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遇见③丨博弈,痴心不改的“棋城”气质
射艺、捶丸、投壶、博弈……4月14日,在即将举办的“迎大运·越古今”成都古代运动会活态系列活动暨龙泉驿(站)启动仪式上,这些穿越千年的古代运动将一一走进现实。通过场景式再现、沉浸式体验,让市⺠、学生 、在蓉外籍人士等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穿越古今,真切地“遇⻅”拥有千年历史的成都,在古代体育运动项目、今天现代的运动场所中,深刻体会成都的城市魅力。
这些古代运动与成都有怎样的故事?又有怎样的发展史?本期,记者将带你走进古代运动之博弈。
一年成邑,三年成都。从战国到现在,成都一直保持在全国十大城市之列。在岁月的长河中,棋类运动也不知不觉在这座城市风行两千年,铸造着成都的“棋城”气质。
“博弈”一词中,“博”是指六博棋,“弈”是指围棋。
六博棋,被称为兵种盘局棋戏的鼻祖,曾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非常盛行,当时被称为博戏。随着历史的演进以及军事内容的不断丰富,六博棋无法展现越来越多的战斗要素,更不能满足当时人们通过其学习兵法和磨炼智慧的需要,东汉以后逐渐衰落。聪慧的先人不断改造,使其逐渐向古代象棋演变……
历经600多年的不断发展后,唐代的牛僧孺广采百家之长将其改造为现代象棋的雏形。象棋经丝绸之路传至西方,被西方文化改造,形成现在的国际象棋。古时的六博棋究竟“长”什么样?怎么玩?从凤凰山出土的汉时画像砖上也许能管中窥豹。
展开全文
至于围棋,历史就更为久远,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被称为棋类运动的鼻祖。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成都体院博物馆珍藏着一套后子门工地出土的汉代围棋棋具,一个瓶口破缺朴素得近乎简单的陶罐,排列整齐却并不完整的棋子,仍能让人感知其间流淌着城市厚重的围棋历史。
两千多年来,成都人爱棋、下棋,痴心不改,士大夫下,市井人家也下。据宋代王应麟《玉海》记载:诸葛亮当年在成都驻军的地方就叫棋盘市。现在成都仍有不少地方以棋盘为名,彭州的棋盘村、都江堰的棋盘社区……及至唐宋达到顶峰,在成都生活的杜甫、欧阳炯、韦庄、苏轼、陆游无一不嗜棋。岁月在朝代的变更中悄然流逝,不变的是成都人对棋的喜爱,中国的第一本围棋月刊《弈学月刊》1922年诞生于成都,1929年少城公园成都围棋社发芽。
新中国成立后,棋类运动在成都愈加繁盛。上世纪60年代一行国手来成都,陈祖德脱口而出一句“全民下棋,真是一个棋城”,自此“棋城”美名传天下。
21世纪以来,“棋城”意气风发载誉不断,郑惟桐成为四川第一名象棋特级大师,党毅飞直升围棋九段……现在围棋男女队、象棋男女队、国际象棋队、桥牌队,一城坐拥6支甲级队伍,史无前例……
时光如剑、岁月如梭。数千年的源远流长,涵养了“棋城”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气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系统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让“棋城”变得更加名副其实。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周滎鸿 李柯雨 胡锐凯 陈浩 图片 资料图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