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公园 沉浸 顶级 讲述 形式

主题公园沉浸式故事讲述的三种顶级形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4 14:57:04 浏览3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对于主题公园而言,storytelling是一个主题公园成功的关键环节。但蓝裕文化主题开发设计院在实操过程中发现,故事讲述这门艺术是非常复杂的,迪士尼显然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但国大多数的设计公司和乐园运营商都对之望而却步,或者,不屑一顾。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人们对这么技术掌握不足,无法体现剧情沉浸的魅力,所以大多数人无法感受故事讲述的魅力。

对故事叙述有巨大影响的莫过于100多年前发明的电影,电影可以跨越时空,综合运用画面、语言、音乐、音效等多重手段调动观众情绪,很快就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故事讲述方式。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主题公园的项目已经日渐成熟,大致可以分成特种影院、特种剧场、黑暗骑乘三大类,这三种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沉浸感,背后是一系列现代高新技术,创意设计师就是要充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弥合故事幻境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打造沉浸体验。

一、沉浸式体验

人类历史上,沉浸式体验手段有很多,比如远古人类围绕篝火讲故事,那一堆篝火其实就是一个沉浸式的手段,西方教堂绚丽的玫瑰窗也提供了一种沉浸感。而现代主题公园中常用到的就是所谓沉浸式体验的手段,不仅呈现科技化趋势,而且会涉及很多学科,最常见的包括:特种舞台技术、舞台置景技术、烟火爆炸特效、灯光控制技术、音响录制和回放、模拟器技术、轨道技术、机器人技术、特种影院播放系统、特种电影制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上述罗列的每一项其实都是一个技术群,再细分下去还会分解出更多的技术,正是这些技术通过不同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融合故事幻境和现实世界,增强了故事的体验效果,吸引了大量游客。

沉浸式体验的作用之一是在实景表演和舞台表演中增强游客的体验,比如美国环球影城《水世界》在表演过程中的巨大焰火和水浪,在法国狂人国主题公园中表演的《长矛的秘密》中巨大的城墙缓缓移动,出现雄伟的城堡。

展开全文

沉浸式体验的作用之二是融合真实世界和幻境的边界,将游客带入神奇的虚幻世界。比如飞翔球幕电影,它和传统院线电影的差别就在于多了凌空飞翔的体验感,在设计球幕飞翔电影的时候,会通过错觉让游客产生失重的感觉,这里充分利用了人类前庭系统的特点。前庭系统位于我们的内耳中,有互成直角的三个规管组成,能感知地心引力的变化,我们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到车辆的加速和转弯,或者电梯的上下。但是当我们完整控制了游客的视觉,同时扰乱游客的体感时,强烈的视觉信息就会向大脑发出错误的信息,因而产生失重的错觉,这种强烈的体感,会让观众完全融入到飞翔情节中去。

二、特种电影

自从电影诞生以来,人类对于电影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百多年来,涌现出各种各样电影拍摄以及播放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电影的升级,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新奇的视听享受。

当我们谈论电影的时候,更多谈论的是精彩的电影故事和熠熠生辉的电影明星,而电影技术往往都掩盖在电影院的设备间里,不被大家关注,但是当我们聚焦电影技术本身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电影形式是如此之多,以至于院线电影才是一种特殊产物,所谓院线电影,就是电影技术和市场通用性之间妥协的产物,更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案例就是巨幕电影(IMAX电影),城市电影院中看到IMAX电影,是技术和商业的妥协。任何一种电影技术一走进商业电影院,它的技术就已经固化了,接下来,工作都交给了导演的艺术创作和院线经理的经营。

现在让我们回归到大众的常识,把院线电影当作一种通用电影,那么特种电影的探索方向之一就是更加丰富的“沉浸式体验”,这在主题公园等实景娱乐项目中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电影由于分镜头的运用,可以自由实现空间的转换,但是临场感并不好,于是就有了各种特种电影,试图强化空间的沉浸感,弥合幻境和现实的裂缝。例如环幕电影,当观众扭头左右观看甚至回头观看的时候,较之于院线电影也多了一种体感,我们可以表现“背后有人叫你”这样的情节,也就是说在360度环幕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和真实世界一样宏大的视野,还可以像在生活中一样,向左、向右看,甚至回头看,这就是一种来自生活的真实体验,这种广阔的视野融合了真实感受和幻境之间的距离。

与此相类似的特种电影还有很多,有的是播放介质的差别,例如金属幕、水幕、雾幕、镀铝膜、实体建筑等;有的是视觉上的差别,特种电影往往具有更大的视野、更清晰流畅的影像画面;有的是观看角度的差别,可以左右看、回头看、向上看、向下看;有的是银幕形状的差别,可能会是圆形、球形、梯形以及嵌入实景的异形银幕;有的会适当结合动感设备,让游客更加身临其境。这些特种电影的特殊之处,都是试图融合现实世界和故事幻境的边界,带领游客进入一个幻想的世界当中。

相对于院线电影,特种电影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例如球幕飞翔影院,其特制的电影效果和座椅会让观众产生逼真的飞翔体验效果。该球幕飞翔影院球幕直径20多米,普遍采用4K高清画质,并用48帧率播放,这远远超过了常规影院的技术要求,还要采用多台投影机播放,对球形银幕做准确矫正,解决画面的畸变难题。

特种电影和传统电影在镜头语言上也有显著差别,传统电影艺术经过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电影大师的探索,形成了成熟的蒙太奇艺术,电影叙事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而特种电影为了强调沉浸感,会刻意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在戏剧手法上仿佛又回到了早期的戏剧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它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其实在特种电影中可以适当使用蒙太奇的手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跳跃,从而增强特种电影的叙事能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处理非常有效,提高了特种电影的叙事能力。

特种电影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早期的特种电影比较注重形式,关注刺激效果,故事题材大多也是古堡幽灵、海底探险,大战僵尸等,故事的品质不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主题公园项目不断升级,游客已经不满足于形式上的新奇感和感官的刺激,更希望有一个好故事,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因此近年来特种电影创作的艺术品位和思想内涵也在不断提高。

三、特种剧场

舞台表演是一门古老艺术,真实的舞台场景具有强烈的临场感,真人演员(也包括动物演员)的表演对观众也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一古老的表演形式在主题公园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题公园的舞台剧,有的非常接近传统的舞台表演,例如迪士尼的《美女和野兽》、《狮子王》,深圳锦绣中华的《东方霓裳》,这些表演类似我们熟悉的音乐剧和歌舞剧,侧重华丽的服饰和美妙的歌舞。

香港迪士尼《狮子王》丨图片来源:迪士尼官网

有的舞台剧则侧重特技表演,引入大量新的视听特技,增强游客的沉浸体验。例如迪士尼好莱坞影城的特技剧场《印第安纳·琼斯》,在表演的高潮会有熊熊大火和飞机的爆炸燃烧;环球影城的《未来水世界》,除了烟火爆炸等特效,甚至还让一架飞机冲上舞台等等。

环球影城《未来水世界》丨图片来源:环球影城官网

有的特种剧场的发展趋势是舞台动态化,比如拉斯维加斯米高梅大酒店的驻表演项目KA,中国延安的剧场演出节目《延安延安》,也采用了动态化的舞台,巨大的机械结构模仿梯田和雪山,构建出变化错落的舞台效果;杭州的《宋城千古情》,以歌舞为主要手段,在一个特技舞台上,结合杂技、魔术和电影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演绎了良渚之光、宋宫宴舞、金戈铁马、西子传说、魅力杭州五部分,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

宋城千古情丨图片来源:宋城演艺官微

还有一种沉浸式表演,彻底放弃了剧场和舞台这种形式,最早的尝试就是2013年山西的《又见平遥》。这种沉浸式实践活动很早在主题公园中就出现了,1999年开业的冒险岛公园,其中《愤怒的波塞冬》,就是一种沉浸式表演,游客跟随一个探险者逐渐深入波塞冬的水下世界,体验一场水与火的大战,这个项目将水幕电影、演员表演、水炮火炮特技、大型场景置换等技术结合在了一起。

沉浸式表演项目近年来也脱离主题公园和旅游演出的模式,快速进入城市,2016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携手英国 Punchdrunk剧团联合制作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上海静安区麦金依酒店驻场表演;2017年武汉漂移式多维体验《知音号》在一艘同名游轮上正式对外演出。

《不眠之夜》丨图片来源:网络

特种电影和特种剧场都是一种大致的划分,在主题公园实践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电影分镜头叙事能力强,但是会破坏临场感。舞台表演比较真实,但是不擅长时空转换,主题公园在沉浸式体验方面具有一种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所以经常会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扬长补短,大胆突破传统的电影和舞台的束缚,使得新形式不断出现,这是我喜欢主题公园的原因之一。

佛罗里达环球影城1996年推出的《T2:3D:穿越时间的战斗》(T2-3D: Battle Across Time),这是一个包括三块大银幕的特种电影,同时又有精彩的舞台表演。上半部分是结合了舞台表演的3D电影,充分发挥了分镜头的作用,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非常自由;下半场的舞台发生变化,三块大银幕和舞台布景有机结合,形成令人震震撼的天网基地 SKY NET,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了沉浸感,无论是开场的机器人震耳欲聋的枪战,还是结尾令人窒息的液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这个项目已经停演了,尽管如此,这个项目依然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近年来以投影机为主要技术形式的沉浸式体验在不同场合得到大量使用,比如将投影画面投射到古典建筑上,投射在城墙上。日本的TEAMLAB团队表现比较突出,他们发挥了投影、灯光的技术特长,用数字技术创造出绚烂的花朵、蹁跹的蝴蝶,以及大自然的瀑布和水波等元素,让体验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感知空间和世界。这样的形式可以运用到舞台表演当中,比如太阳马戏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共同联手打造的舞台剧《阿凡达前传:托鲁克——首次翱翔》( TORUK-The First Flight),采用40台投影仪投射在360度大型中央舞台上,展现了潘多拉星球丰富的纹理、繁茂的植物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在表演中,还有8台投影机投射到观众席,让所有观众沉浸在潘多拉星球的氛围当中。

无论是特种电影还是特种剧场,观众座椅动态化是一个弥合故事幻境和现实世界的手段之一,大家所熟知的就是4D座椅,具有坠落、震动、喷风喷水的特效,伴随着故事情节,提供各种触感,让游客身临其境。飞翔球幕也是一种动态座椅,随着电影画面的变化,模拟出滑翔、俯冲、爬升等飞翔动作。除了动感座椅,观众席的移动也可以实现空间转场,比如陕西的《驼铃传奇》,通过观众席的旋转来模拟空间的改变,通过真实的旋转来实现故事所需要的转场效果,让观众获得部分真实感体验。

为了提高游客接待量,一些主题公园项目设计师往往会谋求更大型的观众席,但是移动中的观众席越大型化,景点也变得更大从而显得更空旷,人物和故事从而失去了细节,所以凡事要有度。

四、黑暗骑乘

黑暗骑乘是主题公园独有的一种故事演绎方式。当游客在观看特种电影和特种舞台表演的时候,虽然感受到很多沉浸式的氛围体验,但是始终是故事的旁观者,而在乘坐黑暗骑乘的时候,则是故事的亲历者,游客将乘坐车辆进入一系列的主题场景,这些场景中的机器演员、木偶、荧光造型、动画视频、灾难特技以及音效、音乐等,将带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近年来,黑暗骑乘运用了大量高新科技,故事性大大提高,游客乘坐的过程就仿佛是跟随主角一起历险,深受游客欢迎,因而成为主题公园的看家法宝。

黑暗骑乘由来已久,19世纪末的“风景铁路”“爱情隧道”,就是最早的黑暗骑乘项目,为保守年代的恋人们提供了身体接触的机会。当然随着观念的开放,这些项目被拆除或者改造成儿童游玩项目,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 DARK RIDE的雏形。后来在1901年纽约的泛美博览会上,出现了最早的机械式黑暗骑乘《登月之旅》。

黑暗骑乘在世界各地的主题公园中得到广泛应用,大致分为轨道和车辆两个部分。迪士尼乐园《小熊维尼探险》《幽灵鬼屋》等基本都采用了水平轨道;还有采用悬挂式的黑暗骑乘,比如奥兰多环球影城的《E.T.冒险之旅》(E.T Adventure)以及迪士尼公园的《小飞侠天空之旅》( Peter Pan's Flight)。

《小熊维尼探险》丨图片来源:迪士尼官微

但是真正的革命性改变是黑暗骑乘车辆和模拟器的结合。模拟器原来是军队或者航空公司用来训练驾驶员的一种电脑模拟设备,主要部分是一个动感舱,一般置于一个动感平台上,平台最高可以有六个运动自由度,通过调节六个变量就可以模拟出各种驾驶姿态,再结合同步画面,同时对游客的视觉和前庭感知系统施加影响,获得如临其境的效果,使得黑暗骑乘的体验感和故事性大大提高。

这项新技术很快就应用到了主题公园当中,第一个做出尝试的黑暗骑乘是迪士尼的《印第安纳・琼斯探险》( Indiana Jones Adventure),采用了带有三个液压阀的增强型运动车(enhanced motion vehicle),这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模拟器,带给游客逼真的驾驶体验。

《印第安纳・琼斯探险》丨图片来源:迪士尼官微

新技术并没有就此停步,新的突破来自环球冒险岛的黑暗骑乘《蜘蛛侠的神奇冒险》中,它将轨道技术、模拟舱技术、3D电影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引起了极大轰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系统,电影画面和实景浑然一体,所以具有很强的临场感,所有的娱乐元素都统一由计算机控制,这是黑暗骑乘项目划时代的创新,而且由于3D电影的加入,叙述故事的能力也明显提升,该项目因此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个项目的创意设计来自环球创意公司( Universal Creative),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创意公司,后来还奉献了两部有关哈利·波特的惊世神作。

《蜘蛛侠的神奇冒险》丨图片来源:环球影城官网

环球创意公司为奥兰多冒险岛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创意设计了《哈利·波特禁忌之旅》,这是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项目,游客不再是坐在动感车上,而是一个四人座舱,这个座舱破天荒地被一个大型的KUKA机械臂抓举起来,一边沿着轨道移动,一边在空中做出翻飞的动作以躲避恶龙的追击,所到之处无不惊心动魄,具有极强的体验感,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哈利·波特“粉丝”。

《哈利·波特禁忌之旅》丨图片来源:网络

黑暗乘由轨道和车辆两个部分组成,轨道本身有没有什么创新呢?人们自然想到了过山车。

今天,过山车是主题公园的宠儿,但是在主题公园发展初期,迪士尼乐园并没有引进过山车,那是因为过山车不能讲故事,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过山车和故事内容相结合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

其实人们一直在探索带有主题的封闭过山车,早期一般采用自旋滑车,速度比较慢,后来开始使用真正的高速过山车,比如迪士尼公园的马特洪峰雪橇( Matterhorn Bobsleds)、香港迪士尼的大灰熊山失控矿车( Big Grizzy Mountain Runaway Mine Cars)。尽管这些项目有一些黑暗骑乘的元素,比如在珠穆朗玛峰探险( Expedition Everest)中会出现一个巨大的雪怪“袭击”游客,但是这一类项目依然是过山车,而不是黑暗骑乘。这方面的突破出现在2005年,环球创意公司为洛杉矶环球影城推出了项目《木乃伊复仇》( Revenge of the Mummy),这是一个室内高速过山车,在黑暗环境中,增加了影视、烟火特效以及机械人表演,观众在乘坐过山车的时候,还会体验一段故事,这个项目大受欢迎。这是一种有趣的探索,我们可以说它是过山车的内容化,也可以说是黑暗骑乘项目的快速化和过山车化。

《木乃伊复仇》丨图片来源:环球影城官网

尽管过山车和黑暗骑乘结合在了一起,但是还有一个遗憾,时代宠儿模拟器在哪里?能否完成一个“过山车+模拟器+3D电影”在一起的黑暗骑乘项目呢?2016年环球创意公司为冒险岛主题公园设计的《哈利・波特逃出古灵阁》(Harry Potter and the Escape from Gringotts),就完成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在这个项目中,游客乘坐过山车进入古灵阁,过山车轨道周围都是电影主题的场景以及大块的银幕。过山车本身并没有模拟器,但是在故事高潮部分,车辆会脱离过山车轨道,进入一个模拟器平台上,随着电影情节做出各种摇摆动作,然后再回到原有轨道,这个项目的推出,再次引起动。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黑暗骑乘很快就会发展到“过山车+模拟器+3D电影”的时代,当然,过山车结合模拟器有很高的技术难度,主要还是安全问题,不过技术在进步,一切皆有可能。

《哈利・波特逃出古灵阁》丨图片来源:环球影城官网

还有一种黑暗骑乘的发展思路是反其道而行,尽量摆脱轨道的束缚,采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让这种愿望得以实现,香港士尼乐园的《迷离大宅》就采用了AGV无轨车,由于摆脱了轨道,创意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更多的体验效果,比如在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的《星球大战:抵抗组织崛起》中游客可以感受到坠落失重的非凡体验。

上面讲述的三种形式主要是单个项目主题故事的讲述呈现,这就相当于单部电影的制作,相对来说比较统一,主题不会有较大的差异。蓝裕文化主题开发设计院认为,真正考验故事讲述能力的是更高级别的整个园区故事的讲述,但这一点国内就更是凤毛棱角了,即使如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也没有很好地落实整个园区的故事,而是把自己旗下的IP形成串联。蓝裕文化德国团队参与的欧洲乐园,则在欧洲大主题下讲述欧洲各国的故事,很好地实现了整个园区故事的融合。希望国内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精彩乐园。

来源参考:亚洲乐园及景点博览会、主题公园怎么搞、深大张振鹏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未标明部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按要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