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过年了,家也想你……
年味渐浓催人归。
一年到头忙忙碌碌,终于到了过年回家的日子。
回家路上,沉甸甸的行囊里,装的是一年的思念,奔赴故乡,一路疲惫,是为了相聚的喜悦和久违的拥抱。
年夜饭里,熟悉的是家的味道,更是美味后面那双长满了老茧的双手,它曾抚平你的波澜,也曾牵你走遍山川。
回家过个团圆年,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
自古至今,每年春节,一家人老老少少都会聚在一起,赶大集、买年货、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包饺子,吃上一顿团圆饭,拜年送祝福,热热闹闹过大年……
时代在变,年味也在变,这些变化,被一一记录在岁月更迭的时间刻度上,被浓缩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也让每一代人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过年记忆。
但任凭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内心仍然不变的期盼就是,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是一年复一年的终极仪式,是一代又一代的永恒故事。
过年了,你想家,家也想你……
20世纪50年代
春节
20世纪50年代,那个时候,物质没有现在这么富足,人们是这样欢度春节的——
过年写对子,有点文化的人,就会帮大家写,一笔一墨毫不含糊!
展开全文
过年贴窗花不能少,那时候窗花都是家里手巧的人剪的,在被雾气染得白茫茫的窗户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儿,过年的气氛,别提有多浓!
过年了,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们做玩具,家里有点余钱的,直接给孩子们买点。简简单单的“大刀”、面具、小风车以及娃娃,就足以让一群小孩玩得不亦乐乎。
1951年,河北省丰南县滦子坨村农民围着货郎摊购买年货。
过年让孩子开心的事,还有穿上新衣服,为此,母亲不知熬了多少个日夜。
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这一刻别提有多幸福!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新华社发
过年放鞭炮,是男孩子们小时候最期待的事儿。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所以,在那之前收音机是人们最爱的娱乐消遣之一。
1956年的春节,村民围坐在一起,第一次听到了收音机里传来远方的祝福。
过年逛庙会,很热闹……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上的热闹景象。
1959年,河北徐水县商庄人民公社社员用笙、笛等民间传统乐器吹奏乐曲,喜迎春节。
没有礼堂,天做顶,石头做椅,怎样的环境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欢庆春节到来时的喜悦。
过年,当然要包饺子了。全家人一起乐呵呵地包饺子,满心期待着饺子下锅后的香味儿。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
这是1953年春节,天津一家人吃团圆饭的场景。
20世纪60年代
春节
20世纪60年代,那是个属于集体的时代。
单位发电影票、组织联欢、街道组织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贴上装饰......人们结伴去购置年货,大街上人头攒动。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人们从天安门广场开始跑起。
1960年,北京郊区的两个小姑娘在玩花灯。
1961年春节,北京逛厂甸庙会,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
以前,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肉,还有各种各样的酥糖和零嘴儿,很多的食品只有在过年才有得买。
1960年,天津市郊区新立村公社社员宝墨林一家欢度春节。
1962年,辽宁省开原县一户居民在包饺子,喜迎春节。
20世纪70年代
春节
到了70年代,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过年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过年了,一家人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聚在影楼一起照一张全家福。
年货里少不了的“大白兔”奶糖。
1977年2月9日,上海益民食品五厂糖果车间工人在为春节生产一批“大白兔”奶糖。
1978年,北京市民在排队购买年货。新华社发
1979年1月22 日,上海商业区南京路,一家商场内人们正在购买年货。杨溥涛 摄
年夜饭也从以前的素菜为主变成了有鱼有肉的各样菜式。菜虽没有现在多,但满口都是年味儿!
20世纪80年代
春节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例外,春节的庆祝方式也愈发丰富起来。
因为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青年开始外出打工,过年前再集中往家里赶,于是从那时起,“春运”就变成了春节前不得不说的话题。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1亿人次踏上春运归途,春运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984年1月6日,北京火车站新设春节集体票办理处,为旅客办理春运期间的火车票。新华社发(黄钟 摄)
1984年春节期间,在石家庄火车站,工作人员为过往旅客送开水。新华社记者赵连升 摄
那时,在供应站门口通宵排“长龙”抢购年货的场面,曾是春节前的一道景观。
过年的时候如果能购得一台电视机,可以让全家人欢天喜地一整年。
80年代初,缝纫机是人们“三大件”之一。大家买回去自己做服装和家居用品。那个时代,妈妈们总会用它制作出全家引以为豪的新衣服来。
商场卖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化。
这是八十年代中期春节时的北京王府井,人们在抢着买平时买不到的糖果。
那时,春节期间卖的最火的是——挂历。
儿童三轮车你有骑过吗?据说当年最流行的是红色过年款,如果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儿童车,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非常神气。
八九十年代农村乡镇逢街庙会上,都有这样简陋的照相摊,照完相隔个四五天,下次庙会摊主过来,你来取照片。
1981 年春节,河北霸县农村,摄影个体户。李晓斌 摄
过年放鞭炮、贴春联……
1984年,北京丰台王佐公社社员马忠一家在贴春联。
要说80年代过春节还有什么变化,那就是看春晚。
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一炮打响,而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从那时起,大年三十晚上,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成为了每年约定俗成的过节方式。
第一届春晚的主持人: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
李谷一的一首《乡恋》唱红了大江南北。直到今天,电视机里响起熟悉的旋律,大家仍旧会跟着唱:“你的声音,你的歌声……”
1984年,张明敏在春晚上演唱《我的中国心》。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餐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蔬菜。
1982年北京一家人共享丰盛的年夜饭。
1984年2月,河北定州市,东大街沿街非物质文化遗产“擎哥”表演,引来市民围观。席成 摄
1985年,山东省济南市西郊段店村农民,喜气洋洋地打起“吉庆有余”的花灯。
庙会上各种娱乐小游戏……
曾经过年的花灯是这样的……
80年代的灯会上,大多是用灯的形式来表现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民间传说等,形式比较单一,但却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
20世纪90年代
春节
转眼到了20世纪90年代,春晚仍然是主旋律,贺岁片也开始流行起来。
在外辛苦一年的人们,每每到了春节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最大的心愿还是回家。
1993年1月12日,北京火车站开始进入春运高峰,旅客在排队进站。新华社记者唐召明 摄
1997年1月18日,北京火车站售票员白滋萍为春运旅客查询售票。新华社记者陈建力 摄
严冬过后便是春天。大自然的花朵还来不及点缀生活,盼春的人们,便让花花绿绿的年画,先行在千家万户绽放。
对于孩子们来说,新玩具也开始变成游戏机之类。哪个小朋友手里如果有一个游戏机,那绝对是会收获小伙伴们羡慕的小眼神的。
不过,男孩子们最爱玩的还是放鞭炮,一到过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1991年,陕西省三原县的庙会格外热闹。
1992年,陕西眉县街东村锣鼓队擂起大鼓喜迎新春。
拿着灯笼的孩子们。
90年代,春节前各家都会蒸馒头、蒸花馍,为了款待春节来的亲戚们。
年三十儿,一家人都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看春晚。一年到头,家人能围坐餐桌旁吃年夜饭,是一种幸福。
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如何“吃好饭”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年夜饭桌上,天南海北的新鲜菜,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买不到的。
还可以带上家人直接去餐馆吃年夜饭。
21世纪
春节
进入21世纪,春运依旧车水马龙,滚滚人流。
从“绕来绕去”到“四通八达”,中国高铁压缩了时空距离。购票方式和候车、乘车环境也有了大变化。
春运回家路,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年复一年,归途的艰辛终被归乡的喜悦冲淡。
2002年2月10日,外出打工的褚明东(左二)在腊月二十九回到家乡河北省张北县米家沟村,父母、妻女早早地等在家门口。新华社记者周文广 摄
孩子,妈妈带你回家……
2010年1月30日,“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2005年1月14日,一名农民工扛着娃娃走进从北京西站开出的“民工专列”。新华社记者李文 摄
2017年1月19日,在广东佛山务工的广西籍农民工陈一锋、徐丽宁夫妇(前)骑行在回家过年的路上。新华社记者王建华 摄
2016年2月6日,南昌铁路局福州客运段列车工作人员廖辉在春运的列车上为乘客送去热水。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
对于人们来说,一些比较普通的年货超市随时都能买到,因此已不再像过去一样“囤”货了,都是现吃现买。而年轻人则更喜欢在网上“淘”,看好什么东西,直接放进购物车付款,快递很快就能送到家门口。
河北内丘县一家商场,商户直播销售新春饰品。
年味十足的年货大集一片热闹的景象,火红的藁城灯笼、形状各异的中国结、丰富的年货吸引了众多市民的采购。
市民在承德市双桥区年货市场上选购鲜花。
北京地坛春节庙会。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赶大集……
2022年12月28日,在河北省遵化市西留村镇,人们在大集上选购年货。
在正定县的隆兴寺、荣国府等地,前来游玩的市民也络绎不绝,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大年三十晚上也不再局限于固定节目(央视春晚),网络直播、各卫视春晚等等都进入大众的视野,而春节“集五福”、“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等也成为年轻人的新玩法。发短信、QQ、微信等拜年时问问亲朋好友“你集齐了没”、“你抢了多少”一度成为热点话题。
智能手机让手机变成对讲机,视频聊天让不能团圆的亲人跨越大洋,仿佛近在眼前。而录段小视频送上祝福,成为了更流行的拜年方式,年轻人用自己最独特的创意送上心意。
年夜饭花样增多。除了家人们一起做,还可以在家里订制年夜饭,请酒楼大厨做好后送货上门,或者是使用半成品年夜饭加热制作。
2006 年,山东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丁范村,老人正忙着和面捏制特色面食,迎接春节。
衡水市民孙福根制作的冬奥和虎年主题的花糕。
2019年2月4日,辽宁省阜新市。徽梦 摄
除夕,在灶台的水汽氤氲间,一碗红烧肉、一碟油焖虾、一盘盘饺子……人们在亲人欢聚的时刻,尽情享受家的温暖,尽情品味团圆的味道。
2019年2月4日除夕,石家庄正定县古城南城门,缤纷的电子烟花给人们带来一道视觉盛宴。
2023年1月18日,人们在石家庄市正定县旺泉古街上赏花灯。
无论时代怎么变,不变的是团圆。
从一个地方奔赴另外一个地方,家,永远在路的终点等你。
你的一句“我回来了……”,就是最好的年!
编辑 | 徐曼
策划 | 房淑婧 苏浩军
-资料来源-
央视新闻、新华社、CCTV4国宝档案、
中摄协影像中国、历史剪影、文史博览、
中国摄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