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甘肃人是如何防疫的?
关于瘟疫,中华先民认识的非常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记载。当时,人们常用瘟疫、厉疾、大疫这样词,记载他们艰难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经历。
西北地区瘟疫二十年一轮回。瘟疫其实是一种高烈度传染病,大概包含了今天人们所知道的:鼠疫、痢疾、黑热病、疟疾等等,或许还包含了我们所不知道的某些传染病。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可以这样说,至少在2500年前,中华先民对瘟疫,这类高烈度传染病,有了清晰的认识。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季春纪》中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可见,那时人们认为,节气不正常的原因导致疾疫发生。
西北地区最早有记载的瘟疫,发生在公元前369年(秦献公十年)。由于,年代久远,文献只留下“民大疫”三个字,其他都湮没了。不过,人们认为,这次大疫应该发生秦国核心地带——关中。
专家统计,从公元前369年到1949年,西北地区每过20年(20.51年)就发生一次瘟疫灾害。 在古代,人们认识有限,无法很明确地区分,不同烈性传染病。只能笼统地用瘟疫来表述,其大概包含了:鼠疫、天花、流感、霍乱、喉疫、疟疾等等。瘟疫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故而史书多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天灾人祸相连。 明嘉靖八年(1529年),兰州大饥荒,饿殍塞道。陈锡倡导捐资,募工在郊外掘穴十多个,与其亲友邻居抬埋尸体,数月之间掩埋1万多具,避免发生瘟疫。这是有记载的,兰州最早的防治传染病行动!
展开全文
公元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皋兰县大旱,民大饥,又加疫疾,死者甚多,人们发仓粮赈济。这是大灾之后有大疫的真实写照。这次灾害的范围是非常大的。 明清民国时期,在兰州地方史志中,不时能见到关于瘟疫、大疫、疠疫的记载,不过,许多烈性传染病的认识,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不再是笼统的瘟疫。 霍乱、天花、喉疫、伤寒、不明瘟疫是当时兰州境内几大烈性传染病,当时医疗手段有限,一旦感染这些烈性传染病,很难救治过来。
史书记载中,往往留下死者甚众,死者十之七八等记载。 古代的甘肃人是如何防疫的?大概有:隔离病人。驱邪养正。艾灸熏烧,药囊随身,“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这种香包中药放入中药材,一般是丁香、沉香、艾叶、佩兰、肉桂、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中药材,这些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可以净化身边的小环境。
喝雄黄酒,用雄黄熏杀,当年的白娘子,就是这样被许仙给显了原形。给空气消毒,有熏艾草和打醋坛等多种方式。药浴,用佩兰等草药洗浴。身上涂抹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