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马上就到了,各地民俗活动正在热烈上演。今年感觉厦门的民俗活动较少,往年都有的游神、青礁慈济宫乞龟等,今年都没有举办,倒是被周边的漳州、泉州、安溪、莆田等地的活动一再刷屏。大街小巷的红灯笼倒是显得喜气洋洋。
近日去海沧办事,路过海沧市民广场,这个城市里的大公园真的很舒服。大片的绿地,新年竟然还添上了小兔子的景观,还打造了嫦娥奔月的场景,很适合打卡拍照哦!
有一块健身区域,踩单车、健步走等运动设施还不少,可以说是附近居民很好的锻炼场所了。
展开全文
大广场上不定时有各种展览,目前展出的是“2023海峡两岸百名书法家书春送福”,一幅幅喜庆的对联排列在两侧。
广场的另一侧还有儿童乐园,滑滑梯可是小孩子的最爱。
被一阵唱腔所吸引,儿童乐园边上还有个大舞台,此时正在上演高甲戏。真的是好多年不曾听到这一民粹了,还记得小时候经常乡间或者庙里的戏台都会有高甲戏的巡演。
正在上演的剧目是很经典的《陈三五娘》。高甲戏,发源于明末清初的福建泉州府。它是闽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传播区域最广、戏迷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该剧种自街头乡野而来,口传心授至今,其草根特性注定了它是属于人民的艺术,它所承载的闽南文化是地域人文的集大成,所展现出来的风格样式是闽南人的性格表征。2006年5月,高甲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甲戏剧目的故事素材,有从传奇而来,有从民间故事而来,也有诸多古典小说演绎。
在闽南地区有着这样的一首民谣:“东畔出有许孟姜,西畔出有苏大娘,北畔出有英台共山伯,南畔出有陈三和五娘。”剧种数百年,剧目浩瀚如海,偏偏就《陈三五娘》如星辰灿烂。《陈三五娘》立于中国的古典传奇爱情故事之列,有闽侨的地方也都喜欢《陈三五娘》。虽然高甲戏如今受众不多,但现场底下的椅子也都坐满了。大人小孩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文艺惠民演出也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些喜气。那么元宵佳节马上到了,各地都有什么民俗,也欢迎大家来说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