栋之家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5 12:17:02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90后建筑师王左千在北京长大,

后来旅英8年,又到南非生活。

2020年,他和太太回北京定居,

把新家安在五环附近,350㎡两层楼,

用2年时间一点点改造。

改造后的家

200多棵黄杨围绕着小楼,

展开全文

院子里的花交错盛开,直至雪前。

想随时看到最美的景色,

就打掉靠花园一侧的墙。

不喜欢过度装饰,

家里最多的是世界各地淘来的大师手稿、

设计师家具和老物件。

王左千说,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

也可以住得和自然亲近有度,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角落,

去感受四季的流转、世界的变化。

撰文:邹雯敏 徐莹

责编:陈子文

王左千和太太何丹

王左千自小在北京大院生活,喜欢胡同,也爱看高楼大厦,18岁时,便决定念建筑专业,大学到了英国留学。2015年,他在伦敦遇见了学服装设计的太太何丹。何丹是南非华裔,祖籍福建,早在童年就移居南非。

硕士毕业后,夫妻俩到南非生活。王左千在开普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但最让他震撼且沉浸的,还是非洲大陆原始狂野的力量,他说:“那儿的城市化程度不高,我们住的地方被大海和大片森林包围。何丹小时候的学校也在山上,人家上体育课要跑山,沿着山啊海啊,不穿鞋子放开了跑。”

“人一旦真的和自然亲近过,就忘不掉那种状态了。”

房子外立面

院子里的山楂树

2020年,王左千与何丹选择回北京定居。王左千希望,在北京这样“大杂烩”一般的城市里,造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地方,少考虑复杂的设计手法,也不必伤筋动骨地大拆大建,简简单单,自自然然。

他们的新家在五环附近的僻静之地,两层独栋小楼一共350㎡,室内200㎡,院子150㎡,遥远非洲也浸润着这个家。

外立面被涂刷成低调的白色。

一层

进门后,一层主要是打通的公共区域,包括客厅、餐厅、厨房。另有一间客房。

“假山”镜子

玄关的那块异形镜子由王左千仿照假山的形态设计,他说:“北京的园林、公园里多假山,有些奇特的造型真是可遇不可求,我就自由发挥,在家造一座小假山。”

沙发可灵活拆分、组合

客厅也简洁,用可拆解、组合的橘色沙发“提亮”。

为了搭配圆弧状的茶几,地毯专门设计成蛋形。地毯的绒毛,长短不同,外翻角度也不同,在阳光下细看,甚至有些“树影”婆娑的感觉,呼应院子里的植物。

背板正面为陶瓷版画——1971年版达利《基督教骑士》,背面是赵无极签名电报

沙发后的柜体,由黑色木头定制,内嵌一小块可以翻转的背板。正面挂着陶瓷板画——1971年版达利《基督教骑士》,背面是赵无极签名的电报。

背板旋转时,还能隐约看到一墙之隔的客卧。

往里走,餐桌附近的彩绘冰箱柜也由王左千设计,但彩绘纹样来自艺术家作品。柜子上方挂有众多建筑师手稿,是夫妻俩从世界各地淘来的。

楼梯立在公共区域的中间,王左千拆掉了原有的老式扶手,只留下混凝土结构,用老木头包边,再砌两堵低矮白墙做护栏,所以能看到旧楼梯的部分轮廓,也凸显了木头的质感。

非洲部落面具

楼梯上挂着两张100多年前的非洲部落面具:上方是先人面具,这个部落的成人礼是野外生存挑战,若成功通过,就会被赐予;下方是法师面具,村里有威望的巫师才能佩戴。

书房

沿着楼梯上2层,转角处是开放式书房。大面积的全景窗,几乎让室内面向花园的界限消失了,风景完整地渗入。书桌上排列着他曾经的项目——苏州御窑金砖厂的规划模型。

主卧

主卧很静,王左千拆掉原本密闭的阳台,用他的话说就是“拆了个洞”,墙壁充分留白后,就像北京四合院里的“照壁”:“阳光打在照壁后,会反射进房间里,以这种形式起辅助照明作用。我们的房间同理,白天光线柔和,人待着很舒服。”

夫妻俩入住了2年,一边生活一边修缮,“不用一次填满吧,生活是流动的,我依旧觉得这个家尚未’竣工’。”

早在15年前,王左千父母就买下了这处房子,那时,附近还有大片的农田。

现在,田野已经变成街道和房屋,但屋外的200多棵黄杨树还在,它们身姿细长,正好是院落的天然屏障。“黄杨树是北方的典型植物,我的院子被它们围起来,冬天扛风,院里的植物更能保持常绿。”

何丹对花花草草也有“直觉”。“我们去长城、野外甚至路边,她叫不出植物的名字,但可以大致判别种类。她没有学过园艺、种植,但常常知道这东西怎么弄、适应怎样的气候,可能小时候整天和自然相处,发展出一种直觉,”王左千说,“我和她去非洲生活2年以后,回来也提出,要不我们种更多花草。”

家中的所有窗户都是全景窗

为了离植物更近一些,他打掉了一层靠花园一侧的墙,安装大幅落地玻璃。

“最开始,我对自己的家没概念,但不喜欢过度装饰,只问自己的需求,想随时看到最美的景色,好,就把墙打掉。”阳光几乎毫无障碍地洒入屋内,用王左千的话说:“走路时连脚步和呼吸都慢了几分。”

墨西哥鼠尾草

灯芯草

窗外的玉兰树

院子里种了银杏、刺梨、龙柏、灯芯草、墨西哥鼠尾草……沿着房前的曲折小径分布,被黄杨树“保护”着。

夫妻俩还选了一些耐寒的植物,到十一、十二月,院子里还有花在开,一年四季都有景色观赏。交替开花的园子像调色盘,何丹在北京知道了什么是“四季变换”,这是在南非鲜有的体会。

有些植物,最初是夫妻俩从野外、路边捡的,或是花市里别人不要的残次品,移栽之后,9成能活下来,再经过一年的养护,长势更喜人。

“家里的两只小狗,一只刚来时奄奄一息,是何丹在福建老家的垃圾桶旁捡回来的,另一只是买的时候被骗了,我们担心它被退还后不受待见,就留下来了。现在都很好,花也好、小动物也好,顽强的生命力最感染人。”

每天去工作室上班前,王左千都要照看一会植物,并在花园里坐一坐、吃早餐。

“过去读史铁生,他说,他的世界很小,只有地坛和家,规律度日,但世界像个卷轴一般,在他的想象里展开,”王左千说,“可能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角落,即便每天的生活就这么来来回回,也能感受到四季的流转、外面的变化,对我们来说,这个家、这个院子就是那样的角落。”

建筑师隈研吾的限量版手稿

当王左千整理家中的建筑师手稿时,世界的确如卷轴一般展开了。聊起自己收藏的手稿和家具,他笑说:“也许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贵藏品,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我每天跟它们相处很快乐,仿佛跟艺术家们一起共事。”

建筑师大卫·阿贾耶的手稿

入户镜子映衬的是建筑师大卫·阿贾耶的手稿,所画建筑是他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设计的“三教神庙”,清真寺、犹太和基督教三合一,体现了不同信仰的大融合。

左为勒·柯布西耶的手稿

左下为达利版画作品

右上为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签名手稿

另一面白墙上有勒·柯布西耶、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等建筑大师的手稿。其中,柯布西耶所画的,是他送给印度昌迪加尔城的标志性建筑“张开的手”,意味着独立后的印度以开放姿态与未来握手。

阿尔瓦罗·西扎的画作

上到二层,首先看到的是当代艺术家张季的作品

两幅画作是当代艺术家张广宇作品

他最宝贝的,还是放在卧室的阿尔瓦罗·西扎画作。西扎是199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1998年坐在海边亲手画了这幅Family,于2020年被王左千在慈善拍卖会上拍下后,从波尔图的办公室寄出。

Moroso手工编织椅

红蓝椅来自荷兰设计师赫里特·里特费尔德

至于收藏的数十件家具,从大师级中古家具到捡来的民间老物件,都有。花园户外椅是Moroso的手工编织椅。“它的造型像灯笼草,很有自然感。”

Fritz Hansen 50周年纪念版

餐厅6张椅子是90年代的Fritz Hansen中古椅,书房窗边带有“翅膀”的是50周年纪念版。王左千兴奋表示:“预订一年后才收到,手工制作周期很长。”

19世纪的德国小提琴

摆件也淘自全世界各地,客厅的花瓶是日本明治时代烧制,后被英国人带到南非。还有源于19世纪的德国小提琴,是王左千从伦敦搬回北京的收藏品。

泉州传统建筑屋檐上的旧雕塑

花园里的喷水神兽则是在泉州民国老宅的废墟中拾得,图腾在闽南地区有镇宅寓意。有时比起全新的贵价材料,王左千更喜欢“破旧感”,有瑕疵也不会轻易修复:“这些老物件承载了生活记忆,跟我的经历紧密相连。”

苏州御窑金砖厂规划模型

花园的部分铺地材料,来自于王左千在苏州做御窑金砖厂项目时烧废的砖碎片,既方便做研究,也能废物利用,春夏时他看着小草从缝隙中探出头,深为感慨。

他现在的不少设计项目,都关于“旧物的再利用”。形成这个设计方向,也离不开建筑大师彼得·库克对他的影响。

彼得·库克手稿

彼得·库克的工作室曾招募3个人做研究学习,收到王左千的作品集后,彼得·库克回复邮件:挺有趣,你来吧。“有次他和我讲:你整个人都散发’中产’的气质,做的设计也有点那个意思,要再多一点变化,视野别局限在建筑上。”

“他工作方式比较老派,坚持画手稿,教我们学会观察,一个字儿:Look。”

王左千在南非工作调研、在南非棚户区走访

在库克的建议下,他尝试跳出原有的调子,去和形形色色、不同圈子的人打交道,“现在我做项目,一定跑到大街小巷,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王左千参与设计的南非COVID-19临时口罩厂

2020年,非洲疫情爆发,正在南非的王左千主动帮助设计当地的临时口罩加工厂:“南非一位华侨想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需要找地方加工和安置口罩。我们将一个厂房进行快速改造,当时国际运输停了,买不到材料,我们就一家家地问——谁有多余的窗户、管道、外立面,靠大众力量把建材拼凑起来。这个工厂无关乎审美,但很有建筑精神。它建成后生产的的第一批10万只口罩,被作为抗疫物资,捐赠给了当地居民。”

建好工厂后,他突然很想回国发展,希望把想法挥洒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

改造始建于1953年的北京大院老公寓

2021年,在对北京一户50年代集体公寓做改造时,有关部门觉得拆了更合适,但王左千提议进行改造试点,并在小小的公寓中打破原有格局,重新嵌入带有功能的“小盒子”,改造成符合年轻人审美和生活习惯的新家。

“房子的生命远不止建完那一刻,在于之后的生命力。重新让旧物焕发生命,是自己作为一名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图片由ROOI诺亿设计研发提供, 摄影:金伟琦 、肖石明、孙潇、张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