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保 窃听 韩国 美国 匪夷所思

国家安保会议遭美国窃听,韩国总统室的反应令人匪夷所思|京酿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3 19:04:03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2年9月29日,韩国首尔,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同韩国总统尹锡悦在龙山总统府举行会谈。图/IC photo

近日,美国多家主流媒体持续追踪报道了推特、“电报”应用软件等社交媒体上出现的疑似美军文件泄密事件,引发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目前在社交媒体曝光的这些文件照片,共分两批。第一批是与乌克兰危机有关的美国和北约秘密文件,涉及乌克兰方面的兵力和武器配置、俄乌双方伤亡情况等。第二批泄露的机密文件大约有100多份,涉及范围更广。

多家媒体报道,其中一些文件图片中标有“NOFORN”,即不对外国开放,这是美国国防部的标记方式。这显示信息不是美国盟友主动提供,而是美国窃听了多个美国盟友的机密信息。其中涉及韩国、以色列、乌克兰等国。然而对于美国的这种行为,韩国的反应却有点尴尬。

韩国国家安保会议遭窃听

多家美国媒体的报道称,在这些泄密文件中,至少有两份文件捕捉到了尹锡悦政府的高级官员在3月初的安保会议上,就美方要求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相关发言的情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报道,其中一份文件非常详细地描述了两名韩国高级官员之间的对话,内容涉及韩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美国要求提供弹药的担忧。

这两名韩国高层分别是时任外交秘书官李文熙和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在发言中,李文熙担心韩国原有的“不支援杀伤性武器”的原则遭到破坏,而金圣翰则提议不直接向乌克兰实施军援,而是向波兰迂回出售33万枚155毫米炮弹。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韩国的文件来源是“信号情报”。

所谓“信号信报”是指通过通信监听或捕捉雷达及电子设备信号后获得的信息,又名“SIGINT” (通信情报)。

由于韩国这两名高官的身份和发言内容都非常明确,因此可以想象很难造假。要么是当时由金圣翰主持的这场会议被美国情报部门监听了,要么是参会者的通讯工具中提到会议的相关内容被截获了。

展开全文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9日,韩国京畿道骊州市,韩美军队举行联合渡河演习。图/IC photo

韩国想大事化了

3月初召开的这场韩国国家安保会议,是在尹锡悦上台后搬迁到韩国总统府 (即首尔市龙山区的韩国国防部大楼)开的。

这次搬迁本来在韩国就有争议。3月15日,因传闻有风水师“天供”介入了韩国总统府迁址,韩国警方还突击检查了韩国国防部的访客记录和联合参谋本部的闭路电视。

如果美国的窃听窃到了韩国总统府里,那无论韩美现在关系如何,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4月10日就表示,“窃听同盟国的总统府令人难以接受”,要求尹锡悦政府立刻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追查真相。

然而韩国总统室的反应却有点奇怪。

事件曝光后,韩国总统室宣布将加强国家安保室和总统警护处的保密工作和管理措施。韩国国防部也表示,已对国防部和联合参谋本部大楼采取了充分的反窃听与监听措施。

为了进一步降低事件的冲击,韩国总统室官员还表示,将参照先例和其他国家的情况来探讨对策。过去也曾多次发生类似的情况,但未达到根本上动摇韩美关系的程度,“韩美同盟依然坚固。”

4月10日,韩国总统室官员再次表示,美方将与韩方共享有关报道内容的调查结果,“韩方对美方的信任毋庸置疑。”

美国有监听盟友的先例,而且调查结果将与韩方共享,所以总统府遭窃听不是事。这样的理由难免令人怀疑韩国外交的独立性。

▲资料图:2013年10月26日,人们手举“感谢斯诺登”的标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抗议活动。图/新华社/美联

至少还有6国疑似遭美方窃听

根据社交媒体流传的泄密文件照片,除韩国外,至少还有以色列、乌克兰、法国、英国、马里、土耳其等多国的机密信息疑遭美方窃听。

美国监听、窃听其所谓盟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美国窃取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等至少35个国家的首脑级通话。

2021年又有媒体曝光,美国利用丹麦的情报监视网监听欧洲的高层政治家。

同在2021年,媒体曝光美国政府与以色列间谍软件公司NSO签署了秘密合同,使用NSO一款名为“地标”的间谍软件,在国内外目标用户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跟踪监控。不过,这一次以色列也疑似受害者。

泄密文件显示,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领导层支持反对总理内塔尼亚胡立法改革的示威。不过,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近日代表摩萨德作出回应,否认了该文件的真实性。

无论这次在社交媒体流传的泄密文件有多少是真实的,长期以来美国采取各种手段监听、窃听其所谓盟友,是不争的事实。美国的盟友对此可谓甘苦自知。

而对于美国构建的“价值观同盟”来说,不断曝光的监听窃听事件,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撰稿/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迟道华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