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在“外滩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的圆桌论坛上,主持人抛出这样的问题。
“人才不需要每天写报告、打申请,来努力使自己的每个环节得到帮助”“一定具备‘催化者’的能力”“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让企业能够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的环境”……在黄浦区日前举行的“门楣之光·黄浦人才周”活动上,在宽松的氛围中,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以及政府官员围坐在一起,观点激荡,为黄浦区发展科创、吸引人才提出了真知灼见。
圆桌论坛嘉宾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博导 安雪晖
Plug and Play中国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 徐洁平
中电科机器人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副所长 陈杰
中国恒瑞有限公司(HRC)董事长 顾勇涛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申红
黄浦区副区长 王鼐
安雪晖:软科技创新名列前茅,硬科技创新还在追赶
现在有两种科创:一种是互联网领域的科创,如我们手机中安装的App,我把其称为软科技创新;另一种是硬科技创新,特斯拉在上海建设的新能源车厂,就是很典型的硬科技创新。
中国的软科技创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硬科技创新尚处在追赶别人的阶段。在硬科技创新方面,非常需要关注的就是人才。一个在中国能够成功的硬科技创新人才,他不仅要关注科研、关注市场需求,还要懂得国情,是一个复合型人才。
我理解的科创,不仅仅是发明创造,也是发明创造转化到一个让人愿意掏钱来购买商品的过程。试想,我们把一个东西创造出来,要进行“小试”“中试”,要找到第一批愿意为它付钱的人,然后扩大再生产、去募集资金,最后可能还要上市。其中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帮助,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为这些复合型人才服务的创新生态环境。
展开全文
在中国,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有着基于熟人的创新生态环境。过去,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可能首先想找自己的老乡、同乡或者商会,认识一下,相互照应。现在,大家会去的是同学会、朋友会。我身边有一些学生,走向创业并取得一定成就,基本上都是在清华大学这个圈子里。熟人社会,其实是我们中国人的优势和文化传统,创业者不要浪费它,要进一步扩展、发挥它的潜力。
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样的创新生态环境适合科创人才发挥才干。我用8个字概括:春风细雨,润物无声。人才需要的是这样的环境,他们不需要每天写报告、打申请,来努力使自己的每个环节得到帮助。
顾勇涛:给予企业申办创新平台项目的机会
在一些应用科技方向,企业与市场最近、最接地气,企业更知道市场的需要是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这对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成功非常关键。
我是一个在西班牙居住了20多年的华侨,2014年回国创业。我们公司叫HRC,从事高性能碳纤维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主要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绿色建筑和氢能源等行业。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将近九年时间,我们从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1500人的团队。这些团队分散在中国、西班牙、德国、英国等。
我们非常注重研发,目前我们有几百人的研发团队,也参与过很多国家的轻量化项目和一些标准的起草。在此期间,我们深刻体会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非常重要。
我自己有个观察:一些较大的创新平台项目,现在往往是由高校加教授、加学生团队来组建的。企业能参与其中的程度非常小。但是,在一些应用科技方向,企业与市场最近、最接地气,企业更知道市场的需要是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这对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成功非常关键。
我建议,政府可以适当地考虑,由企业在创新平台项目来承担一定角色,给予企业独立申请或合办这种大型创新平台项目的机会。
徐洁平:全球优秀创新环境中,一定具备“催化者”的能力
产业的规律跟科学的规律往往不在一个赛道上。科学的规律是要坚持,要不断地攀登;但产业规律是要合适,要达成最有效的资源配比。
我的父亲是做超强超短激光研究的。他所做研究的应用场景“非常非常少”,只有超强的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科学、半导体科学才会用到超强超短的激光。科学是一条寂寞的路,但产业不能寂寞。
我们帮助了近500家世界500强企业寻找其科创之路。我们发现,产业的规律跟科学的规律往往不在一个赛道上。科学的规律是要坚持,要不断地攀登;但产业规律是要合适,要达成最有效的资源配比。要让两个规律整合到一起,需要一个“催化者”的存在。全球优秀的科创生态环境中,一定具备“催化者”的能力。在美国硅谷、波士顿等科创环境一流的区域,都有一个圈子,核心就是一群作为“催化者”的复合型人才。上海有发展科创的深厚基础,已有很多知名高校、大型基础科学装置以及国内外优秀企业集聚,还需要吸引更多的“催化者”集聚。
陈杰:建议探索“创新联合体”新模式
黄浦区正在打造海外人才归来的码头,具有优势条件来推动“创新联合体”的实现。
对一家科技型企业来说,人才是最关键的。我们是做机器人的。机器人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包括机电控、新材料、新能源,也包括人工智能。我们经常说,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与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标志。最近有个引爆点,就是特斯拉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它一旦与ChatGPT结合,将引领智能机器人往更高层面发展。
由此,我受到启发:在黄浦区,我觉得可以探索由企业牵头、与高校联动的“创新联合体”。黄浦区正在打造海外人才归来的码头,具有优势条件来推动“创新联合体”的实现。作为企业,我们非常渴望“有组织的科研”这一创新模式,能帮助我们降低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能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化形成一体化推进。
申红:做好资金链和创新链的融合
将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效应发挥好,把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创新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资本。资本既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一个创新的催化剂,是产业的加速器。在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四链”融合中,当把资金链和创新链融合好了,就可以加快创新的进程、提高创新的效益、提升产业的能级。从我们资本方来说,如何在创新链和产业链中有效配置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财政部发起的一个致力于推动绿色、生态、环保、双碳建设方面的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起到资金示范引领的作用,起到资金带动和放大效应的作用。一句话,财政资金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四两拨千斤”,我们要用这个小球来撬动大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国家金融资本应有的作用。如,说到碳减排,传统钢铁行业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了全国碳排放量的15%—20%。我们资金的支持就是紧扣怎么在传统钢铁行业中促进碳减排技术创新。我们与宝武合作,出资10亿元,带动了整个社会资本100亿元,致力于对传统钢铁行业中的废钢的循环利用进行技术创新。经过一年多后,减碳的效益非常明显,创新技术在全国传统的钢铁行业中都可以复制应用。
我们的经验就是,将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效应发挥好,把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王鼐:黄浦区发展科创的优势:“无界创新”
我将黄浦发展科创的优势总结为“无界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人才无界、资本无界、服务无界、场景无界。
黄浦区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有义务、有责任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定位。这两年,黄浦区做了很多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探索。
原先在大家的印象中,上海的创新都是集中在浦东张江或者一些郊区。实际上,这些年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尤其是从工业化时代向数字化时代迈入的过程中,创新要素发生了迭代升级,我们发现,原来科创企业一定要建在工厂旁边,一定要离制造、离工厂更近,现在并不需要了,更多科创企业回归中心城区。
我将黄浦发展科创的优势总结为“无界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人才无界、资本无界、服务无界、场景无界。
首先是资本无界。黄浦区是金融大区,金融占黄浦GDP比重与经济贡献率达到45%,汇集了大量的银行、保险机构、要素市场,还有各种基金管理公司。我们要发展科创、要进行研发,需要资金,在黄浦区可以零距离地获得这些资金。我们政府也组织了大量的基金和科创企业对接,基金公司的参与度都非常高,因为大家过来都很方便,走出办公室,很快就能到黄浦区。
其次是服务无界。黄浦区的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咨询公司、律所、人力资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基本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头部专业服务机构都在黄浦区集聚。这些专业服务机构可以给科创企业赋能。现在,创新越来越向中小企业集聚,但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需要自己去建设一套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很多的专业服务都可以从这些专业服务机构处采购,非常便捷。
再次是场景无界。黄浦区,商贸业非常发达,文化非常繁荣,区域内教育、卫生服务水准都非常好。创业者在黄浦区进行研发,可以应用到黄浦区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去,黄浦区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场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人才无界。黄浦区是上海开放最早的地方,有着外向型的基因。大量的归国创业团队、留学生、成功企业家从国外回来,会选择黄浦区,因为觉得这里的生活便利度与其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没有差别,甚至可能更方便。黄浦区是上海三大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又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烟火气。黄浦区的商业、文化非常繁荣。创业者需要脑力激荡,需要跨界融合,可以在黄浦区很方便找到聚会交流的地方。
去年,黄浦区成立了科创集团,用市场化的方式将黄金地段的优质空间租下来,进行改造,提供给科创企业拎包入驻。首期2万平方米空间已装修完成了,位于北京东路上,紧邻南京东路商圈、苏州河,地段非常好,以优惠的租金提供给符合黄浦区产业导向的科创企业使用。我们希望弥补租金成本高的短板,为优质的科创企业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