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学 十四大 攻克 板块 高三

【高三板块】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附最全的高考地理难题攻克技巧汇总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2 08:04:02 浏览6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  区位选择原理

1.1  原理 1:区位选择与放弃

地理学的一个根本性的论题是:何事发生在何地 ,以及为什么 ? 即地理学的 “3个 W” (what,where, why)。地理学家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 ,包括自然和人文现象 。“人们面临区位选择”是对地理学 “3个 W”中关于人的活动那部分进行分析的起点 。因为对某一区位的选定是以放弃在其他区位的利益为代价的, 所以, 地理学家在对这个问题分析时, 必须设置分析的背景 , 即人们面临在哪些区位之间进行选择 。

设想要建设一座水库, 如果坝址已定, 比如三峡大坝 ,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坝高是多少 ,不同的坝高的淹没范围, 淹没地区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 ,人文地理状况 ,移民数量和职业结构等 ;不同坝高的社会利益 ,包括发电 、防洪和航运。这些都是水库建设选择的背景 。

地理学家为了使他们的分析具有一般性, 情景设计常常是抽象的 、概括性的, 尤其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中。比如 ,冯 · 杜能为了分析市场和与市场的远近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设定各种农业产品的生产是在与市场中心的不同距离上进行选择 。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 厂址首先是在燃料地、原料地与市场地之间选择, 然后是在运输成本最小和劳动成本最低之间选择,最后是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低与厂商集聚导致成本的降低之间进行选择 ,以反映生产要素的分布和工厂区位选择本身对工厂区位配置的影响 。在克里斯塔勒 的中心地方论中 ,商品是在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体系中的选择, 以反映企业的必要生存空间对产品生产位置的作用 。以地理学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 ”学派则强调经济体是在有差异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空间中进行选择, 即强调所谓的经济体在社会文化中的 “嵌入”。因此 , 区位选择的背景、或区位选择的情景设计, 或者说, 思考人们面临什么场面的区位选择, 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原理,本文将它概括为 “人们面临区位选择, 或区位的选择与放弃”。

展开全文

1.2  原理 2: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

区位选择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地点,重要的是选择与这个地点相关的在其它地点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比如, 个人住房地点的选择, 与住房类别、户型相关,也与住房周围的自然环境 、社会治安有关 ,与住房与工作地点 、服务设施, 包括医院 、学校、幼儿园等的距离相关。港口选址 ,既要看备选地点的通航条件 、停泊条件和筑港条件, 也要考察它的经济腹地条件 , 同时还有它与其它港口 , 比如枢纽港和普通港的关系, 以求得最佳方案 。在经济特区的选择上, 中国就比较成功,比如深圳、珠海和厦门的选择 ,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三个城市分别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比邻 , 且在社会文化上的密切关系 。在前面的例子中, 坝高的增加可能导致淹没面积的扩展和移民数量的增多, 但可能会增加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 ,社会应该选择最佳的方案,以求得最大净利益 。

韦伯的工业区位分析充分地体现了 “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这个思想 。首先是工业区位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地 。然后是尽可能地接近运输最佳点和劳动成本最低点 。最后是工业集聚到一个因集聚而导致成本降低和因移出运输与劳动最佳点引发成本增加的最佳平衡点。 工业区位多种成本要素的综合分析 ,其要义是将工业分成若干个环节, 把每一个环节配置到最有利的位置, 这也成为当代跨国公司的主要战略之一。

2  地表差异性原理

2.1  原理 3: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

地理空间如果对个体或群体没有差异性 ,就不存在所谓的 “区位选择”问题。 差异性的度量显然是要从对人的意义上看 ,但在地理空间中 , 尺度和规模既影响对差异性的度量也影响对它的解释,进而言之,地理学的尺度和规模原理十分考究地理变量的选择 。尺度和规模原理的基本要点是 ,不同尺度和规模的地理现象, 它的作用机制和对它的解释具有显著的差别。比如 ,小范围的下垫面的植被覆盖变化对大气环流几乎没有影响 ,但是对城市气候来讲也许就不可忽视 。可是, 对城市气候变化的分析 ,不仅要考虑小尺度的下垫面所发生的变化, 而且要考虑整个气候空间模式的变化对城市气候是否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在人的世界中 ,如果是在国际间进行选择 ,就必须在全球的尺度来分析 , 如果是在一国城市之间选择 ,则应该在国家的尺度上看 ,可是如果是在城市内部进行选择,就可以大大地缩小范围 。然而 ,范围的缩小并不意味着简单, 因为考虑的角度有所差别。比如, 在国家间选择, 主要是考虑政治、文化 、发展机会和收入 ;在一国的城市之间 ,关心的主要是收入和发展机会,而在城市内部,也许对地点与服务设施和就业的距离 、房价上的因素的权衡就十分重要 。尺度和规模原理还涉及地图的使用, 对城市气候和城市土地利用而言,地理学家应使用较大比例尺地图 ,可是对于城市体系和气候区划研究而言,较小比例尺的地图也许足矣。

2.2  原理 4: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

地表差异性产生的自然基础之一是地表的热力差异 ,它在地球表层的作用无处不在。大气环流、水循环和生物循环是地球表面上直接与太阳能相关的几个联系十分紧密的自然过程。首先 ,太阳能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被地表吸收后其温度升高 。地表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 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一部分射向太空 。由于海陆间的比热有别 ,海洋的大于陆地的 ,因而海陆之间的温度不同 , 其上空大气膨胀的高度也不等 ,造成大气上部的压力不同而产生流动,进而下部的压力也不同, 这样就发生了海陆之间的大气环流 。海陆之间对水分蒸发和吸收的差异以及降水导致了海洋从空中向陆地输送水分。生物通过阳光 、水分和其它营养元素而生长 ,并进行着生物循环 。这些过程中各个环节物质的量变和质变, 以及热力学的环境效应十分重要,比如温室气体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海岸带和江河湖泊的水生物化学效应等 。去掉太阳能这一项 ,以上这些均不存在 ,它们是地球表面对太阳能做出反应的第一个综合体。 热力差异不仅是大气环流 、水循环形成的动力之一 ,也是形成地表多样性景观的主导因素。

热力差异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地理尺度 ,并出现在不同的地理现象中 。在全球尺度上 ,比如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引致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中等尺度上 ,高山和山前平原之间的热力差异引发的昼夜之间的风向变化 ;在较小尺度上的山风和谷风 ;中国北方山区阴坡和阳坡的热力差异产生了因蒸发差异导致的水分差异 ,从而形成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长势 。地球上从赤道向两极, 从山底到高山顶 ,由于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土壤 、植被类型的分带和分层现象 ,在地理学中被分别称作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而在海陆之间由于热力差异导致的降水的差异进而形成的土壤 、植被类型变化称为经向地带性。

2.3  原理 5: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来自地表以外的一些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主要是:地壳运动、日地月之间的相互作用 。

地壳运动既是地貌的内营力基础,又是形成地表复杂多样景观的重要地质因素。尽管地理学不研究地壳是如何运动的, 但却关注地壳运动的地理环境效应。比如印度洋板块推动青藏高原隆起, 对于地理学家而言 ,我们虽然不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机制 , 而把它看成是既定的事实 , 但关心它隆起而引发的地理环境变化 , 比如对中国地貌、气候、水文的意义 。

像地壳运动一样 ,可以类比的是日地月系统的地理环境效应。比如 :日地月相对位置引发的潮汐,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关注的重要的环境现象 ;地转偏向力在河流地貌 、海洋流、大气环流中的作用等 ,对于相同运动方向的物体在地球的南北半球却有着不同的效应 , 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产 、生活和交流 (交通运输)。换言之, 地壳运动、日地月系统的环境效应也是分析地表差异性的重要出发点 。

一个很好的案例是关于香港的发展 。地转偏向力是河流摆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注入珠江的诸水系也不例外。这些水系汇入珠江后, 也会摆动,由于曲流的惯性作用在伶仃水道西侧形成堆积区, 东侧则相反, 甚至成为侵蚀区 。潮汐引发的沉积在珠江口东岸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但总体来讲相对较小, 因而维持了在那里的良好港湾条件。所以 , 当轮船的吨位越来越大时 ,澳门的港口条件逐渐失去优势, 香港的通航和贸易条件越来越好,为其后来发展为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原理 6:风化 、侵蚀 、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

风化、侵 蚀、搬运和堆 积是基本的 地表过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地表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基础, 土壤侵蚀则是土地生产力损失的直接因素,而搬运和堆积却是河口地貌 、冲积平原 、洪积扇等形成的基本因素。

所以, 风化、侵蚀 、搬运和堆积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外营力因素。进一步讲 ,地貌会在不同尺度上对气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和生物的分布。因此, 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上的解释力是十分重要的。

值得关注的是,风化、侵蚀 、搬运和堆积渗透在各种地理环境问题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季风气候, 在中国北方春季 ,风蚀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的破坏不可轻视, 可是在南方山区 , 水蚀却是最重要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仅造成了当地土壤价值的流失 ,而且在注入黄河后 , 在河道的堆积形成了中下游河床的加高, 在中国称之为 “地上河”和 “悬河”。可是 ,在黄河入海口大量的泥沙堆积为填海造地又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

2.5  原理 7: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影响两地发生作用的其他因素不变 ,地理空间的任何两地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距离的衰减作用既表现在自然地理过程中 ,也表现在人文地理学诸领域 。在自然地理学中, 距离往往通过物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产生相互作用的降低。在人文地理学中,距离往往通过交通成本 、或中间干预机会起作用 ,削弱两地的交流, 因而距离衰减成为地理学的一条定律。

由于距离衰减作用, 对任何均质的空间, 只要某一物质或事物先占据了某一位置, 空间就被异化了 。对这一物体或事物越接近, 受它的影响就越大 。

在经济地理学中, 距离衰减作用被分解为:经济体对距离和对其他方面投入的替代性, 经济要素对距离的敏感性的差异性。将这个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 “单中心模型”。该模型提出城市的工业和居住竞标地租分别是单位土地工业和居住活动的所得减去其投入后的剩余,由于对交通和对其它投入的替代性,它们都随着与市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然而, 单位土地上工业与居住活动关于交通成本的敏感性不同, 前者小于后者 , 这样就造成了增加单位距离而引起的地租减少幅度的差异:工业活动的减少幅度较小 ,而居住的减少幅度较大 。结果是, 工业地租竞标曲线的倾斜度较小 ,居住地租竞标曲线的倾斜度较大。在接近中心,工业竞标地租较小 , 而在较远的地方, 居住竞标地租较小 。土地市场会对上述情况做出反应 ,将土地租给付出最多报酬的活动。最终 ,居住活动占据中心附近 ,工业活动在居住活动周边。

在自然地理中 ,距冷高压越远, 空气运动的能耗总量越多 ,冷高压对当地气候的作用越小。同样的情形是:花粉的传播、地震的破坏作用 、污染物的扩散 、沙尘暴的扩展等,都因为在这些地理现象中 ,事物从发生的源地向四周运动时消耗了能量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洪积扇的形成。当水流与夹杂在其中的其它固体物质一起从山前的出口向外涌出时,随着距离的增加 ,总体上看水流的冲力在减少 ,大的颗粒首先留下, 然后是较小的 , 最后是粘土 。这样在洪积扇的边缘就形成了隔水层,能够拦截来自于山区的地下径流 ,可供动植物的生长之需 。

2.6  原理 8: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

渗透在地理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点是 ,地表的差异性不仅来源于自然界, 人类活动会对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做出反应, 可以自生差异性 , 或加强或减轻源于自然界的差异。

当今最有影响的就是全球化和区域化 。海洋为世界范围的贸易提供了交通的自然基础, 可是只有在大轮船时代它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而且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是它的价值得以发挥的现实条件 。比如大西洋沿岸的贸易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顺应了上个世纪发展的需要, 那时它们是世界的中心 ,其他区域大部分被边缘化了 。可是当今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却预示了这个区域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 显然中国极其重要 。你也许注意到了,美国可以左右开弓,位置多么显赫。

关于社会经济系统自身能够产生重要的差异性, 众所周知的就是工业革命的出现和传播。它发生在岛国英吉利 ,使大英帝国成为资本主义的火车头。其他国家工业化的渠道有二 :一是模仿 ,二是与英国进行贸易 。可是这两者都与距英国的 远近密切相关, 因为模仿和贸易都需要付出交通代价 ,前者涉及人员交流成本, 后者涉及产品运输成本 。还有一个因素 ,那就是文化的亲和力 , 它也与在空间上对英国的接近性有关 。事实上, 工业革命正是这样,从英国首先传到邻近的西欧 , 然后向中欧和北美扩散, 岛国日本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这是当今世界基本格局的原始因素。社会因素引发的 ,在地理因素的帮助下 ,近现代世界上最大的区域发展差异性被创造出来了。

人类自生差异性的基本事实就是关于 “地方”的创造和发展所导致地方之间的差异 。所以地理学家用 “地方 ”这个术语作为分析地表关于人的世界差异性的载体,它是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一个特定的地域或位置 。 任何一个 “地方 ”在地球表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具有地理位置和大小,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 。地理位置通常用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的相对距离与方向来表示 ,尺度的选择十分重要。自然环境是对人有重要价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如气候 、土地、水资源和矿产。

文化通常包含:人们的生计特征 ,如从事农林牧渔, 还是工商文教科研行政;人们的对地方的认同方面 ,比如语言 、价值观、建筑风格 、服饰和风俗等 ;社会制度 ,包括政治制度 、组织形式诸等方面的内容。一个地方可以由多个地方来组合,以反映更大尺度上地球表面作为人的住所的意义。

“区域”是地理学家分析地表差异性的另一个术语, 它具有位置 、范围和边界以及等级 。区域可以是地方的细分 ,也可以是地方的组合。当它是地方的一部分时,通常表达地方的一个或几个 (比如成因、功能和景观诸等方面的 )属性在这个范围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部分的区别性。可是当区域由多个地方组成时 ,它通常表示这些地方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具有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地方的区别性。

地理学家正是这样以相互关联着的, 不同尺度的地方和区域来表达和分析地球表面关于人的世界的空间组织。

2.7  原理 9: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

迁移和产品贸易 (地域分工 )是人类对空间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反应, 也是塑造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它具有深刻的原因和过程。迁移发生的基本因素是推力和拉力, 起因于自然环境 、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应该说推力和拉力是同时起作用的,但我们往往可以依据各方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区分迁移是由推力还由有拉力所主导 。比如 :伊拉克难民逃往他国 ,可以说是伊拉克战争这个推力主导的 ;美国政府放宽移民限制而引发迁移的增加就是拉力主导的 。迁移还可以分为强迫的和自愿的 :当年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就是强迫的, 而英国殖民者到美洲却是自愿的。

迁移同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关于迁移的解释有:空间互动 ,人力资本, 预期收入假设, 两部门理论,家庭决策理论,信息与网络理论 ,迁移找寻理论 ,不完全信息、动态和多次迁移理论等,但迁入区与迁出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其基础 。

产品贸易也是区域差异的结果 。两地贸易的基本条件是它们之间关于某种商品的价格差不小于它们之间的运输代价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价格差? 是它们之间的相对成本差 。

如果一地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相对较多 ,同时某种产品对这种要素的需求也较密集, 那么该地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就比较低, 它的价格也较低, 反之亦然。这是地区资源相对丰裕程度产生的贸易基础。可是地区之间的生产技术也会有差异, 显然对于任何一种产品而言,只要两地的生产技术有差别, 在生产要素相同分布条件下 ,技术先进的必然生产成本低 。生产技术先进性差异的地理基础是什么? 一为地区的创新力, 二是技术的空间扩散。当代对创新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集聚, 它们的创新会在相互之间得到比较好的借鉴、吸收和模仿。如果你怕自己的技术被别人利用 ,你选择离开集聚区,但你会落后 ,因此 ,产业发生了集聚, 地理因素再一次对生产和贸易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经济地理学家看来, 地区竞争力或地区生产成本的降低是它的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结果 ,因此 ,从社会网络结构研究地区的生产 、贸易和竞争力也十分重要。

3  空间竞争和相互依存

3.1  原理 10: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

有机体个体或群体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对空间的竞争。空间竞争反映关于空间利益的争夺,如对某地石油资源 、土地、消费市场的占据。空间竞争渗透于地理空间的各个角落 ,是地理景观形成的一个基本机制。在自然地理中动植物对生存空间的竞争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杂草对人工草的排挤 ,另一个是 “占山为王 ”的老虎对自己领地的捍卫 。像拉采尔那样的地理学家, 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体, 也会像生物那样对生存空间进行竞争 。在人文地理中 ,古代部落首领的领地 , 古今宗主国和附属国的依存 ,现代国家间的结盟都体现了对空间的竞争,而企业的区位竞争在当今世界则比比皆是 。

重要的是,空间竞争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区位选择的主要方式和过程, 因而就成了理解和解释社会文化景观形成,尤其是经济景观形成的基本原理 。当今,大多数经济要素的配置经由市场竞争来进行,所以 ,对空间市场竞争的分析和理解十分关键 。

空间市场的明显特征是它具有空间维度, 加入这个特性,它既影响个体的竞争策略 , 同时影响其区位选择。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个体无法影响市场价格 ,把它看成是给定的, 能做的是使成本最小化 。这样一来, 选择成本最小的区位, 以及在已定区位上的产出优化是最佳的策略。杜能、韦伯的古典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如果厂商能够通过区位选择影响市场份额或市场价格, 战略区位问题也许会出现 。比如 ,在霍泰林的线型空间市场竞争中,占据中央区位将会获得大份额的市场 。如果企业不在中央区位布局 ,市场对它将是不利的, 这导致经济可能会在那里集中 。

出现在中心地方论中的是关于空间的垄断竞争型市场分析。由于交通距离的存在 ,每一个厂商在它的市场区内享有垄断权,但同时面临来自周边厂商的竞争 ,因此 ,各个厂商的市场力是有限的 ,在市场区范围尽可能大和空间弥合性的原则下, 蜂巢状的空间市场结构出现了。由于不同类别企业的门槛范围的差别 ,最终形成了有等级的蜂巢状的空间市场体系 。然而,在当代关于同类商业的空间集聚式模式研究中 ,消费者为节约挑选引起的交通成本的购物行为是导致商家集聚的基本因素。如果一些同类商家集聚起来 , 分散布局的将失去吸引力 ,因为消费者为了挑选的便利将不去孤立布局的商家那里。

关于商品的垄断竞争模型为当代产业集聚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在那里,新贸易理论被延伸到了经济地理学中 ,如同俄林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研究一样。在垄断竞争模型中, 如果企业集聚起来,将会分享大的劳动力市场的优势, 降低劳动成本;企业的技术革新会因为相互的接近而外溢 ,使每一个企业均受益。另外半成品的供应也显得方便,节约了运输成本 。这些都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好处 ,称为外部经济 。这样一来, 企业会因地方的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降低成本, 外地的要素会因集聚区的高效率而向此地集中, 但此时分散力也在增强,比如地价和交通成本等。

3.2  原理 11: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

空间竞争反映了人的个体 、群体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但所有的个体或群体占据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都不能为这些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它们要按照支配它们运动的法则行事。其结果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竞争环境对人类活动起作用 。镶嵌、依附、互动和相互依存是人地关系的另一类表现 。人类塑造的景观是他周围环境的一部分,二者存在紧密的关系。比如 ,北京城镶嵌在华北平原的西山和军都山脚下, 是按照人们的需要而建设的。在这里,镶嵌意味着将北京城与它周围的土地拼在一起, 以符合人的意志 。可是 ,我们知道大气和降水以及其他一些地理因素在北京城内和城外之间仍旧按照它们的法则进行活动, 使北京城仍然处在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 。先有这块土地, 后有北京城 ,后者是一个人工制品 ,依附于前者, 但对前者具有显著的影响 。如果没有西山和军都山给养的水资源,没有它们作为屏障拦截来自西北方向的寒流 ,也许就没有北京城, 正是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人,培育了这座历史名城 。但北京城与它的周围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互动 。它限制了工业在其上风上水方的发展 ,却给其下风下水的地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例证 ,反映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基本关系 。

在自然地理中 ,先有岩石圈, 其次是大气和水圈,然后是生物和土壤。这个先后顺序表现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依附关系。可是 ,良好的土壤是动植物生长的基础, 继而言之 , 是生物圈处于良好状态的基础。生物圈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碳库,通过对大气中碳的调整而调整气候。所以 ,现存的地球表层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的相互依存体系 。人类的竞争会在不同尺度上触动自然界中的一些要素 ,其后果是必然要引发这个相互依存的体系的响应 ,也许消化, 也许放大人对地球的触动。所以 , 地理学家从互动的角度的分析十分重要。

4  原理 12:空间临界点

地理空间中许多临界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地理分析中的基本思考方法 。比如海岸带、雪线、城乡交错带 、农牧交错带、市场区边界 、吸引范围边界 、势力圈边界 (势力均衡点)等 。雪线意味着雪与水的气温边界在那里,雪线的变动暗示着温度的空间变动;城乡交错带兆示城乡影响力在那里的均衡 ,地租与地用在那里势均力敌;农牧交错带意味着对粮食和畜产品的需求与土地适宜性在那里的较量达到了平衡 ,在这个交错带一旁的农区 ,土地对粮食的适宜性占据了优势, 而在相反的一侧, 则是对畜牧业的适宜性居于上风 ;在市场区 、吸引范围和势力圈的边界上 ,消费者 (或被吸引者 )对相邻中心的光顾 (依附)概率趋于 0.5(处于中立 ),这是市场 (或核心区 )之间竞争的结果 , 而边界之外的区域则分别倚重于其中一方。海岸带是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 ,表面上看它是大陆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但其背后隐藏着大气 、水、生物和人类等几大圈层的相互影响,是在一定时期内这几大圈层之间互动的一种均衡状态在海陆交接处的表现。

在临界点,突变现象比较常见 , 其中许多具有重要意义,是地理分析中的基本切入点之一。比如在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个综合体中 , 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 ,地表和大气的温度已基本趋于稳定。

现在人类将藏于地球内部的大量化石燃料用作能源 ,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打破了原先存在于这个综合体中的碳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多为地球升温创造了机会 ,因为它吸收了更多的来自于地表的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的升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效应:一方面可能增加降雨, 另一方面必然增加蒸发 。如果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的 ,那么,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缺水威胁 ,可能超越某一个临界值而发生灾变。

5  人类活动的外部性及其协调性

5.1  原理 13: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

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存在这样的情形 ,个人或群体的活动对他人或群体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但对于正面的影响 , 受益者没有给予回报 , 而对于负面的影响, 受害者却没有得到补偿, 这种情形称作外部性。外部性是产生环境问题的基础原因 。比如 :在个体上, 乘坐小汽车的人 ,因为汽车的尾气危害了他人而没有付出代价,它会只顾个人的利益而不实施减污措施 。

当然 ,其他人会仿效 。可是 ,如果收取合理的污染费,一方面可能会有尾气处理器安装在汽车上 ,另一方面可能减少汽车数量 ,或减少行车里程。在区域尺度上, 山区的村民在治理水土流失上的劳动如果得不到切实的回报 ,也许下一步的开荒行动会紧跟其后。在全球尺度上, 发达国家在早先的工业化进程中污染了环境 , 可是并没有付出代价 , 如果现在反而要求发展中国家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 ,同时对援助承诺不兑现, 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也将难以得到全面治理。所以 ,地球表面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基本出发点 。

人类活动还有很多正的外部性 。比如在城市里人们的集聚导致了新思想的良好传播 ,加快了新的生产方法 、新技术的生产。

5.2  原理 14: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 ,地区之间 、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 、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

由于个人观念的差异, 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一些分歧或对立。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 必须在个人之间 、群体之间、区域之间 、国家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 使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得到发展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处在良性演变之中。

问题的关键点是各个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别,它是导致区域之间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理念差异的基础性原因 。另外, 区域间人们收入来源的差异 ,具体地讲是产业结构的差异产生了利益上的差异 。比如中国发达地区对土地作为二、三产业的需求要远高于落后地区 ,从而将保护耕地的责任推给了后者 。但落后地区也需要发展,生产粮食在自给以外, 对于生产更多商品粮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也不高。一些发达国家将自己的废弃物运往发展中国家进行处理 ,就是借用了发展阶段有别对环境保护需求不同这个“缺口 ”。

6  结论和讨论

可以从地理学的研究中精炼出十四大原理。 其中原理 1和原理 2是关于区位选择的基本要义,即存在众多可以选择的区位,对任何一个的选定都是以放弃在其他区位上的利益为代价的, 而且在每一个区位的利益不仅仅表现在该地点上, 还包括与其相关的在其他地点的好处,区位选择的法则是应选取可获最大利益的区位。这些旨在说明人们如何做区位选择。 原理 3 ~原理 9是关于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要点, 包括自然力、社会作用力和分析的尺度等方面 。地表差异性与区位选择存在着相互作用。 原理 10和原理 11是关于人地关系分析的基本观点。人地关系既是人与人之间对空间相关利益的竞争 ,同时又在不同的尺度上表现出人的活动与其环境的镶嵌和互动 ,对环境的依附以及一些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地理因素通过影响人们的竞争环境对人类活动起作用。 原理 12是关于地理分析的基本方法 ,它贯穿于地理分析的各个层面 。原理 13和原理 14是关于地球表面开发保护政策的出发要点 ,协调发生在不同尺度上人们利益的不一致性是其核心 。

本文是将原理按照 “带有普遍性的 、最基本的 、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 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 “一般因果律”来理解的。所以本文重视这些原理在经典的和现代地理研究中的普遍意义, 而不仅仅是在当前或某些时段 。关于空间、区位、地方和区域这些术语, 本文强调它们在地理分析上的意义但不是如何被定义。地理学家以空间 、区位、地方和区域为框架将地球表面作为人类的家乡来解剖,并从形成它们的因素在地表的作用力的变化,即 “生理学研究 ”, 来分析地球表面作为人类的家乡的演变 。 原理 13和原理 14是关于人类之家的“病因学 ”基础的人文部分。

地理学的研究问题会与其他学科的有一些交叉 ,比如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 本文概括的原理13和原理 14就是良好的例证, 但地理学的独到视角是从不同地理尺度上进行的系统分析, 这是地理学家所要坚持的共识 。

1.某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温度带位置)

(2)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位于XX地区的XX方位,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XXXXXX地区)

【引申题型】——地理位置进行评价

(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制)

(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

(3)相邻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如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

(4)交通位置(陆上、海上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贸易、商贸、腹地

(5)经济位置——吸引资金、技术引进;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

(6)政治位置——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

2.地形特征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XX、XX、XX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XX高XX低;

(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

(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海岸线、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火山等。

【引伸题型】地形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城市

3.等值线题目的五读法——秒杀选择题

(1)读图名——明确等值线的类型(2016届高考可能会汇入新的等值线元素)

(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大”、“最小”等词汇,在高考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地勾画重点,正确运用好公式。这里特别强调局部范围内“闭合”的地方。

(3)读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风力、空间差异等等)

(4)读凸起方向——这也是命题的重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东西

(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查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考法。

4.地方时的计算——找关键,取整估算,接近秒猜正确选项

(1) 第一步必须通过图文信息找到已知地方时)——这是解题的关键

(2)第二步明确公式,看算东还是算西,用加还是用减,这个题目有点变化,特别注意带有航程类的题目,必须加上航行的时间,否则这个题目就会陷入陷阱,要素不全,答案出错。

5、日界线——走好两步,即可得解

(题干告知信息“占全球、处于同一天、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等等)

(1) 第一步是画出剖面图

(2)第二步是找到0:00所在的经线

这样题目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6、地球公转类的题目——巧用“万能图”

方法一:快速浏览题肢,如果涉及到季节“三夏一冬选冬、三冬一夏选夏、遇到春秋不选”

方法二:画出万能图,找到对应点,兼看移动方向

7、航空发射基地的区位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良好的气象条件,风速小,晴天较多,大气透明度好;

(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3)人烟稀少,有建禁区的可能;

(4)最好接近赤道地区,因为纬度低,惯性离心力大且地转偏向小,航天器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节约燃料;

(5)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的要求;

(6)夜间发射,利于跟踪目标进行观察

8、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选择大题双管齐下

(5)人类活动——通过等温线的局部特殊情况来处理这类题型,80%选“市区”这个选项。

9、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出题边缘化

凡是涉及到这类题的时候,知识迁移快速移到“我国的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到中亚地区”和“青藏高原,进而推到其他地区的高原”标准论述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XX的积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

10、影响太阳幅射的因素:纬度+地形+光照

(1)纬度低,太阳幅射强;

(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幅射的削弱少;

(3)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11、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局部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

(1)大气环流:单一气压带(单一风带)或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2)地形:坡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形成凉爽的热带草原气候);

(3)局部下垫面:植被和部分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水偏多(如果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降雪,其中以冬季的日本西北部地区和冬季的美国五大湖沿岸最为突出)

(4)海陆位置:如果是大区域,离海近降水多,离海远降水少,如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是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但如果是局部范围有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如福建的东南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区地区就是一个特例)

(5)洋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6)人类活动:如人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等;

如在选择题中遇到“降雨”类的题目——秒杀之道

第一、看闭合状,找低压中心或气旋中心

第二、看凸起方向,找低压槽,通过“锋面气旋、西冷东暖、冷锋后暖锋前”这个技巧来处理。

第三、快速判断季节,是否与季风有关。

第四、快速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来判断大气一流的中影响因素。

这样,就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12、气候特征的描述:气温+降水+组合 (或分要素论述)

(1)气温特征的描述=气温大小+年变化幅度+日变化幅度

(2)降水特征的描述=降水量大小+年际分配+季节分配

【注】气候成因两种模式的分析

(1)地带性分布模式:太阳幅射+大气环流;

(2)非地带性分布模式:地形+洋流(识记三种气候的几个特殊性分布及其分析)

13、“风向”类的题目——四大思维,即可拯救

(1)读数字,就近“作垂线,伸手”即可得出

(2)看到纬线,快速画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准确定位 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地区,判断季节,明确四大风向及原因

(4)题目中有锋面,看符号凸向,快带画出箭头,即可得出答案。

14、全球三大环境问题——“全球化思维”培养

首先观察选项,看题肢中是否具有“全球性思维”的选项,有必选之,如果没有,根据情况而定

全球气候变暖

1.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2)人为原因:

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②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2.主要影响

(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3.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

(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方法技巧

全球变暖的影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在复习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时,应注重理清思路,防止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高考时,比较注重思路的考查,应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加以分析。如在分析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时,主要从全球变暖会引起水循环环节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两方面展开,如下图所示:

15、气象灾害类题型——两表定调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成因

危害

防御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强风:掀翻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特大暴雨:造成河堤决口,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村镇。特大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时预防;营造沿海防护林

暴雨洪涝

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大暴雨

淹没工厂、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交通,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保护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区选择耐旱作物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强烈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牲畜遭受冻害;交通、通信受到影响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预报和警报,提前为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2.滑坡和泥石流

灾害类型

成因

多发区

危害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分布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方法技巧

1.自然灾害的分布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灾情的大小与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

3.防灾措施

(1)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

(2)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

16、凡是涉及到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性问题——秒杀之道呈现

(1) 长江中下游的伏旱——(7、8两北雨茫茫,受副高控制,快速选之即可)

(2)华北春旱——(3、4、5,第一选气温,第二选雨带,最后选生产生活用水)

(3)台风、飓风、风暴潮——(夏秋季节,找圈圈,判断季节)

17、涉及到海水温度的题型秒杀技巧——“四高四低”

18、涉及到海水盐度的题型秒杀技巧——四看法

(1)看纬度——蒸发量和降水量

(2)看海拔——结冰和融冰

(3)看洋流——暖高寒低

(4)看河流——淡化

19、渔场区位——四地一指向

温带海区、浅海大陆架、洋流、河口处,一指向:丰富的饵料、营养物质和盐类)

20、盐场区位=含盐量、水质+地形+天气情况

21、洋流分布看纬度,东西岸相反

22、洋流与等温线的结合——凸向即流向

23、涉及到洋流类考题的题眼(气温、降水、盐度、渔场、性质定南北半球、季节和顺水、逆水等)

24、河流水系特征=性质+流向+流程长短+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形状+水文特征

25、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补给形式和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资源+航运价值

26、河流的开发=水能+农业(林、畜牧、渔业养殖、种植业)+工矿业+航运+旅游

27、河流的治是=上游+中游+下游

28、河流类选择题在选择题中的秒杀类结论性常识

(1)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以侵蚀作用为主。

(2)河流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速慢、含沙量小、航运价值大、以沉积作用为主。

(3)河流沉积地貌:冲积扇(出山口处)、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出海口处)

(4)三角洲地貌=侵蚀+沉积+顶托

29、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方法总结:

(1)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

(2)比较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

依据位置

确定↓

不同河段所在地区的补给类型

推断↓

流经地区的降水、蒸发、下渗、用水多少、植被覆盖程度等状况

推断↓

河流的水文特征变化趋势

30、水循环类的题型——三个箭头法

即为降水、下渗、径流,这也是解此类题型的突破口,具体涉及延伸考题有

(一)区分水循环环节的技巧

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二)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

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三)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5)塑造地表形态

31、涉及岩石圈循环类题型走两步——第一识记类别和特例,第二步看箭头找突破口

32、涉及到地貌形成内外力分析排序类的题时,按照“外力排最后,具体看题眼”的原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3、涉及到地貌构造类题型时,按照“看形状、记新老、讲运用”来实现做题技巧的快准狠

找油找背斜,找水找向斜,隧道过背斜,工程避断层

34、涉及到地形形成原因分析时,方法是“大地形用板板构造理论,小地形用内外力理论”加以分析即可

35、涉及到岩石形成先后顺序类的题型,采用“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的方法

3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秒杀思路是“一基础、两功能、两表现”

【重点解读】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要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37、涉及到自然带类的题型——直击气候,方可得解

“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同时识记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38、凡涉及到雪线类的题型,一看气温(正相关),二看降水(反相关)

39、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两基础

(1)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④看主导因素:水分。

40、.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下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下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下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下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41、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带+水文+资源+自然灾害

42、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43、人口再增长模式的秒杀技巧——四看法

(1)看经济发展模式

(2)看数字

(3)看形状

(4)看生产力发展水平

44、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去评估绝对人数最多时,秒杀技巧是由正变负时,反之,绝对人数最少时,秒杀技巧是由负变正

45、人口迁移分析两模式——迁入地和迁出地,必须注意审题,划出关键词

(1)迁入地:

有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2)迁出地:

有利:①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6、两大地区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模式——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47、城市区位=气候+地形+地质+水文+资源+经济+政治+宗教+科技+旅游

48、城市功能分区的秒杀技巧

(1)看面积

(2)看有钱

(3)看隔离带

(4)看“高大上”

49、城市化三大标志秒杀技巧——人口比重

50、城市化病的表现及卫星城的对应理论

51、农业大区位分析模板:光热水土地,劳市交政科+X

52、农业小区位分析四要素=地价+单产+需水量+交通+市场

54、农作物区位秒杀,优先考虑“市场”,如果题目明确规定,以题目要素为主,如果涉及主观大题,自然要素搭配播种期+生长期+成熟收获期

55、世界六大农业地域类型和中国五大农业地域类型判断强调三看——生产对象、生产目的和生产规模

56、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题秒杀之策

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增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57、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观大题的模板运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8、工业区位分析模板:原动水土地,劳市交政科+X

59、工业传导效应类题型坚持一个原则“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60、工业集聚=共用设施,降低成本+信息交流与协作+规模效应

61、产业转移原因=劳动力+地价+内部交易成本+其他因素

6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就业+市场+环境

63、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差异的成因分析方法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的差异。

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

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

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

(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64、“3S技术”运用的秒杀方法——“点”“想”“看”三字诀判别“3S”

(1)“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65、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与“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

(2)根据区域来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

区域特征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66.生态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67、区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思路

68、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线路选择(沿线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密度、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调入区、调出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案例分析】(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原因

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影响

对东部

对西部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减轻东部地区铁路运输压力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加快中西部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环境压力

69、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区域图相结合,以地理统计图表为载体切入,分析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其答题思路如下:

(2)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区域特征与发展状况为背景材料,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答题思路如下:

(3)多以区域环境问题分布图为载体,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及成因。其答题思路如下:

(4)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区域发展为背景,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答题思路如下:

70、旅游资源的类型判断——二者相得益彰

列表比较旅游资源的分类、特征、价值

分类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建筑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

风土民情

举例

路南石林、五岳等

吉林雾凇

黄果树瀑布

卧龙、香山红叶

帕特农神庙、丽江古城

三大石窟、大足石刻

藏族晒佛节、傣族泼水节

核心

地质地貌景观

建筑景观

存在形式

具体形式

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

价值

不同点

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共同点

经济价值

特性

不同性

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

可创造性、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共同性

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

71、旅游景观的欣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1)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北方山水风景——夏季;北国风光——冬季

随天气或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鸟岛——五月

人文景观

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

(2)地利——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

远望

高处

峰峦

雄伟、奇特

远望

高处

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线面结合

江河、大海

旷景

宫殿

宏伟气派

近看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小巧精致

俯看

较小的湖沼、池塘

水中倒影之妙

置身其中

山水组合景观

船动山移、如游画中

(3)人和——自然与人文和谐

人和

举例

和谐生美——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深山藏古寺

人化自然——以情观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体会意境——抓住园林景观特点

南北方园林的建筑风格不同,构景手法不同

72、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价值+地理位置及交通+市场距离+基础设施与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知名度和影响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国家政策支持

73、旅游活动设计=选择旅游地+设计旅游线路+保证旅游安全

74、旅游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75、旅游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环保意识

【案例分析】简述发展旅游业对埃及的积极影响。

促进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当地的文化更趋多元化;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

76、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特点分析——总分思维,先讲整体,再谈局部分类

77、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三大灾害类

(一)地质灾害类

1.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方法

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而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2.泥石流的发生机制

3.滑坡的发生机制

(二)水文灾害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我国河流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

(2)人为原因流域内中上游不合理垦殖,导致植被破坏,造成水 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中游河段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使湖泊调蓄功能 减弱水利设施长期失修,蓄洪能力不足,下游乱挖河道, 水流不畅等

(三)气象灾害

1.我国几种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气象灾害

地区

时间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综合防治

旱涝

东部季风区

春夏

主要由夏季风强弱、进退引起

弱——北旱南涝;强——南旱北涝

兴修水利,植树造林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副热带高气压(反气旋)控制

酷热少雨

抗旱灌溉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抵御台风过境的准备

春旱

华北

3~5月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未到,降水少

干旱少雨

引水灌溉

寒潮

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冬半年

强冷空气活动

降温、大风、雨雪、冻害

及时预报、作物覆盖、烟熏等

沙尘暴

北方地区

春季

干旱、土地沙化、大风

沙尘飞扬

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2.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3)加强防灾演练。

78、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79、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重点讨论)

80、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生物措施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