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导 投资人 新药 跳槽 加剧

创新药投资人的逻辑变了,压力传导至药企高层,跳槽加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3 11:58:02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低潮期,人才流动随之加剧。

4月3日,亚盛医药宣布,朱益飞先生即日接替祝刚先生担任首席商务官,全面负责公司商业化运营,并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博士汇报。他曾在西安杨森、百济神州、齐鲁制药、天境生物等公司担任负责商业化的核心高管。

亚盛是国内第一批创新企业,旗下拥有全球首个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于2021年11月上市。这也是慢粒白血病抗癌神药“格列卫”的第三代,适用于一代、二代药物耐药患者。

作为亚盛唯一的自研产品,”耐立克”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这款药在2022全年的销量仅为1.82亿元。

事实上, 距港股“18A”规则实施即将满五年。大批创新药企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如何盈利活下去”已成为关键议题。

眼下,除了亚盛医药,百济神州、复星医药、海创药业、传奇生物等多家药企都在纷纷调整高管团队,引入新鲜血液。就连素有“一哥”之称的恒瑞,都将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江宁军笼络帐下,担任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与孙飘扬、张连山组成公司的新领导班子,商议战略决策。

资本寒冬下,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节衣缩食更是成为行业常态, 但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渴求仍持续存在。

外企高管水土不服

创新药企高薪挖人留人才

从跨国药企挖人,曾经是创新药企快速组建团队的有效手段。但这招并不总那么好用,水土不服的现象屡见不鲜。分析人士指出,经验丰富的外企高管很难长期稳定地待在创新药企, 除了业绩原因,国内外企业不同的发展模式、经营逻辑都会导致人才跑马灯式地流转。

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2022年4月,恒瑞医药原首席医学官邹建军加盟君实生物,全面负责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根据君实生物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邹建军的年度薪酬是432.5万元。

展开全文

1月3日,百济神州宣布,傅江安出任公司全国客户大客户高级总监职务。他曾服务于默沙东,后加盟嘉和生物、天境生物两家创新药企担任商业部门高管。百济神州核心高管年收入动辄数百万,傅江安此番入职百济的待遇也不会低。

事实上,高薪是创新药企挖人的重要手段。

根据《2022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显示,mRNA领域高管、基因治疗CSO、细胞治疗CTO均是热门职位, 年薪可达120万~300万元。这三个职位的跳槽薪酬涨幅最低也在30%以上,mRNA领域高管的跳槽涨幅甚至可达40%。

对职业经理人而言,如果涉足的赛道和趋势足够好,只要抓住时机,奋斗几年就实现财富自由不是梦。

分析人士指出,在发展初期, 核心高管就是创新药企的“核心资产”,给付高薪酬,是创新药企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代价,亦是一场豪赌。

不可否认,对缺乏积累的创新药企而言,高薪挖人是最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快速积累同业竞争的人才资本。然而,传统药企与创新药企价值观的碰撞,注定了这种方法只能在短期有效。

回归本身商业价值

投资创新药的逻辑变了

经历火热的投资之后,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低潮期”。潮水退去的时候,哪家企业都不希望被发现是在裸泳。

在今年4月初的一场专题讨论会上,多位投资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今后的投资要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营收提出具体要求。 这一变化正在让创新回归价值,也能提高整体的投资成功率。

上游投资人的理念变了, 创新药企就必须调整策略,确保公司能研发出“重磅产品”,确保现金流待续增长。

投资机构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投资机构了, 他们比任何创业者都更害怕风险。

自上而下,压力传导至创新药企的管理层,最终让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据健识局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第一季度,创新药企的人事变动消息就超过80条,可以预见,今后中国创新药产业还将进入新一轮的调整季。

与此同时,中国医药市场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药品集采、一致性评价政策推进, 不少传统药企向创新药、首仿药倾斜,由此产生的人才调整也是必然且持续的。

在医保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创新药已享受到“当年获批即可谈判”的红利。不过, 政策保障并非铁饭碗,亦有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销量依然无法达到商业预期。

而这,正是中国医药行业漫长的大浪淘汰过程。眼下,不少药企的管理者还抱着固有思维,无论战略思维还是战术运用,都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以期待扭转颓势。

好消息是,一份市场薪酬数据白名单显示, 医药行业总体离职率是5.91%,仍远低于金融、消费品行业9%的离职率。医药,仍是最稳定的行业之一。

事实上,无论是研发或销售岗,今后创新药企的竞争力将 愈发依赖于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正如任何一个经过泡沫洗礼的市场,都需要回归冷静。这对于国内创新药行业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放眼全球,目前医药行业整体都陷于寒冬,很多欧美药企已经开始裁员、缩减管线。业内普遍认为, 在这个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时代,高端人才的入驻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前提。在寒冬中长期生存,需要企业实现竞争差异化,核心管理层作为决策中枢,当然影响着企业未来的走向。

撰稿|小米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杨亚兰

图源 | 视觉中国

集采无禁区,大批非中选原研药被暂停挂网

2000万医用耗材采购,大三甲明确拒绝进口产品

当人脑完全开发,AI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新事 | 打击互联网违规售药,药监局点名美团、拼多多等

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扫码加我:进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转载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