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十集人文系列纪录片《花溪故事·霞客行》第一集全网上线。本集主题为“初见”,它以徐霞客与花溪的诗意初见为引子,讲述了历史上诸多文化名人与十里河滩、花溪公园、黄金大道城市生态人文走廊之间的动人故事。
剧照。
“东方游圣”初见花溪
“又南三里,曰大水沟,有一二家在路侧,前有树可憩焉。”一生丈量山河,以实证为言的徐霞客,在其所著的游记中,用这样极具遐想的词句记下与花溪的诗意初见。风景旧曾谙,当时他或许也忆起故乡江南。
“大水沟”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从“一二家”的寂寥,发展为时下多民族聚居的热闹光景,与周边的孔学堂、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市民族中学、清华中学毗邻而居,“有树可憩焉”更成为世人的神往和寄情。
浣溪沙里转新声,“稍折而东,则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花间侧听是流莺,“有九巩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华仡佬桥”,至此处,一方秀美的山水画卷在移步换景中完全推展。
展开全文
剧照。
花溪公园前世今生
150年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徐霞客曾深情驻足的地方,因为当地举人周奎父子的营造而起了新变化,花溪公园雏形可见。周奎率家人先后在花溪河畔建楼、筑阁、种树、垒坝。周奎之后,其子侄孙辈仍然尽力培植修葺花溪园林,开辟道路。
当地举人周奎。
民国26年(1937),刘剑魂就任贵阳县长。第二年,他接受地方建设委员会秘书罗浮仙建议,将原名之花仡佬改为花溪,以便雅俗共赏,寓意“花开四季,碧水长流”,并以颜体亲书“花溪”二字,刻石勒碑于济番桥(今花溪桥)头,至此花溪得以定名。同时将花溪公园整体建设作了精心规划,先后建成了“清晖楼”“飞云阁”“棋亭”等建筑物和“济番桥”等石桥,并亲自题“生聚教训”摩崖。
1940年代的花溪公园坝上桥。
据刘剑魂之子刘雍先生回忆:“1939年的时候,花溪公园建成。当时贵州最有名的画家,叫桂百铸的老先生。他就画了一张花溪揽胜图赠送给我家父亲。以纪念花溪公园的落成。 ”
桂百铸《花溪揽胜图》。
文化名人初见花溪
星沉溪底当窗见,雨过河畔隔座看。集山水人文、田园野趣、园林营造、自然风光于一体的花溪公园连同整个花溪,惊艳着每一次初见。著名作家林同济在60多年前说过:“花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秀!花溪风景、人文、历史之‘秀’,可与江南任何名胜争衡。”著名文学家陈伯吹写道:“过贵阳而不上花溪,如入宝山而空手归来。”
文化名人爱在花溪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依偎着城区的花溪公园,巴金先生和他的爱人萧珊女士,就曾在花溪小憩举行婚礼,成就一段佳话。婚后,巴金又继续留在这里创作,完成了《憩园》这部小说,花溪小憩也因此改名为憩园。如今,园内仍保留有巴金纪念馆。憩园还见证了著名画家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李宗津与夫人周珊凤等文化名人的爱情传奇。
巴金先生和他的爱人萧珊女士。
花溪伉俪爱在花溪
“婚前是在(花溪公园)坝上桥,我给她照相,她在桥下。”93岁高龄老书法家龙渊泉和车素珍夫妻伉俪70余载,爱如初见,累月经年。“(刚认识时)她在青岩,难得见一次,都是写信。当时我记得特别记忆深刻的是我们信里的一句话:海枯石烂不变心,就是这样一句。”
93岁高龄老书法家龙渊泉。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他们的故事始于花溪,也美好着花溪。所以,和大多数人一样,花溪,既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人间烟火,也是最珍视的人间净土。
龙渊泉翰墨丹青伴一生,黑白间书写的是一方水土,一生故事,但无论写字,亦或作诗,他的墨宝下,几乎都是他和爱人车素珍关于花溪的记忆。
秀美花溪。
“披黄芦苇皓首摇,放鹤洲闲钓魂销。几对靓凫声声啼,啄波轻荡水云娇。”
2009年12月,花溪公园获批为贵州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消夏避暑,流连驻足。公园内有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的衣冠墓,如今是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有民众前来献花缅怀。
抗日名将戴安澜的衣冠墓。
过往的历史,我们无法亲眼见证那些灿烂的瞬息,但有幸,留下的故事给予了我们足够的遐想。
当你漫步在古典雅致的乡贤里,感触着这里的一砖一木,仿似寻着历史的足迹,与清晖楼和借花草堂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牵手与寄语。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花溪,便是如此,朝花夕拾,妪翁白首。其景也珍,其情也真。“几步花圃几农田”,秀美如斯。
秀美花溪。
据悉,十集人文纪录片《花溪故事·霞客行》由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策划出品,通过视频+音频方式,以徐霞客1638年游历秀美花溪的行程为主线,把徐霞客在花溪的游踪首次以影像创新方式进行表达,记录其在花溪所留下的文化足迹与花溪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精神境界。
《花溪故事·霞客行》于1月6日起,每周更新一集,在喜马拉雅、腾讯视频、哔哩哔哩、小红书、抖音、新浪微博、携程旅行等多平台播出,并透过YOUTUBE等平台实现国际传播。(花溪区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