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韩信先后被刘邦封为王,一淮南王,一楚王。后来,刘邦应诸王之请举行登基大典,称他为汉高帝。第二年,即公元前201年。刘邦听说韩信要造反,就假意会见诸侯,实际上是想除掉韩信,但最终没有成功,免去了韩信的罪名。死刑虽可免,但无命刑难免,故改封为淮阴侯。韩信很是愤愤不平,终于决定造反,结果事情败露,被萧何等人处死。
刘邦夺取天下后,一共封封了八位异姓王(两次燕王,藏图和卢万),其中有七位因各种罪名被杀废。
只有世袭的长沙王吴睿及其子孙,成为此后唯一在世的异姓王(五朝无嗣而灭)。当然,刘邦对吴蕊并不放心,但吴蕊和张良是好朋友,他们之所以得救,完全是因为张良为他制定了密谋。刘邦杀了这些异姓王,同时立了几个同姓王。无非是为了柳家的稳固,断绝后患。韩信、英布等异姓王既有兵有地。如果不除掉,刘邦生前说不定能压制住,接班人说不定就够了,很容易回到战国时期的局面。
手上没有实权,更别说军权了,构成威胁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拥有军权。
八位异姓王,只有吴蕊和张耳死得好,其他人都死了!而死得好的两个,也不过是皇后而已,死得早,不然早就完蛋了。而这些人都掌握着兵权,对大汉王朝有着直接的威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造反,所以刘邦视这些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他没有兵权,跟刘邦形影不离。他始终在刘邦的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刘邦为什么要杀他,就是为了招惹天下名扬天下?
展开全文
想想萧何也是文官,刘邦不止一次被怀疑,为什么呢?萧何有兵有民,在军中威望极高。
论忠义、论权、论情,张良对刘邦都不是威胁,刘邦自然没必要对付张良。而且,多病的张良“愿弃人事,欲听赤松子”。这无疑为张良又添了一个护身符,使他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从而使张良得以避免被清洗的命运。要是连张良这个想要舍弃荣华富贵下山学道的好汉都被杀了,恐怕刘邦的部下都会奋起反抗。这绝对不是刘邦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