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单个字,有没有两个字的人呢
简单来说,有,而且很可能不在少数。
因为《三国演义》的火爆,三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火的一个时期,也是因为这本小说,人们可以发现当时的一个人名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都是单字名,跟今天双字名为多的情况不同。
《三国演义》虽是小说,却有其历史基础,书中背景和人物多取材于史籍,只有少数是虚构,书中的现象其实也反映了正史记载中的人名特点。
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最流行的是王莽下令禁止取双字名。
《汉书·王莽传上》载: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
《汉书·王莽传下》载:莽曰:“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根据《王莽传》的记载,在汉平帝继位后不久,再度掌权的王莽下令禁止双字名,一大批人因此改名,包括匈奴单于囊知牙斯和王莽长孙王会宗。后来王会宗有谋反企图,事发后自杀,王莽下令将其复名会宗,以示贬损。
王莽是个复古派儒生,他认为西汉末年的社会乱象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圣人礼治导致的,要想“重建”上古大同社会,必须进行改革,所以他掌权后对各项制度都进行了改革,即“王莽改制”。可惜越改越乱,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王莽自己也身死族灭。
王莽覆灭后,华夏大地陷入军阀割据的乱世之中,最终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重新统一。
王莽死后,他生前颁布的种种措施都被推翻,双名禁令理应一同被废,而且此令从颁布到废除不过二十余年,最多只有一代人,怎么能够影响东汉两百余年直到汉末三国时期呢?
而且王莽颁布禁令的理由就有问题,他收买匈奴单于上书提到改名原因是“闻中国讥二名”,这一说法出自《公羊传》。
《公羊传·定公六年》载: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由于孔子作的《春秋》非常简略,一字含褒贬,如果没有注解的话,后人非常难懂,于是就有了《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这“春秋三传”。
三传的作者再怎么能体会圣人之意,他们也并不是孔子,难免会有解释不出来的地方,《左传》还好,它其实算是《春秋》的扩充版,史料较为详尽,对《春秋》的解释尚属次要,而《公羊传》和《谷梁传》就有点“为解释而解释”的味道了,比如这处“讥二名,二名非礼也”就难以服众。
《公羊传》认为“二名”就是双字名,于礼不合,所以孔子将“仲孙何忌”写作“仲孙忌”,但其实孔子从没有发表过双字名不符合礼的言论。他所推崇的上古贤君中,帝尧名放勋,帝舜名文命,都是双字名。
《礼记·曲礼》载:“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
这是周礼避讳的准则,“嫌名”是指跟名同音的字,也就是说同音字不用避讳,双字名只要不一起用就不用避讳。可见在周礼里面,双字名是很普通的事物,避讳制度都特意作了规定,完全看不到非礼的影子。
不过这一说法在汉朝还是很有市场,原因很简单,建议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董仲舒,那就是学《公羊传》出身的啊,这一学派流行起来几乎是必然的事。随着儒家思想的流行,“二名非礼”逐渐成为上层公认的理论,直接影响了士族在取名上的倾向,王莽的禁令不过是这一意识的体现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上层逐渐走向全体单名化,基数更为庞大的下层民众取名又是如何?
很遗憾,在正史是基本找不到这个答案的,因为正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只记载对王朝兴衰起到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大多为上层,下层百姓的身影大多被淹没了。
翻看《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实上层出身也是有双字名的,比如大儒郑玄的孙子就叫郑小同,不过这类人很少,至于下层,我们只能从零星记载中窥伺一二。
《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英雄记曰:若故卜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等三人,与之定兄弟之誓,自号为伯,谓三人者为仲叔季,富皆巨亿,或取其女以配己子,常称古者曲周、灌婴之属以譬也。
算命师、小贩和商人无疑是当时社会的底层,而这三人均为双字名,大胆想象一下,在汉末三国时期,会不会是上层单字名为多,下层反而是双字名为多呢?
安庆被湘军围困的时候,李秀成为什么不去救援,反而出兵江浙
这个问题,曾国藩和他的幕僚赵烈文都很感兴趣。在李秀成被俘后,他们还专门和李秀成探讨了这个问题。
曾国藩的手书问答,李秀成一直想隐瞒自己的私心
曾国藩”手书“问:“安庆合围以后,陈玉成多次向你和李世贤求救。为什么你们没有来,只有杨辅清跑去援助了?”
李秀成书答:“安庆合围,陈玉成求救,但是我们没有兵可以救他。我在湖北,赶不回来,只有杨辅清在宁国,才可以就近去救.“
李秀成对曾国藩的供述,基本都还是比较详细、客观的。可是,唯独这一次对话,从这近似敷衍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秀成一直想回避安庆之战前后他的作为。
大约手书打字不易吧。赵烈文和李秀成的对话就直接得多!也直接暴露了李秀成当时的私心。
在李秀成逼近祁门大营时,曾国藩本人的形势岌岌可危。可是李秀成却不攻击就离开了!难怪曾国藩等人如此好奇李秀成当时到底在想什么。赵烈文和李秀成直接对话,终于探出李秀成当时的心结
赵烈文问:“当年,你的部队到了湖北南部,再前进武昌就动摇了,武昌动摇,我们安庆的合围也只能撤退了,你怎么一听说鲍超到了,马上就不战而退呢?”
李秀成继续回答:“兵力不足!”
“到处都是你的兵,你有什么兵力不足的?”赵烈文晕了,李秀成这是把他当智障呀。
李秀成沉默了一下,说:“当时我们拿下了苏州,却没有拿下杭州,我们就像是没有翅膀的鸟,所以我们着急着回去。”
“你要取杭州怎么不在去江西之前取下杭州呢?为什么你们跑了几千里以后又改变主意要回去取杭州呢?而且,你弟弟李世贤当时就在安徽,让他去打杭州很容易呀!你为什么非要自己跑回去呢?”
遇到了咄咄逼人的聪明人,李秀成隐瞒不住了,沉默片刻,回答:“我计算不精细呀!我先想去救安徽,发现安徽难救,又听说湖北方面的敌军很强,所以我就退却了,这也是天意呀!”
在安庆解围战中,李秀成往来数千里,却不和清军主力接触,让人惊讶不已。立场坚定的曾国藩
从李秀成与赵烈文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李秀成并不想打硬仗,他更希望用“乘虚捣隙”来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样的方法在当年打破江南大营时,曾经非常有效!
而这一次,如果不是面对曾国藩,可能他的计策就要奏效了!
咸丰十年,曾国藩受命两江总督,清廷“严令”他前往苏州。各方议论纷纷,曾国藩的压力非常大!
可是,曾国藩却坚持不撤安庆之围“只求立脚之坚定,不论逆氛之生长。”同时,于淮扬、宁国、太湖兴办了三支水师,以支援安庆战场的补给。
此时,陈玉成在安庆,李秀成在苏州,犹如太平天国的两只翅膀,威胁很大。而湘军的根本在湖南、湖北,为谋求水陆联合作战,自然以先拿下安庆为好!而以当时湘军的军力,还不足以同时在苏州和安庆两个战场作战!如果湘军此时放弃安庆而取苏州,只会重蹈当初江南大营覆灭的悲剧!
不一样的湘军
事实上,我们回顾安庆之战的过程。陈玉成大军回援后,一度从外面包围了围城的湘军。此时的态势,正是形成了对敌反包围的态势,形势对太平军非常有利!
可是,此时的湘军与之前的绿营等军已经完全不同。他们稳扎稳打,内攻坚城,外拒解围之师。
在以寡击众的硬碰硬中,活活吃下了安庆!
安庆交战形势图,至少从图上书,湘军倒像是被围困的一方。这个不一样,还来自于清朝廷对湘军态度的转变。
在很长时间内,清朝对湘军都是多方限制的。老曾虽然是贵为兵部的堂官,可是,权力还不如一个提镇!各地方督抚、州县,对湘军都爱理不理。湘军,完全是以客军的姿态在清朝体系中勉强生存。
可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削弱了大清军力,同时江南、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以后,清朝朝廷才意识到,要镇压太平军,非湘军不可了!
因此,此时的湘军,已经开始得到了实际的权力支持,可以安心布置战守了!
所以,我认为,李秀成完全不顾大局,纯粹私心,也不大可能。毕竟,唇亡齿寒,以李秀成之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只是,他没有预料到,此时的湘军,与他之前对付的江南、江北大营的那些部队不一样,与之前在清朝体系里忍气吞声的湘军也不一样!此时的湘军,已经走向其战斗力的巅峰!
此时的湘军,少许兵力就敢和大批太平军对峙。太平军的战力滑坡,可谓太惊人了!不论出于哪种考虑。安庆解围战,李秀成确实不够配合,尽管他来回奔波千里,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主动攻击敌军主力,相反,似乎一路都在避开清军主力,沿途扩充军队,招募兵勇!
结合之后的“天京解围战”。我们会发现,此时的湘军已经敢于以很少兵力直接威胁太平天国的大城了!因为,太平天国虽然兵马越来越多,却屡屡拿少许湘军无可奈何!
丧失了战斗力的军队,不论表面声势如何浩大,都无法避免自己的灭亡了。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里很清楚吗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理非常清楚是什么原因,也非常配合。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军势浩大,于是司马懿选择了坚壁清野,不出面和诸葛亮交战。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就是不出,就连诸葛亮用女人衣服来羞辱司马懿,司马懿仍然阻止手下出战,摆明了一副绝不出战的样子。最终在司马懿的这种策略下,诸葛亮也毫无办法,只能打持久战,而诸葛亮的身体,在长年累月的征战中,也支持不下去了,最终星落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军队后撤,魏延不满杨仪统军,竟然发兵攻打杨仪,蜀军内部闹起了动乱,不过即便如此,司马懿也没有选择趁机追杀,攻打蜀汉,令人非常疑惑。此时趁蜀军内乱,击败他们的概率不是更大吗?
司马懿没有趁机进攻蜀汉,只是一直在和蜀汉对峙,等到辽东公孙渊发动叛乱,司马懿又被调往了辽东。面对公孙渊,司马懿的反应可是和面对蜀汉时的反应截然不同,司马懿充分展现自己军事家的才能,三下五除二的就解决了公孙渊,令人颇为震惊!在诸葛亮手下屡屡吃瘪的司马懿,竟然如此强大,用兵竟然如此厉害?这不由得又让人产生怀疑了,面对蜀汉时,到底是司马懿不如诸葛亮,还是他在故意示弱,隐藏实力?
司马懿击败公孙渊后,又被曹叡调往关中,防备蜀汉。从曹叡对司马懿的使用来看,感觉司马懿就是个救火队员,哪里出问题了,就让司马懿前去解决,问题解决了,就让司马懿前去阻挡蜀汉,反正就是没想过把司马懿调回京城当官!不过司马懿这人,运气是非常的好,虽然曹叡对他防范有加,一直没让他进入京城,进入权力核心,但曹叡的英年早逝,直接将司马懿推入了舞台中央!
曹叡去世前,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司马懿终于得以进入权力中心。虽然曹爽对司马懿有敌意,想要独揽大权,但曹爽毕竟缺乏经验,还是一个小辈,哪里玩得过司马懿?期间,曹爽也曾想过伐蜀,但司马懿强烈反对,因为曹爽伐蜀一旦成功,在曹魏的声望将会超过司马懿,到时候司马懿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司马懿联合众人,坚决反对曹爽伐蜀。曹爽要想彻底击败司马懿,必须得去攫取军功,只是很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曹爽远没有他父亲曹真的实力,在伐蜀过程中被王平打得大败,只能灰溜溜逃回魏国。
曹爽的失败,让司马懿的声望越来越高,不过司马懿仍然选择了低调做人,任由曹爽胡作非为。在曹爽把人都得罪光时,司马懿再站出来反戈一击,最终成功击败了曹爽,拿到了曹魏大权。掌握大权的司马懿,本应该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攻打蜀汉或者东吴,为魏国一统天下倾尽全力,但他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大肆打击曹家势力,发展司马家的实力,最终为司马家篡魏奠定了基础!
从司马懿的经历来看,其实对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再伐蜀这个问题,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四字结论,那就是“养寇自重”!
诸葛亮死后,魏延杨仪争权,司马懿不趁机进攻蜀军,其实就是为了养寇自重,保存实力。此时如果击败蜀军,那么灭亡蜀汉就指日可待了。可蜀汉灭亡后,司马懿是什么结局呢?飞鸟尽,良弓藏,本来曹叡就对司马懿猜忌,此时蜀汉都灭了,更加没有司马懿的立足之地了,所以司马懿不愿意去攻打蜀军,因为蜀汉还在,那么司马懿就是安全的,还能镇守在关中。蜀汉灭亡,那司马懿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归家养老,给一个公卿待遇。
曹叡死后,司马懿仍然反对伐蜀,其实也是为了养寇自重。这一点,司马昭都清楚,也很配合。只有蜀汉在那里,给曹魏带来压力,司马懿在曹魏的威望才能维持得住,他对曹爽才有一丝胜算。如果曹爽灭亡了蜀汉,那司马懿基本就没有击败曹爽的可能了,因为大家都会去支持曹爽。
至于司马懿击败曹爽后,那更加不会去伐蜀了。有蜀汉这个外敌在,魏国内部的矛盾就可以转移出去,司马懿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进攻曹家势力,为司马家攫取更多的权力。
结语
综合来看,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终生不再伐蜀?其实从四个字就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智慧,这四个字便是“养寇自重”!只有蜀汉存在,持续对曹魏保持压力,司马懿才有存在的必要性,才能活下去。若是蜀汉不在了,估计司马懿根本没机会夺取曹魏大权,说不定早就被干掉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