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历史上有个感人的孝道故事,你听说过吗
在皖南广德市杨滩镇有个古老的村落——琳塘村,村子座东面西,村后是一片丘陵岗地,在这个小山村的陈氏家族上曾经出现兄弟两个“大人物”:陈惇、陈锡。
陈惇,乾隆庚申(公元1740年)举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赴闽南任职,先后在滨海、宁化、福宁、漳浦、泉州等地任少卿、判官、县守。其人为官,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其人为事,乐善好施,有口皆碑;其人为孝,惮虑远行,兄弟连根。“奔母丧,哀毁骨立。闻弟锡讣,一恸成疾。又好施予,族邻咸感其惠焉!”
陈锡,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那个年代考个进士可谓难于上天,清时是三年考一次,全国每次中进士不到300人,陈锡是年殿试总中213人,其名列第96名。官至清代工部营缮司主事,遗有《桐溪诗稿》1册。
忆昔髫龄发垂肩,牵衣索果亲膝边。由于幼年丧父,陈惇、陈锡兄弟对于母亲的孝道远远超乎其他人,这种大孝同样体现在陈锡身上。当长兄陈惇远在南国,家中老母无人照料时,已为京官工部营缮司主事的陈锡依然辞官,回到家乡年迈的母亲的身边,悉心照料,寸步不离,专门伺候,期间,为了让病榻上的老母亲开心,陈锡直到老母亲染病不治而去,“以母老乞归,色养备至”。遗憾的是陈锡再也没有回到原任岗位上去。
地老天荒有尽时,此情此痛终无已。陈惇远离家乡效命,时常想念家中的寡母,曾亲手写下《反哺辞》十二章,以示孝心。当远在千里的母亲逝世的噩耗传来时,竟悲恸万分,不能自已。
男儿果善养亲志,何必高车驷马驾。在古代陈惇、陈锡兄弟双双金榜题名、效命朝廷更是难能可贵、凤毛麟角了。这也足以证明琳塘一带乡风、民风之淳朴和陈氏家风的严谨,不然的话,单凭陈氏兄弟的才学品行,没有良好的教育也是难以跳出农门、飞黄腾达的。陈锡“弃官孝母”,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忠孝不能两全情况下,陈锡断然选择了“尽孝”,虽空嗟千古,但对于他却无抱憾终身;陈惇心存孝道,为国而选择了“尽忠”,虽难能可贵,但对于他来说也是无奈之举。
人生到此复何求,惟有相随地下游。陈锡、陈惇墓地位于杨滩镇花里埠大冲里附近的岗峦上,占地约800平方米。为清代中期墓葬。墓前各立两对拴马石,高60厘米。两墓已坍塌。封土流失,四周荆棘丛生。
如今,杨滩镇燎琳村(梧溪村与琳塘村合并而成)正在积极打造省级美丽乡村,拟以陈惇、陈锡的孝道为主题,建立惇锡廊亭,以丰富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当前广德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温陈氏兄弟孝敬老母亲的故事,发扬我市优良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徐厚冰)
【延伸阅读】
陈锡,字箐莪,号桐溪。乾隆丙戍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六岁丧父,哀痛如成人,比长,好读书,得官,以母老乞归,色养备至。母偶有怒,锡辄牵衣索果为小儿状,母为开颜。其至性有过人者,未几以疾卒。生平喜游,所至题咏,说者谓有建安风骨,其友濮阳模为其辑遗稿,名《桐溪集》。”
陈惇,字九叙,号厚堂,乾隆庚申举人,丙戍挑发闽省。闽滨海阻山,夙号奸薮,初令古田,调宁化,地接清流之董家岭,积匪之窟穴也,扰害七邑,惇至,悉擒置之法。邑多虎患,祷于神作檄驱之,虎远去。擢判福宁,署漳浦县,有孙、蔡两巨滑素豪横,孙爪牙尤众,前令不能捕,惇计获殊之,蔡亦问戌,邑赖以宁。乙巳以本缺裁,移驻泉州蚶江,会大军进剿台匪,兵弁、军装、粮饷率由蚶江渡台。然系新立,航舶甚少,惇经理一年,济运无缺,及凯旋,署兴化郡,仍摄篆兴粮蚶江,竟以积劳卒。其赴闽也,以母裘惮远行,弗克迎养,作《反哺辞》十二章。
参考资料:一、陈晓明《琳塘考古之二》,致谢||二、《广德州志》
本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立删(图片于正文无关)。
还记得二十四孝的故事吗
第一部分(何时定型)
儒家十分强调孝道,认为孝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孝与忠又是相互联系的,由孝推及于忠,有利于封建宗法统治,所以历代王朝也以各种形式提倡孝道。
由于儒家的宣扬和历代统治者的表彰,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以孝闻名的典型故事,后来,元朝的郭氏对这些著名的孝子的故事进行收集,成册,合为“二十四孝”,他还在每一个故事后都写了一首诗加以赞扬。
因为这些故事切近社会民众,通俗易懂,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二部分(故事内容)
“二十四孝”是二十四个孝道的典型故事。这些故事分别是:
(1)孝感动天。上古时的虞舜在父母和弟弟都有怪脾气的情况下,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感动了上天。他在历山耕地时,象来帮忙,鸟来协助,帝尧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而且把帝位让给了他。
(2)戏彩娱亲。周代的老莱子为了使双亲高兴,70岁时还不说老,经常穿上幼儿穿的花绿衣服,装着婴儿的样子在父母身边嬉戏。一次端水上堂,假装跌倒,还学起婴儿啼哭。
(3)鹿乳奉亲。周代的剡子,父母年老,双眼都有疾病,想吃鹿乳。剡子便穿上鹿皮,进入深山,混入鹿群,取鹿乳给父母吃。猎人看见要射箭,剡子急忙脱下鹿皮,说明情况,才得以幸免。
(4)为亲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家贫,常以野菜充饥,为了亲人吃好,常到百里以外去背米。亲人死后,子路在楚国做官,随从的车有百辆,仓库里粮食堆积很多,坐在多重的茵席上,排一排鼎吃饭。但他很感慨,以为自己再想吃野菜,为亲人背米,都做不到了。
(5)啮指心痛。孔子的弟子曾参特别孝敬母亲。一次,他去山中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手忙脚乱,而曾参迟迟不归。母亲便咬破手指,曾参忽觉心痛,便背着柴禾回了家。曾参跪问母亲,母亲说有客人来,就咬指提醒曾参。
(6)单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损早年丧母,父亲又娶,生有两子。两个弟弟穿着棉衣,闵损却穿单衣,冻得他驾车时连缰绳都抓不住。父亲知道后,要赶走后母。闵损却加以劝阻,说后母在,只有自己一人受冻;如果后母走了,兄弟三人都会受冻。后母知道了,非常感动,便悔改了。
(7)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对生母殷勤奉养,但母亲常常有病,文帝便亲奉左右,整夜不合眼,衣不解带。所熬的汤药,亲口尝过才让端进去。
(8)拾葚供亲。汉代的蔡顺,少年丧父。当时正值王莽时代,世乱年荒,蔡顺便拾桑葚。赤眉军看见他进行盘问,他说黑色的给母亲吃,红色的自己吃。赤眉军被感动了,便送给他二斗白米、一只牛蹄。
(9)为母埋儿。汉代的郭巨有三岁的孩子,由于家贫,郭巨的母亲常常将食物节省下来给孙子吃。郭巨认为儿子可以再生,母亲不可再有,于是为了母亲,他跟妻子商量,想把儿子活埋。当郭巨挖了三尺深的坑时,忽然发现了一釜黄金,上面还有文字:“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10)卖身葬父。汉代的董永,因为家里贫穷,父亲死后,只得卖掉自己借来钱埋葬父亲。后来遇到一位善良的女子与他成了亲。董永的故事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演变成戏剧《天仙配》。
(11)刻木事亲。汉代的丁兰幼年时父母双亡,未能奉养,于是他就刻木为像,当作父母来奉养。妻子对木像逐渐不尊敬,丁兰就休了妻子。
(12)涌泉跃鲤。汉代的姜诗和妻子都很孝顺,母亲喜饮江水,他们就到六七里以外去挑江水。母亲爱吃鱼,夫妇也尽力满足。母亲不愿一个人吃,喜欢与邻居老妇人一起吃。屋舍旁边突然涌出泉水,味道与江水一样,并且每天跃出两条鲤鱼,姜诗夫妇就用这来供养母亲。
(13)怀橘遗亲。东汉的陆绩六岁时到袁术家做客,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他把两个橘子藏在怀里,辞别时,橘子从怀里掉了出来。袁术问他,他说自己的母亲很喜欢橘子,想带回去给她。
(14)扇枕温衾。东汉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已经去世,他侍奉父亲非常孝顺。夏天用扇子扇凉床铺,冬天用身体温暖被褥,然后再让父亲睡觉。
(15)行佣供母。东汉的江革早年丧父,由于社会动乱,他背着母亲逃难,几次路遇强盗,他哀求不要劫他走,以供养老母。后来客居下邳,生活十分困难,没有衣服,他就为人去当佣人,挣钱供养母亲。
(16)闻雷泣墓。魏时王裒十分孝顺。母亲生前惧怕雷声,死后埋葬在山林里,每遇雷雨,王裒就跑到山林里,跪在母亲墓前哭泣,并说自己在这里,请求母亲不要害怕。
(17)哭竹生笋。晋代孟宗少年丧父,母亲年老多病,冬天又想吃笋汤。孟宗无法弄到笋,就到竹林里抱竹而哭。过了一会儿,地面忽然裂开,长出几颗竹笋。他拿回去给母亲吃,母亲吃完病就好了。
(18)卧冰求鲤。晋代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常在父亲面前挑拨,使王祥失去父母之爱。继母冬天忽然想吃鱼,王祥便解开衣服,卧在河面的冰上。冰忽然自动裂开,跃出两条鲤鱼。王祥拿回去送给继母吃。
(19)扼虎救父。晋代的杨香十四岁时随父亲下地收庄稼,忽有老虎咬着父亲拖着走。杨香见状,不顾一切上前,用力扼起老虎的脖子。老虎居然吓跑,父亲幸免于难。
(20)恣蚊饱血。晋代的吴猛八岁时,由于家贫,夏天没有蚊帐。但当时蚊子很多,吴猛便躺在床上,任凭蚊子叮咬,他希望让蚊子吸饱,以免双亲再受蚊子的叮咬。
(21)尝粪心忧。南齐时的庚黔娄当了县令,上任不到10天,忽然觉得心慌出汗,就弃官回家。当时,他的父亲刚刚生病两天。医生说要想知道病情的好坏,可以尝一下粪便,味苦就能转好,味甜就要恶化。他尝过后,觉得味甜。于是,他十分忧愁,便向北辰祈祷,请求代替父亲去死。
(22)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年老没有牙齿,不能吃饭。崔山南的祖母便每天洗澡,到堂上让婆婆吸吮乳汁。这样,崔山南的曾祖母虽然不吃饭,但仍健康生活了多年。曾祖母生病之后召集全家,说自己没有什么报答媳妇的恩德,只是希望后世子孙媳妇们都这样孝顺。
(23)亲涤溺器。宋代的黄庭坚在哲宗时任太史,自己虽然尊贵,但仍然事母尽孝,每天晚上亲自为母亲洗便器,时刻尽其做儿子的孝心。
(24)弃官寻母。宋代的朱寿昌七岁时,生身母亲由于受嫡母的妒忌,被迫改嫁,50年没能相见。后来,他与家人诀别,弃官入秦寻母,发誓见不到母亲不再回来。他到同州时终于见到母亲,那时,母亲已经70多岁。
第三部分(总结)
从“二十四孝”的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出,其中选录的都是各个时代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当年人们汇编这些故事,肯定也不是让人直接效仿,如法炮制,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它的内在精神,也就是说,尊老爱老的精神实质是任何时候都应当学习的。
有哪些中国古人教育子女的故事
古人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大多因时过境迁,不可复制,只能从理论上给我们启迪和帮助。但事情总有例外,我们今天就说一则古人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供大家参考。
明朝有一位叫郑淑云的母亲,在她儿子的人生中遇到烦恼时 ,她给儿子回了一封家书。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平原君赵胜)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大意是说,人的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境。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种,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到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种,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
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你要多读书自励,不要放纵自己。
今天读来,仍然能够感受到一个伟大母亲的真知灼见 ,拍案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