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桶”是紫砂壶里一种较为常见的款式,创制于清末民初,以造型简练、使用方便、便于提携等特征,融合艺术与日用为一体,为许多砂壶爱好者所接受、收藏,成为紫砂传统光素器中的经典之作。
储铭制、任淦庭刻 大牛盖洋桶壶
那么,为什么洋桶壶姓“洋”呢?我们习惯称呼外国的舶来品为“洋货”,例如洋枪、洋火、洋酒等。难道,“洋桶”也是西物东来?
洋桶名字的由来
其实,洋桶壶一开始就是为洋人创制的。它的起源,有三种代表性说法。
展开全文
▲顾景舟 牛盖洋桶
其一是南洋外销说
据史料记载,光绪七年至十六年,国内外兴起紫砂收藏热。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远销日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英国、法国等国家。
为适应外销的需要,紫砂界需要按照外商的要求创制紫砂壶造型。洋桶壶的最初形制是独钮洋桶,并且为适应泰国客商的要求,将壶抛光打磨、镶铜饰边。洋桶壶销南洋最早,销泰国最多,故取名“洋”。
举例来说,当时《独钮洋桶》主要外销地是泰国。而泰国人是特别讲究打扮的民族,尤其是衣食用具。他们除了美感,还特别讲究光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珠光宝气」,这会给他们带来吉祥幸福。一件物品如果符合他们眼中的「珠光宝气」的要求,他们就会争相抢购,争相竞争,争相比个高低。这种「珠光宝气」一旦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共识,那就会把「珠光宝气」的吉祥对象当成心爱之物,赠献于心爱的人和最亲近的人。 《独钮洋桶》的性质亦是如此。泰国姑娘为了将纯洁和吉祥如意带给心爱的人或长辈,将「珠光宝气」带给心爱的人或长辈,在出嫁时也要选购一对经打磨抛光,镶铜饰边的《独钮洋桶》作为嫁妆,一给爱人,献上爱心,二给老人,尽子女的一片孝心 。这是清末民初时期流行在泰国城乡的乡风民俗,也是宜兴紫砂《独钮洋桶》行销泰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顾景舟制 牛盖洋桶壶 成交价:RMB 2,760,000 元
其二是东洋外销说
清末,宜兴均陶闻名于世,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睐。紫砂艺人何士为借鉴了宜均产品“小洋坛”的牛鼻盖孔,并且将小洋坛的身筒改成直形,短流改成长流,做成最早的嵌盖式牛盖洋桶。
新作一出,引起轰动,被日本客商积极订购。日本乃东洋,故名“洋桶”。
现代 顾景舟制 牛盖洋桶 2010年成交价:RMB 728,000元
其三是北洋外销说
清末,最为流行的紫砂壶造型为蛋包壶和寿星壶,这两款壶均大肚圆形,平盖弯流,日用功能显著,为人们所喜爱,产量最多,销路最广,很早就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
因此,借鉴蛋包、寿星的平盖模式创制的洋桶壶,经烟台、青岛、营口、威海卫等当时的“北洋”口岸为日本客商看中订购,并取了洋名,谓“平盖洋桶”。
民国 储铭 洋桶壶
老茶馆的记忆
虽然取了洋名,但洋桶壶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有着独特而鲜明的记忆。
清末民初,宜兴城乡茶馆林立,仅四大镇就有七十多家。五行八作、引车卖浆者流,天还没亮,或挎着箱包、或拎着竹篮,低薪阶层干脆就直接一手提着茶壶,去茶馆吃茶去了。箱包里裹着的,竹篮里放着的,手里提着的,都是洋桶壶。
顾景舟 洋桶
今天再欣赏洋桶壶,老茶馆里的光阴宛在眼前:条凳方桌,人声嘈杂,堂倌们拎着茶壶穿梭其中,茶客们坐下,点茶,冲一大洋桶壶,配盖碗,打牌下棋,侃侃而谈,偶尔还有提笼架鸟的老大爷,无论门外如何风雨更迭,屋子里始终现世安稳。
茶馆里的洋桶似乎成了久远的往事。回味过去,不仅是传承经典,更是一种守护文化的昭重与自觉。
除了茶馆,还有窑厂也经常见到洋桶的身影。当时宜兴窑场上三班倒的技术工人,如烧、装、开的大师傅正好在龙窑上当值,或在炉房内烧窑,不能上茶馆,那紫砂洋桶壶就成了随身品,人到哪,壶到哪。一般人上窑时拎只篮,篮内第一需要安置的即是紫砂洋桶壶。炉房或空地上,休息场所搁放石块搭成「平台」,「平台」上少不了洋桶壶茶壶与茶杯。稍有空闲即坐下茗泡享受一番。下工回家洋桶壶茶壶即安放于长台头。来客人即用紫砂洋桶壶泡茶,成为宜兴窑场饮茶习俗了,一道风景线。这种风气自清末盛行,直到1970年左右才有所改变。
曾受藏家追捧的收藏器
随着人们饮茶习俗、饮茶习惯的改变,洋桶壶在特定的年代中,它曾以高档艺术壶的姿态为爱壶者、收藏家所高价求购。如20世纪40年代顾景舟所做的洋桶壶,是他在业内成名立足的一件代表作品。
当时的紫砂爱好者、实业家华荫棠先生,曾花两石米,换购顾景舟两把洋桶壶。民国时期,一石米价值十块银元,而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只有2~3块银元,华先生不吝重金求购,在紫砂界传为美谈。
▲朱可心 洋桶
而随着茶馆文化的没落、饮茶习惯的转变与审美风尚的转移,洋桶壶又成为了一般商品壶。但我们不能否认,在特定的年代中,它是衡量艺人技艺高低的样板之作,并且在壶客中形成了共识。
何道洪制 牛盖洋桶壶 2013年成交价:RMB 517,500元
大师洋桶之作
近现代多位大师,著名艺人都制作过洋桶壶,包括顾景舟先生,其最早出名也是因所作之洋桶壶。
洋桶壶长圆形身简,端庄大方,典型的光货特点,最不能遮丑,所以洋桶壶既是入门练艺又是最能考验功力的一款壶型。
▲储铭 洋桶
此壶为储铭所作,他曾为顾景舟家中客师,当时被称为洋桶壶王。
其所制洋桶壶,线面挺刮,气度饱满,肩线、口线、脚线均称圆润,口盖严密无隙,流圆浑有势,饱满得体。
▲俞国良 洋桶
此壶为俞国良与任淦庭合作精品,整件器物用料考究,质感细腻舒适,造型端庄大方。
由任淦庭镌刻装饰,以多变的刀法,表达出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于简约的紫砂陶上,使紫砂艺术相映成趣,平添浓浓的文人气。
顾景舟 洋桶
洋桶壶是景舟先生早年间的成名之作,其沿袭了储壶的挺括,将做人挺直的精神和艺术理解融入,端庄沉稳,一丝不苟。
也因此,顾壶洋桶常常被引为经典,线条、工艺、气韵皆成标杆。
▲王寅春 洋桶
从民国末到建国初,再到现如今,紫砂各阶段的发展和繁荣也带来了紫砂造型的丰富,洋桶却未有多改变,一直因其便携、实用的特性,作为日用器走进许多人家。
可以说,在特定年代里,宜兴紫砂洋桶壶是最为人欢迎和喜爱的紫砂茶壶品种之一,也是使用人最多,使用面最广,使用中感到最适用的泡茶器皿之一。
▲吴云根 洋桶
洋桶壶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家庭记忆,再往上两辈,家里可能都有这么一把洋桶壶,在简单却干净的桌上,或是在劳作忙碌的田埂上……
氤氲的旧时光在壶中沉淀,在如今成为醇厚的一盏回忆。
洋桶壶,不是一把款式老土的壶,而是一件承载岁月文化的经典作品。
喜欢紫砂的壶友,可关 注公众号 “乔掌柜紫砂宜兴”,欢迎前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