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一天,在河南孟津县出土了一块石碑。
当人们扫去石碑上的灰尘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明福忠王壙志”。
意思是这块石碑的主人乃是福王朱常洵,而上面所记载的文字正是朱常洵的墓志铭。
石碑上的大致意思如下——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城中突然被数万贼寇所攻陷,福王挺身而出,与贼抗争,慷慨激昂,与城共存亡。
从石碑上所记载的意思来看,福王朱常洵是一个保卫家园,誓死抵抗外贼入侵的英勇之人。可在历史上,关于福王朱常洵的结局,却是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便是前面所提及的殉国。
而第二种则是……被攻入城中的首领——李自成,斩杀后烹煮而食。
那么,朱常洵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又为什么会产生两种说法?
(朱常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明末奇案”。
一、朱常洵被抓,被李自成烹煮而食
对于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所食之事,《荒书》是这样说的——福王朱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
展开全文
(朱常洵)
另有书籍则是记载——福王因为身材太过于肥胖之缘故,被李自成士兵抓住之后,割成小块,和鹿肉放在一起烹煮,随后被食。
记载着朱常洵被烹煮之事的史书不胜枚举,例如《古今史略》、《绥寇纪略》、《流平寇志》等皆有。
而从这些书籍中所记载的文字上来看,可以拼凑出朱常洵被杀被食的全部过程——争国本失败之后,朱常洵就被册封为福王,来到了洛阳。
虽然没有当成太子,但从册封的封号以及属地来看,皇帝对朱常洵还是极尽宠爱的。
(洛阳城)
不仅让朱常洵去往极尽富庶之地——洛阳,万历皇帝还把从各处搜刮而来的奇珍异宝,衣物钱财全部给了朱常洵。
朱常洵在洛阳过上了极具快乐的享福生活。
都说安逸的日子,有时候就是一种腐蚀剂。在洛阳的这么多年里,朱常洵每天吃吃喝喝,把酒享乐,渐渐地把自己养成了一个胖子。
与此同时,因为有着皇帝老爷子的宠爱,朱常洵在洛阳可谓是鱼肉乡里,压榨百姓。
朱常洵的日子是好过了,身处洛阳的百姓们却常常要忍受饥饿之苦。后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明末时期的百姓生活图绘)
所以说,按照这样的故事发展情节,朱常洵守不住洛阳也在情理之中。
1641年,当李自成率军来到洛阳城下之时,洛阳城的士兵们主动打开了城门。
就这样,洛阳城被李自成占领了。
城破了,叛军打进来了,朱常洵这才感受到了心惊。
但是此刻的他即便是跑也跑不了,因为在多年的鱼肉生活之中,他早已将自己吃成了一个大胖子。
因为吨位的缘故,朱常洵尚且能走路,但要叫他翻墙逃跑,那可真的是前人所难了。
于是,朱常洵被捕了。
(李自成图绘)
当李自成来到朱常洵面前的时候,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娇子痛哭流涕地跪在李自成的脚下,祈求能饶自己一条性命。
但朱常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如此低声下气的祈求非但没有换来对方的怜悯,反而给自己“挣”得了一个更为悲惨的结局。
李自成下令,让士兵们在王府架起一口大锅,锅内除了有就地捕杀的鹿肉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朱常洵。
没错,李自成让人把朱常洵洗剥干净之后,就投到了这口大锅之中。
待锅中的人和鹿都煮熟了之后,李自成和下属们就将这一锅肉汤分而食之。
(烹煮的大锅)
关于李自成烹煮朱常洵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的是李自成并没有吃朱常洵的肉,而是把朱常洵的血放出来之后,就着鹿肉一起吃的。
虽说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但都展现出了描绘出了李自成的残忍与血腥,让人毛骨悚然。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著名历史人物---闯王李自成,看看他是否真的有“作案动机”。
二、李自成起义,率军攻入洛阳
明末年间,因为政权的腐败、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再加上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百姓的生活可谓是举步维艰。
有压迫的地方必然会伴随着反抗。于是乎,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就此展开。
(闯王李自成)
在这场农民起义中,出现了一名著名的农民领袖将领,此人便是李自成。
李自成为什么会在这场起义中成为领军人物?
与他得民心,有勇有谋分不开关系。
1629年,也就是崇祯二年,李自成参军。因为头脑灵活,为人圆滑,他很快就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李自成)
兵变发动之后,李自成辗转多个军队,最终投奔到了舅父高迎祥的麾下。
1634年,李自成与其军队在误走的情况下,被明军围困在一处峡谷之中。
危难之际之时,李自成想出一记计谋,成功斩杀敌军。
此为李自成起义的成果之一。
1935年,李自成率部攻下南直隶凤阳,成功斩杀中都守将。
而后,李自成率军来到了甘肃。
此为李自成起义的成果之二。而李自成来到甘肃之后,为之后获得“闯王”称号奠定了基础。
(李自成雕像)
1636年,高迎祥被杀,其所属残部西走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的“闯王”的名号便是在这一年开始叫起来的。
在后面的日子里,李自成率领着军队,继续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征战。
四年后,李自成在围剿之际,收留流民。
“开仓而振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短短数语,既描绘了当时流民、饥饿者如云,同时向人们展现了李自成获取民心的具体过程。
在接济了民众之后,李自成还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了一众高歌。
李自成的民心,就是这样获得而来的。
(受夹道欢迎的李自成)
纵观上述时间表,李自成这一有计谋,能打仗的角色已然跃然纸上。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有了农民的支持,加上本人的骁勇善战,李自成的起义之路必然走得更加的顺畅。
果然,1641年,李自成成功地攻下了洛阳。
而当李自成率军攻打洛阳之时,他与福王朱常洵的故事就已经开始了。
从李自成攻入洛阳城,以及一路上对待王公贵族的处置方式上来看。
显然是存在烹杀朱常洵,威慑敌对势力的动机。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三、《明史》和石碑,揭开真相
令人质疑的是,虽然就像一些书籍中记载的那样,李自成捉拿朱常洵之后,就把人给烹煮吃了。
但从《明史》记载的文字来看,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明史)
《明史》是这样说的——李自成率部来到洛阳城下,进而攻城。
而福王朱常洵在知晓叛军到来之时,千金一掷,只为谋求能够与其对抗的勇士。
勇士倾城而出,手持长矛冲入敌营,贼军才稍稍退却。
夜半时分,王绍禹的亲军从城上招呼贼军,互相谈笑,挥刀杀死防守城墙的士兵,焚烧城楼,打开城门,把敌军迎入到了城中。
在这之后,朱常洵破城而出,藏身于一处寺庙。
一天之后,他就被贼军给捉住了,朱常洵于是就这样被遇害了。
从《明史》所记载的文字上来看,朱常洵是一个守卫家园,有大义的英雄。而如此的形象就与上文所说的大相径庭了。
(朱常洵)
看到这里,或许就会发出疑问了,既然同样都为史书记载。
那么,怎么就可以轻易地下论断说李自成没有烹煮朱常洵,朱常洵是为救城而壮烈牺牲的呢?
其实,史书上所记载的文字,真实性也是有待考究的。
因为,记载者作为写故事的人,也大多数是从他人口中所得故事的前因后果。
并且,作为记载者,其在撰写之时必然会受到自身的主观因素影响。
那么,这样一来,《明史》和其他书籍所记载的,都不能锤定当年的事实到底为何。
对于历史,要想做到事实阐述,以及公正评价,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史书、野史、传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朱常洵被捕烹煮的这一件事也亦然。
(明史)
但,从当年的社会情况上来看,李自成或许有烹煮朱常洵的可能。
从上文就可知晓,在当时的那个社会,官员们官商勾结,鱼肉乡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人人都吃不饱饭,最后的结果就是人吃人。
如此,是否有可能,李自成在捉到了朱常洵之后,看到了因为搜刮民脂民膏而养的格外膘肥体壮的朱常洵之后,生出了厌恶和痛恨之心理呢?
这样一来,李自成食人的传言,或许就并非子虚乌有。
毕竟,李自成自己就是农民出身,要说他对这些常年纸醉金迷,鱼肉乡里的王爷天子们没有一丝痛恶之情是不可能的。
(李自成)
其实,朱常洵重金求勇士,守护洛阳,李自成并未烹煮朱常洵也是较为站得住脚的。
毕竟,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实在犯不上在杀害朱常洵之后将其食之。
毕竟,一旦残忍凶杀的名头传出去,对李自成自身还是有着些许影响的。
再说,同类相食,对李自成自己来说,也无额外的好处。
光光一部《明史》还不足以推翻“朱常洵被吃”这一说法?
那么,问题便来了,朱常洵最后的下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问题和疑惑终会有被解决的一天。
1924年,当人们寻得一块石碑之后,人们才真正知晓了朱常洵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所谓何。
(大明福忠王壙志)
原来,这块石碑的所属者正是朱常洵,石碑上面清楚地记载了朱常洵到底是怎么死的。
石碑上说:“王居国,亲厚有理,敦厚和平,遇士大夫有礼,人称其有东平河间之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贼数万攻陷城府,民军逃窜,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
“二十一日遂死难焉。王享乐五十六岁,谥号为忠。更为之立庙,建坊赐额,以表其烈”。
抛开赞扬朱常洵的话不谈,从墓志铭上来看,朱常洵被李自成抓捕而食的说法是立不住的。朱常洵是为抗击叛军而牺牲的!
(朱常洵被捕图绘)
既有史书的记载,又有文物的佐证,那么,朱常洵最终的结局便是——被叛军所杀,而并非传言和一些史书记载的那样,被李自成烹煮而食了。
对于李自成烹煮朱常洵这一说法的产生,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有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可能起初人们在杜撰朱常洵被李自成烹煮而食这一故事之时,只是为了娱乐消遣。
而在之后,这一说话逐渐流传开来,就成为了世人口中的“事实”。
(李自成雕像)
结语:
李自成或许不知道,百年间来,自己头顶上竟然悬了一个“凶残食人者”的称号。
而他烹煮朱常洵的说法,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石碑的出土,才得以真相大白。
不知道已经活在历史书中的李自成本人会作何感想。
从朱常洵被烹煮,李自成食人这一故事来看,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过,对于历史故事来说,如今的人们也只能是“耳听”,难以“眼见”。
毕竟,历史终究是历史,现当代人不可能穿越到过去的岁月。
(李自成)
因此,对于史实,对于历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要讲究一个真实性。这就要求历史工作者从多本史书中,从多个历史故事中,多方面地了解历史。力求,让故事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尽最大的力度减少杜撰的成分。
参考文献:
《洛阳行》对明末党争的反思 作者 程相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76-78
李自成起义军对明宗室的政策 作者 王兴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
明神宗是怎样搜刮民财的 作者 梅桑榆 《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第6期
君臣博弈的政治解读 作者 尹选波 《阅江学刊》 2012年第2期
编辑:麻球
责编: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