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牵挂的地方,是云南悠久文化的历史根脉、山川风貌的美丽剪影、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大理州辖12个县(市),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白、彝、回等47个民族。2016年9月,大理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立足大理经济、文化、社会和资源禀赋,在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上求突破,在“融”字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以“苍洱处处石榴红 籽籽同心向北京”为主题,具有大理特色的创建之路,全社会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大理州通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实施培根铸魂、绿色发展、文化润泽、互嵌融合、党建引领、共治共享“六大示范”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升级版。通过共育“石榴树”、共铸“石榴魂”、共培“石榴根”、共开“石榴花”、共结“石榴果”、共护“石榴叶”、共连“石榴籽”,以打造环洱海示范圈为重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苍洱处处石榴红”的生动景象。
“对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西部地区)》,通过自检自查及第三方评估,大理州拟再次向国家民委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大理州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根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2023年1月3日至9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成立验收组,对大理州重新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进行了省级初验,验收组对大理州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举措、创建成效、示范意义等给予高度肯定。
深耕学校阵地
立德树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大理州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定出台大理州创建工作的政策、规划、实施意见等,始终确保创建工作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前进,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展开全文
同时,深耕学校阵地,在立德树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研组,精心设置相关专题、校本课程、主题活动,找准与各学科的融入点,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课表、进头脑”,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就热爱祖国,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自觉提升“五个认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积极搭建平台、丰富载体,贯彻落实好《关于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意见》,让各族青少年从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文化认同
培根铸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理州大力提升文化认同,在培根铸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理州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大理充分发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多民族璀璨文化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苍山会盟碑、南诏德化碑、六诏合一、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等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融入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公园,借助国家级方志馆和本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主题街区、主题公园等,让各族群众深刻了解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承和发扬以张伯简、周保中、王德三等当地革命先辈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怀,精心编创相关革命文化剧目,用白曲等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深入基层、学校各地演出宣讲,还借助旅游向来自各地的各族群众宣讲,切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赓续红色血脉。
全域深化旅游内涵
以旅促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理生态良好、气候宜人,一直是海内外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大理州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植入整个旅游业和旅游产品中,提炼了“苍洱处处石榴红,籽籽同心向北京”的民族团结品牌文化标识,围绕品牌,全域统筹谋划,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内涵,赋予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
深入推进“文旅+”和“+文旅”融合发展,向旅游产品中注入新内涵。如鹤庆新华银器小镇,在银器工艺品中创作了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一身的地标性建筑“中国第一银牌坊”。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带领团队创作了展现56个民族大团结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银雕屏风,该作品参加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现收藏于民族文化宫。
各大景点以“苍洱处处石榴红,籽籽同心向北京”的实体招牌凝聚人心,旅游解说词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重新统一设计和完善,利用大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设计新路线、发展新业态。如洱海生态廊道、国家方志馆,让游客深度体验南方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独特的旅游线路和业态,实现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回顾大理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大理州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大理州积极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在示范引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融”的理念,全面推行“+民族团结进步”等模式,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的实施意见》等10余份融合推进创建工作相关文件,将“三个赋予”有机融入基层党建、洱海保护、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中,促进创建工作向各地各部门各领域“联合作战、融合发展”转变。探索民族团结进步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建联创、共建共创模式,先后成立企业、旅游景区景点、社区、学校、医院等行业系统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建立滇西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滇缅公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大祥巍一体化发展联盟以及澜沧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等跨区域创建联盟,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格局。
先后有剑川县人民政府等14家单位、何国祥等15人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等13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大理市、南涧彝族自治县等12个县(市)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银桥镇、太平乡等28个乡镇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宝丰村、华侨社区等212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州财政局、州教育体育局等38个单位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张伯简纪念馆等4个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当前,大理州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大理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新时代大理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为云南高质量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出大理新贡献。
基层声音>>
打造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祥云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孙培正说,祥云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实施了党建引领、培根铸魂、多元发展、互嵌融合、共治共享、固祥强边“六大示范工程”,培育了“云南之源石榴红”品牌,打造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2022年12月,祥云县成功创建为全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3年,祥云县将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依托“八出省、五出境”交通优势,把握省州党委、政府“双核驱动、协同发展”建设祥云“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的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契机,高起点构建大通道、高效率推动大物流、高质量打造大产业,促进各族人民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宾川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董讯说,宾川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中华民族一家亲·水果之乡石榴红”创建主题,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21年12月,成功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3年,宾川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更加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面展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宾川的生动实践,以“战则必胜、创则必成”的奋进姿态,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人”。
云龙县团结彝族乡党委书记赵永明说,团结乡将聚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活畜交易集散地”这“一区一地”发展定位,坚持“党建、主线、思想、发展、文化、法治”六个引领,结合乡村振兴、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守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荣誉称号,接力奋进,不断升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档次”,助力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持续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党总支书记张学奇说,作为一名基层民族学校党总支书记,我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引领,多方面抓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进课堂”,以“五会”活动为着力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注重活动育人,重视环境育人,定期开展征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园民族文化艺术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各民族历史和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进步。
记者手记>>
让情更浓 让生活更美好
大理,是许多人心之所向。大理生态良好、气候宜人,“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自然美景举世闻名,一直是海内外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近些年,大理州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区位和生态优势,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找准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发力点,最大限度地把当地的发展与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联结起来,激发各民族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民生普惠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大理州还注重协调建设精神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平衡处理好“管肚子”和“管脑子”的关系,各企业在带动各民族一起发展致富的同时,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通过理论学习和文化涵养,不断提升企业职工和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大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面貌的生动描述,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良好愿望。
在这里,随处都能感受到各民族团结互助、和睦共融的氛围,随处都能看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和谐画卷。只有维护好民族团结,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浓,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龙兴刚 高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