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姑苏问某个开发商朋友,对方坦言,售楼处还有大量的存货,之前虽然没有普降,但特价房降到连置业顾问都不敢相信的程度了。可是在去年下半年,最惨的时候,就算再便宜,再逼销售员,一个月就卖个位数。售楼处的销售员,没有收入,穷得,快连自己的房贷都还不上了,“崩盘”的气息笼罩在这帮年轻的销售员头上。可是,上个周末,两天,卖了过去1个月还多的量。一些年轻的销售员开始几个人商量着,凑钱合买一套自己项目的特价房。人是会被气氛所感染的。人就是从众的,大部分人有思考能力,但是大部分人不具备知行合一的能力。千年的儒家文化,导致了群体特征就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良禽择木而栖”,孔子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都是典型的重私利而轻社会。所以,我们这几天看英国,法国的集体大罢工,反而觉得很不习惯。心想着,一个做老师的去参加罢工,万一回来学校给你穿小鞋呢?我们骨子里,习惯了在有损个人利益的时候,缩在后面;但是,一旦看有利可图的路数后,必定一拥而上,互相拆台。回到楼市上,也是如此。经常说,楼市不振,可能2-3年,但是楼市反弹可能只需要3-6个月。源动力,就是来自私利。以二手房个体为例,见利,个体立马起意。仅仅一个周末,已经有二手房房东闻风而动,上调挂牌价了。情绪是会传染的,而且二手房市场,并不需要全部房源调整价格,只需要个别房源调整,就会影响情绪。
核心的问题是,现在是上调房价的好时机嘛?第一,中介不会配合那些真上调房价的房东。理由很简单,他们饿了那么久,需要开单,现在让中介去卖涨价的房子,显然有难度。但,中介需要的是,有人”听“他们的话,上调房价。利用这些涨价的房源,去挤压犹豫的客户。所以,这些涨价的房东,短期内是被”牺牲“掉的价格杠杆。第二,在这个时候,依旧是客少房多。等待失去的是边际成本不可控。卖任何商品都是需要挤压的,挤压的方式,要么是利用看房人多互相挤压供不应求的心理;要么是价格挤压,最具有性价比之一的房子,制造稀缺。最终,核心还是人为制造需求。可是,万一现在看来有价格性价比,再过2个月,又不具有了呢?出货的窗口可能转瞬即逝。悲观者正确,但真想买房的人才会出手举个例子,但凡一条在抖音上制造楼市回暖的视频,评论区一定是看空的多。原因是什么?一个不是拿着钱,真想买房的人,是不会焦虑自己是否会踏空周期的。再说白了一点,一个不抽烟的人,发现原来4-5块的大前门涨到了10块,他肯定无所谓啊。买得起房子的人,和想买房子的人,受到楼市的挤压感是不同的。所以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一旦楼市真的有回暖的一丢丢苗头,售楼处真的会挤满人。因为售楼处里的房子,售楼处里的氛围,比一个孤零零的二手房营造的卖压更加强大。但是,也有例外的,很多开发商营销操盘手都是菜鸟,往往要等行情都起来很久,才能跟着后面喝汤。这和房子好坏无关。真买房人,如果评估是否要出手?第一点,非常重要,记住了。等待,不是为了抄底,而是囊中羞涩。很多买房人理解错误了,等周期不是因为楼市会崩盘,是你自己穷!能省一点是一点。哪怕省不了房价,由一个买期房到买现房,省点租金也是实惠的。不要本末倒置,娃都要出生了,还在那纠结要不要买房。第二点,楼市有周期,但是局部楼市一定会起来的,楼市不起,政策不止。楼市一定会走出低谷的,这个是姑苏反复说了无数次的。无非是,普通人不具备海投的能力,在看不清城市,看不清板块,看不清项目的时候,努力选择在U型趋势的右侧,那样选择会更加清晰。不然,买错房,会害了家庭。现在楼市的容错率太低了。不要幻想,楼市一直会横盘,自己对楼市漠不关心。如果这个周末的势头,能延续1个月以上,到了3月份,还是如此,建议有些人不要等了,你赌不起。第三点,当某些新旧交接后,像苏州这样的城市,一下子全市放开限购的话。政局稳,政策松,赶紧去把自己看中的房子定了吧。超量的闲置资金将会重新杀进楼市,加上目前官方存量才5.5万套,实际可能只有4.5万套。考虑到以往行情,一个月卖7-8000套,只有半年的存量周期的话,那时不是什么哄骗式房子会收回优惠,而是真涨价。最后,那些要卖房置换的,不趁这个小窗口卖房,等啥呢?不知道咋想的。楼市反弹,真的就在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