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河南省上蔡县的沃野田畴,排排现代化蔬菜大棚镶嵌在城乡大地间,大棚内实时采集的温度、湿度、土壤状况等数据一目了然;浇春水、剪新枝、施春肥,农户们身影忙碌;“博士站”“专家点”的农技高手来到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探苗情、传技术、谋发展,一幅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上蔡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持续引入优势技术和人才资源,依靠设在田间地头的博士工作站和专家联系点,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特色种植的科技含量,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博士站”让农户心如蜜甜
“发户,恁这黄瓜长怪排场哩,今年这几个棚肯定不少挣吧?”在黄埠镇南王楼村蔬菜产业园,看着4座大棚内水灵鲜亮的黄瓜,听到村民善意的调侃,李发户满脸笑意回复:“还中,还中,从开春到现在已经卖15万了!”
南王楼村村民李发户是发户农业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有着多年蔬菜瓜果种植经验的“老把式”“土专家”。
2020年12月,潍坊科技学院驻上蔡县博士工作站在南王楼村挂牌成立。作为一家拥有从良种研发推广到智慧农业服务在内的农业全产业链优势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潍坊科技学院派出徐友信、张敏敏、刘晓明3名学科带头人定期深入南王楼蔬菜产业基地开展实践课程现场教学,全面推进基地“产研学”一体化发展。
“博士站”成立后,对当地的发户合作社、心月合作社、潍坊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心月纸箱厂等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联合上蔡县财政局支付中心驻南王楼村工作队,共同成立了驻马店潍蔡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李发户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他被委任为潍蔡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种子种苗培育、高效栽培、绿色防控、土壤改良、富硒蔬菜生产……博士工作站落地便开花,先后辐射带动周边近百户村民参加合作社,实现了蔬菜研发、种植、包装、物流等领域优势资源的集聚提升,同时加快进行农业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实践基地建设。
“以前‘博士站’没成立的时候,咱这个蔬菜瓜果产量和质量根本达不到现在这个水平,现在产量和品质都上去了,根本不愁卖。”李发户兴奋地说。
目前,南王楼绿色蔬菜产业园已建成特色种植大棚37座,育苗棚1座,保鲜库及品种培育研发中心综合楼1座,总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成立3年总产值达967万元。不仅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支撑,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平台。当下,吃着新鲜甜美的瓜果蔬菜,看着腰间鼓起来的钱包,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们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
“明星瓜”打开增收新局面
眼下,五龙镇的5000多亩特色品牌西瓜开始陆续进行整枝和吊蔓,一根根瓜藤修剪掉子蔓后,被单独固定在拉绳上。看着一株株生机勃勃的幼苗,农户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作为当地出名的“明星瓜”,五龙镇“8424”西瓜已然成了一张名片,多年来畅销省内外市场。
“中心糖度13.2,边缘糖度11.3。”去年6月,在一场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和上蔡县农业农村局专家们组成的“吃瓜大会”上,上蔡县惠龙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出的“8424”西瓜以爽口多汁、回味甘甜的口感征服了大家的味蕾。在这次“设施西瓜、甜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鉴评会上,经过上蔡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工作人员现场多次测量,惠龙果蔬种植合作社种植的西瓜肉质更细嫩,水分更充足,糖度接近“爆表”,受到在场评定人员的认可。
展开全文
近年来,五龙镇党委积极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对接,以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为依托,专家联系驻点,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从源头上赋能和保障五龙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在10多年前就制定了‘优质优价’的特色种植农业发展战略,从安徽阜南引进了果蔬大棚特色种植业,多年来一直坚持‘政府指导、农民参与、市场带动、专业运作’的发展运行模式。”五龙镇党委书记乔鹏说,与河南省农技专家保持紧密联系,多次邀请专家们实地考察、指导,结合五龙镇的土壤特质、天气等,为农户制定一整套技术提升方案。
多层覆盖、肥水一体化、生物有机肥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一系列关键配套技术,让五龙镇的“8424”西瓜质量稳定,产量连年攀升。目前,五龙镇瓜果年总产量近1万吨,产值超过8000万元。根根瓜藤上结出的累累硕果,既是农户们增收致富的“金点子”,也走出了乡村振兴事业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近年来,上蔡县依靠科研助力、科技加持,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锚定“菜篮子”和“果盘子”的现代化和品牌化目标,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去年春季以来,全县农业农村部门先后组织专项防治集中培训13期、460人次,9个田间技术指导组服务1.5万人次,发放相关技术资料10万余份。如今,遍布上蔡城乡大地的一棚棚特色瓜果蔬菜,不仅成了农户们的“摇钱树”,更是乡村振兴的“聚宝盆”。(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