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2月2日电 题:“兔子村”的兔年愿景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这个春节,微信上好多人给我发‘祝兔子村兔年大展宏图’,还有人直接祝我们村‘本命年’快乐。”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肖家庄镇小高村党支部书记高化金说,“你还别说,今年我们村确实打算再上一个台阶。”
高化金今年62岁,他见证了这个300人的村子如何因“兔”而兴。7年前,小高村有一半的人还是贫困户,2016年,茌平区财政局帮包小高村,邀请“养兔能人”韩守岭到村里建企业养兔子,企业以每亩1千多元的价格流转了村里40多亩土地,建起年产80万只商品兔的标准化肉兔养殖场。
“当时,贫困户可以通过‘富民农户贷’贷款5万元入股企业,每人每年可分红3000元。”韩守岭说。
工人在标准化肉兔养殖场内检查兔子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镇政府还帮贫困户在家里盖兔舍,由企业提供技术、种兔、饲料,贫困户负责代养,养好后企业再花钱回收兔子。高化金说:“养兔投入少、成活率高,不用费太多体力,村民的接受度高。”
村民韩秀军就是一名“兔管家”。韩秀军肢体二级残疾,过去她只能在家里做手工零活,一天挣10元钱。如今,她一年能养七八窝兔子,净赚万余元。
养兔的成功为她带来了生活的信心。韩秀军成立了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将村民们种的大枣、蔬菜,以及手工制作的兔毛笔等销往全国各地。“每天都有事干,忙起来心里踏实。”她说。
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兔产业带动了附近百余名村民增收致富。“干得好的一年挣了20万元呢。”高化金说。2017年,小高村摘下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为了把产业链拉得更长,小高村尝试发展“畜牧+旅游”新业态。2018年,村口建起了中国兔文化博览馆,这是一座兔形建筑,外墙雪白,位于高处的圆形窗户有一圈红色外沿,好似兔子眼睛,建筑最上方还有两只总重达25吨的“长耳朵”。
展开全文
小高村的中国兔文化博览馆。(受访者供图)
“小朋友们,我们的养殖区内饲养着100多种宠物兔,这个是凤眼海棠兔,平均体重1公斤……”博览馆里,讲解员李妍正在接待当天的第二批研学游客。李妍介绍,博览馆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设有兔子赛道、兔形迷宫等互动体验项目,其中拔草喂兔子活动最受欢迎。
2022年,博览馆成为聊城市科普教育基地,承接游客5万余人,小高村村集体收入增加30多万元。
外地牌照车多了起来,小高村的发展目标也高了。高化金说:“接下来我们准备发展农家乐、采摘园,还有即食兔产品,‘兔子村’今年肯定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