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里为什么吴文英的作品最多
精准!刚分享了梦窗的一阙《风入松》,这题就推过来了。
《宋词三百首》版本很多,题主应该是说疆村编的版本吧。此版本收录情况如下:吴文英25首,位居榜首。其次是周邦彦22首,姜夔17首,晏几道15首,柳永13首,辛弃疾12首,贺铸11首,晏殊、苏轼各10首。
之所以梦窗词成为收录之冠,首先是和疆村的个人偏好有关,疆村词本身就取径梦窗。其也了《梦窗词甲乙丙丁稿》,共录梦窗词340首。其次,梦窗词经过周济的推崇和晚清四大词家的校勘后,在当时大显辉煌,学梦窗之风极盛。这也为梦窗词成为三百首收录之冠创造了环境。
而说句题外话,如果要我编,梦窗也应和稼轩,清真入列三甲。一是其词作多,可选范围大。其次,梦窗也是婉约派词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奇思壮采”、“腾天潜渊”独成一格。而在清未民初,以陈述叔为代表的一众词家,多崇梦窗,述叔于中大教词时,也主讲梦窗清真,其影响力延至当代,现学梦窗词者仍不少。
《宋词三百首》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词始于唐流行于宋代,能够和曲调结合来歌唱。同诗一样是一种汉字文学载体。南北宋300多年间出现了无数的词人,其作品加起来至少有上万首,我们现在看到的《宋词三百首》是后人整理出来的,有很多版本,版本不同收录的作品也不同。
其中最流行的是清朝朱孝藏编写的,共三个版本,一版300首二版283首三版285首(大家购买时一定要看清作者)。
朱孝藏的第三版共收录了82位词人的285首作品。其包括了南北宋300多年具有代表性的词人的精品作。当然因其个人的选词标准及主旨并不能代表整个宋朝词人创作水平。本人比较喜欢婉约派才女李清照的作品。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唐诗宋词三百首,为何唐诗在前宋词在后,为何古典诗词唐强于宋
唐诗宋词三百首,为何唐诗在前宋词在后,为何古典诗词唐强于宋?
一、第一个问题,为何唐诗在前宋词在后?
从朝代更替来说,唐宋元明清,唐朝在宋朝前面,定义这两个朝代的作品,唐朝时期文学作品先于宋朝时期,所以定义唐某宋某!
从朗读的角度来说,唐朝文学作品绝句、律诗为主,属于工整对仗的句式,定义唐诗,宋朝文学作品以非对称的句子为主,格式比唐诗宽松,字数比较多,可以完整的描述一件事情,内容更容易懂,为了区别于唐诗,定义了词。当然这种唐诗宋词叫法是后人对这两个时期作品的总结,原本应该是不分先后的,考虑到朗读语气的抑扬顿挫,唐诗宋词的节奏感比宋词唐诗更强,更符合大众的朗读习惯。
二、第二个问题,为何古典诗词唐强于宋?
这个问题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唐诗和宋词没法比较孰强孰弱,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只是诗这种文学类型在宋朝时期不如唐朝流行而已。
宋朝也有很多优秀的绝句、律师作品。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全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比如王安石的《元日》全文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难道要说这些诗不如李白等诗人的作品吗?
宋朝时期的文人比较偏好“词”是因为“词”的格式宽松,更适合创作、更适合表达情感。首先词的文字多,这样的话,可以把一件事情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不像唐诗那么局限(唐诗理解起来还要结合诗人所处的背景,联想他要表达什么意图。)举个例子,用5个字描述一件悲伤的事情,这个肯定比较难写,如果是用100个字或者更多字,那么写起来就比较简单了。文体格式局限这也是唐诗在宋朝不流行的一个原因吧。不流行的格式,写作的人就比较少,以至于诗的产量少,所以感觉上来说,宋诗不如唐诗。我觉得只是数量上不如唐诗而已,内容质量上宋朝诗不输唐诗。
上述是林然的观点,请各位前辈指教,回答完毕,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