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地 历史回顾 避暑 附近 哪些

历史回顾:辽帝在上都附近地区的避暑之地有哪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4 03:13:03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历史回顾:辽帝在上都附近地区的避暑之地有哪些?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会同三年(940)“上在蓟州观导驾仪卫图,遂备法驾幸燕。”辽太宗曾在蓟州观赏图并准备巡幸燕京,曾在此地驻跸。辽圣宗统和七年(989)十二月“猎于蓟州之南甸。钩鱼于曲水泺。”冬季在蓟州南甸射猎,并在曲水泺钩鱼。

蓟州

蓟州为今天的天津蓟县,辽帝冬季曾在此射猎。蓟州在辽代属南京析津府管辖之地,为“秦渔阳、右北平二郡地。隋开皇中徙治玄州总管府,炀帝改渔阳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入幽州,开元十八年(730)分立蓟州。统县三:渔阳县三河县玉田县。”蓟州本为秦渔阳和右北平郡地,唐朝改归幽州统治,统辖三县分别为渔阳、三河和玉田县。金代蓟州属中都路管辖,下辖渔阳、遵化、丰润、玉田和平峪县。

元代属大都路管辖,记载为:“蓟州,唐置,后改渔阳郡,仍改蓟州。宋为广川郡。金为中都。元太祖十年,定其地,仍为蓟州。领五县:渔阳,丰闰,玉田,遵化,平谷。”

明代称其为边陲要地重镇之一,“其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凡九:曰辽东,曰蓟州”,《明史》还记载“蓟州西据府二百里。”可知蓟州距离顺天府(今北京)二百里。

上述几个地方为辽帝冬季所驻在南京及其附近的地区,这些地方也可称作冬捺钵。因为辽代冬捺钵的作用除避寒之外,还有与群臣商议国事,而这些地方不仅充当了避寒的场地,而与群臣商议国事也穿插在其中。还有一些辽帝在南京附近临时的冬捺钵驻地。如景宗时期的“金川”和“蒲瑰坡”。

展开全文

“金川”在《辽史》中仅出现两次,因史料短缺,暂无法确定其具体地理位置。“蒲瑰坡”在《辽史》中也仅出现一次,亦无法确定其具体方位。

圣宗时期统和七年(989)十二月“钩鱼于沈子泺。癸亥,猎于好草岭”,“沈子泺”出现两次,“好草岭”出现一次。统和八年(990)冬十月“是月,驻跸大王川”“大王川”出现两次,亦无法确定其地理位置。

“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局面,兴宗、道宗以及天祚帝时期巡幸南京及其附近次数也较少。兴宗与道宗两朝因与宋朝保持友好关系,所以不常到南京,但也会时隔五六年就会在此附近巡游,以夏捺钵或者秋捺钵的形式,以稳定局面,巩固统治。

天祚帝统治后期因冬捺钵广平淀被金军占领,冬捺钵之地发生变化,冬季驻扎在西京或南京,辽蔚州保大二年(1122)冬十月被金军攻占,天祚帝开始北退之后,直到辽朝灭亡则没有了实际意义的四时捺钵。天子巡幸意义重大。从金世宗和辅政大臣的对话中可知。

梁襄劝谏世宗勿前往金莲川,世宗认为其言可取,遂罢其行。“襄至谓隋炀帝以巡游败国,不亦过乎。如炀帝者盖由失道虐民,自取灭亡。民心既叛,虽不巡幸国将安保?为人上者但能尽君道,则虽时或巡幸,庸何伤乎?治乱无常,顾所行何如耳。岂必深处九重便谓无虞,巡游以时即兆祸乱者哉”。

天子以巡幸来维护国家安定,巩固统治,为人君主只要能尽君道,偶尔进行巡幸之事也没有坏处,如果君主治理天下没有章法,巡幸之事将如何进行,即使是在宫廷之中也不会安稳,巡游之时也会有祸乱发生。金世宗点出了巡幸的重要意义—巩固统治,维护社会安定。

辽代的夏捺钵地

夏捺钵作为辽四时捺钵之一,有着特殊之处。夏捺钵主要以避暑游猎为主,议政为次。辽代夏捺钵所选择的地方多为气候凉爽舒适且多山之地,适合游猎避暑。因辽代夏捺钵所涉及地点较多,本文仅以元上都附近地区的夏捺钵为探讨重点。

凉陉

凉陉地区是辽代夏捺钵所在地中最重要的一个地点。归纳《辽史》记载,可知辽代最重要的避暑之地有两处,一处为永安山,一处为炭山,两个地方均有凉陉。

据傅乐焕先生考证天显四年(929)、会同九年(946)、开泰六年(1017)、重熙四年(1015)、重熙十九年(1050)、大安三年(1080)、太平六年(1026)所列史料为永安山凉陉;会同七年(944)、会同八年(945)、统和四年(986)为炭山的凉陉;重熙二十一年(1052)因史料缺乏尚难以确定。

傅先生关于辽代凉陉地区具体地点的论述,本文认同其观点。但是傅先生在梳理史料过程中遗漏了两条和凉陉有关的记载,笔者予以补齐为:“太宗四年(929)六月如凉陉。”

天显六年(931)“春正月丁卯,如南京,五月乙丑,祠木叶山。乙亥,至自南京,壬午,谒太祖陵。六月壬申,如凉陉。秋七月壬子,荐时果于太祖庙。东幸。”《辽史·游幸表》中记载的“太宗四年六月如凉陉”与表格中记载的“天显四年六月驻跸凉陉”指的是一件事,天显是太宗的年号,为永安山凉陉。

太宗在六年春的时候就到达了南京,五月份的时候从南京回来去拜谒太祖陵,六月正好到凉陉避暑,七月份的时候离开太祖庙东幸。

据《辽史·地理志》记载,太祖陵位于上京地区,“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余即有坚冰”。傅乐焕先生也考证此“凉淀”指永安山。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辽上京道永安山之凉陉正好位于馒头山南。辽代南京为现在的北京地区,辽帝从南京回来到达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地区,在此地拜谒太祖陵以及太祖庙,“夏四月乙未,诏人皇王先赴祖陵谒太祖庙。丙辰,会祖陵。”

可知两地相距不远。所以太宗所到凉陉应该是永安山地区的凉陉,六月到七月间在凉陉避暑,而此地距离临潢府也较近。《辽史·游幸表》中还记载,兴宗在重熙二十一年(1052)五月“猎于凉陉诸山”。

另外《辽史·本纪》中所记载“六月丙子,驻跸永安山”,“永安山”本称为“缅山”,在圣宗太平三年改名,“秋七月丁亥,赐缅山名曰永安。”后来在此地又修建了圣宗的庆陵。兴宗即位后,因此地有庆陵所以将此设为庆州(今内蒙巴林右旗白塔子乡),在州西二十里,有黑山、太保山、赤山、馒头山、老翁岭等,并位于上京道管辖之下。

所以“重熙二十一年,猎于凉陉诸山”此处的凉陉是永安山地区的凉陉,符合附近有诸多山的记载。庆州永安山处于辽上京道管辖之下,辽上京是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庆州遗址是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

《金史》中位于北京道管辖之下,记载为“庆州,北山有辽圣宗、兴宗、道宗庆陵。城中有辽行宫,比他州为富庶,西至桓州九百,东至临潢一百六十”。此地也属于元代的上都地区管辖,夏季气候凉爽舒适,且山地河流众多,适合游猎避暑。

冷陉

辽代除“凉陉”之外,也有“冷陉”之称。冷陉在辽代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理界标,也是契丹与其他政权划界的一个界标。如《辽史》记载:“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

以及《辽史·世表》中记载的:“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冷陉”为山的名字,《金史·奚王回离保传》中也有一处关于“冷陉”的记载,为“奚,与契丹俱起,其后契丹破走奚,奚西保冷陉,其留者臣服于契丹,号东、西奚”。

契丹将奚部打败,奚部向西逃去,保有冷陉山作为屏障。《新唐书·北狄传·奚传》中也有记载“盛夏必徙保冷陉山,山直妫州西北”。

同时,可知冷陉山除了是屏障之外也是奚部的避暑之地,《旧唐书·北狄传·契丹传》中记载为:“契丹冷陉山在其国南,与奚西山相崎,地方二千里。”“契丹,本鲜卑之种也。其地东南接海,东际辽河,西北包冷陉,北界松陉山川”。

这两则史料点出了契丹的地理范围,冷陉山在其国南。《新唐书》和《旧唐书》中也出现过“冷硎”一称,《新唐书》中记载为“次冷硎,楷洛与大酺战,不胜,壮校多没”。大将孙佺和副将李楷洛亲率十二万兵士进讨奚族大将李大酺,到达“冷硎”地区大战,结果失利的事情。

《旧唐书》中也有记载为“率兵十二万以袭其部落,师次冷硎,前军左骁卫将军李楷洛等与大辅会战,我师败绩”。两书记载的为同一件事,并且都写作“冷硎”,《新唐书·睿宗纪》中记载“甲子,幽州都督孙佺、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及奚战于冷陉山,败绩”。

“战于冷陉山”也和上述“次冷硎”记载一致,为同一件事,却有“冷硎”与“冷陉”之别称,但其实所指的地方是同一地区,都在冷陉山。上述所提到的“凉陉”、“冷陉”以及“冷硎”都是指炭山地区,“炭山,陉即今所谓的山口,有两座山,较为凉爽,凉陉、冷陉之名都指炭山地区。”

王颋先生在其文中曾记载“陉”为山脊的意思,所以也可省略“山”字,简称为“冷陉”。笔者据《说文解字》中“陉”的解释为:“山绝坎也。两山之间必有川焉。

则两川之间必有山焉。是为坎象。坎者、陷也。陷者、高下也。高在下为陷。陉者、一山在两川之间。故曰山绝坎。”认为陉应该也是山口的意思。从上文可知炭山地区夏季气候非常凉爽,有“凉陉”和“冷陉”之称。

总的来说,辽帝在上都附近地区较为重要的避暑之地有凉陉、冷陉、炭山、滦河(水)、胡土白、冰井、旺国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