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红楼梦 深意 每个 背后

《红楼梦》为什么有那么多书名?每个书名背后都大有深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4 03:27:04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红楼文本有多个书名,这也是红楼文本的一大特色。关于具体书名和演变过程,文本如是记述:“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脂砚斋指出:“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既然曹雪芹就是作者,文本却如此一路九曲十八弯,煞有介事地描述文本所谓的前世今生,其中有何不得已的苦衷?

作者所处的乾隆朝,“文字狱”之酷烈程度,相较于康雍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看似风雅的舞文弄墨,变成了死亡大冒险。从现实角度考虑,作者这样描写,似乎文本就像是一个无中生有、从玄幻中来的漂流瓶,在时间之河里漂流,数经其手,几易其名,最后刚好漂流到作者手中,作者只不过是一个增删者,“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仅此而已。

因此,楔子中关于文本辗转更名的解释,其实也是“满纸荒唐言”中的一种。个人认为,耗费许多时间去考证石头与其他各位所谓文本书名的拟定者,其荒唐就如同第一回楔子中石头见到一僧一道在其旁边谈道红尘中荣华富贵,动了凡心,便口吐人言,脂批对此所作的批语一一“竟有人问:口生于何处?其无心肝,可笑可恨至极。”

但是,作者“笔笔不空”(脂批),难道作者耗费如.许多笔墨,仅仅只是为了撇清自己与文本的直接关系?

其实,这些书名都大有来头,大有深意,脂砚斋在凡例中,也解释了多个书名的由来一一“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展开全文

即使文本所谓的曾经拥有者,如空空道人(情僧)、吴玉峰、孔梅溪,他们的名字,在“笔笔不空”的文本中,也不可等闲视之。脂批指出,文本中的人名,不是随便取取,大都深藏寓意,如英莲即“设云‘应怜’”;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原应叹惜”等等,因此,这些所谓的曾经拥有者的名字,很可能也隐藏着揭开文本名字真面目的密码。

《石头记》 《石头记》就是石头“静极思动,无中生有”,“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就是文本所谓的最初的由来,因此,《石头记》就是“书之本名”(脂批)。《石头记》看起来最不具风险性,因此,“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但是,历尽沧桑、复还本质的石头,在其记载的故事之后,有一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其实就是作者曹雪芹借顽石说自己生不逢时,空有一身才华,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著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写成小说《石头记》,所谓“无材”,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对所谓乾隆盛世的愤激之言,更有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则表现自己不肯随波逐流的铮铮傲骨。

脂砚斋指出“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不独破愁醒盹,且有大益”。第十六回脂批又指出:“《石头记》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经之谈间亦有之。是作者故意游戏之笔耶?以破色取笑,非如别书认真说鬼话也。”因此,虽然文本是“满纸荒唐言”,其中有“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但其实作者的目光一直都聚焦于熙熙攘攘的红尘。

石头幻化成“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的“通灵宝玉”,成为文本之第一正人贾宝玉的象征物,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具有“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的济世保生之象征意义,在文本中是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隐喻载体,这也许是“书之本名”一一《石头记》的寓意所在。

石头还是《石头记》的所谓作者,这其实是文本“满纸荒唐言”中的一种,也是脂批所谓“作者用画烟云模糊处”,是特殊时代不得已采取的避险手法。

以下所谓文本曾经的拥有者名字和书名,其中就隐含着“表里皆有喻”的文本其他名字真正的、丰富的现实寓意。

空空道人 《情僧录》 第二回脂批指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楔子中,空空道人传抄《石头记》,“从此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一历程,其实就是携“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的石头一同下凡的贾宝玉,历尽石头所记录的风月波澜后出家为僧的总括。

如同看似空无一物的天空,却容纳了无垠大地,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暗示文本所谓的“空”里有无限情。“空”里无限情并不局限于亲情、爱情之类,其中更有作者对苦痛人生、荒凉人间的深切的爱一一“悬崖撒手”之后的贾宝玉,并非四大皆空的和尚,而是“情不情”的情僧,他和“以入世之心出世,与以出世之心入世的“山中高士”薛宝钗一样,都是对人世间最智慧、最无边的深情。

因此,癞僧送的、錾于薛宝钗所佩戴的金璎珞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癞僧镌刻于“通灵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儿”。而宝钗的“冷香丸”的药引子和药方都来自于癞僧,其寓意也与癞僧镌刻于“通灵宝玉”上的篆文“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相通,“通灵宝玉”和“冷香丸”其实也是“一对儿”。第六十三回宝钗所占得的牡丹花名签,“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就是作者用心良苦的暗示。

下一篇拙文将对梦幻文本的其他名字和其所谓题名者一一《红楼梦》和吴玉峰、《风月宝鉴》和东鲁孔梅溪以及《金陵十二钗》和其真正作者曹雪芹部分进行探讨。

本篇拙文本中所引用的观点大部分来自于此前的《“行”走红楼》系列拙文,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详细展开,敬请谅解!各位朋友,如有兴趣敬请关注此前系列拙文的相关文章!特此注明!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