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将 有毒 小心 什么

在葵潭,什么蛇才有毒呢?清明将至,请小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2 04:03:02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需要发布此类信息请添加微信号:aluan0663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又到了蛇开始频繁活动的时候了,

大家去野外可要小心呐。

毒蛇

圆斑蝰

本地俗名:百步钱

中文学名:圆斑蝰

圆斑蝰(学名: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又称金钱豹,百步金钱豹,金钱斑,古钱窗,卢氏蝰蛇(鲁塞尔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体粗壮,全长1m左右。头较大,三角形,前端较窄,后端较宽;鼻孔大,背位,无颊窝,头背为小鳞,起棱。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5]。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6]。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7]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展开全文

▲泰国圆斑蝰

眼镜蛇

本地俗名:饭匙倩

中文学名:眼镜蛇

别称:蝙蝠蛇、 胀颈蛇、扇头风、扁头风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

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内一般指中华眼镜蛇(舟山眼镜蛇)

眼镜王蛇

本地俗名:过山黑

中文学名:眼镜王蛇

别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眼镜王蛇像其他眼镜蛇一样,在受到危险时会抬起身体的前三分之一,然后它会张开嘴,露出毒牙,一面盯着对手,一面留意着四周的环境。一旦眼镜王蛇认为自己处境危险,它就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

银环蛇

本地俗名:雨伞柄、银甲

中文学名:银环蛇

别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LC(无危)[7]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8]。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VU) [9]。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金环蛇

本地俗名:金甲,雨伞柄

中文学名:金环蛇

别称:金甲带、黄金甲、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佛蛇

具有前沟牙。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腹部为灰白色。头背黑褐色,枕及颈部有污黄色的“∧”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所以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头背具有典型的9枚大鳞片,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主要夜晚活动。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LC(无危)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尖吻蝮

本地俗名:五步蛇

中文学名:尖吻蝮

别称:百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犁头蛇等

五步蛇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剧毒。吻端由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鼻孔与眼之闻有一椭圆形颊窝,是热测位器。

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此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拢形成,偶尔也有交错摆列的,斑块边缘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规则的小黑点,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

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短尾蝮

本地俗名:(少见,未知)

中文学名:短尾蝮

别称:草上飞、地扁蛇

短尾蝮体较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尾短,具管牙,有颊窝。头背深棕色,体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剧毒。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原矛头蝮

本地俗名:烂肉王

中文学名:原矛头蝮

别称:龟壳花、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

原矛头蝮头部典型的长三角形,颈部细小,形似烙铁,故名烙铁头。体形细长,尾纤细,有缠绕性,善于攀爬上树。

原矛头蝮头背具细鳞,棕褐色,有近倒“V”形的深褐色斑纹,眼后到颈侧有一暗褐色斑纹,上下唇色浅,头部腹面灰白色,体背棕褐色或灰褐色,在背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边相连而成波状纵纹,在波纹的两侧有不规则的小斑块。腹面浅褐色。

白眉蝮

本地俗名:(少见,未知)

中文学名:白眉蝮

别称:(少见,未知)

白眉蝮蛇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

竹叶青蛇

本地俗名:青竹彪

中文学名:竹叶青蛇

别称:、青竹蛇、刁竹青、焦尾巴、赤尾青竹丝

青竹彪头大,三角形;颈细;尾较短,有缠绕性;上颌骨具中空管牙,有颊窝,带有毒腺,剧毒。

背面通身绿色,上唇色稍浅,尾背及尾尖焦红色;头及躯尾腹面黄白色。眼橘红色,体侧有一条白色、淡黄色或红白各半的纵线纹。雄蛇体侧纵线纹路红白各半,前达口角或眼后下角,后达尾中段或基部;雌性体侧纵线纹路白色或淡黄色,仅占最外行背鳞的中央,故较细,前端多不达颈部,绝不达眼后下角,后端达尾基部或前端。幼蛇色斑与成体基本相似,但体背多有两行白色细点。

无毒蛇

好了,前面介绍的都是能致人于死地的剧毒蛇,大家看到了还是尽量躲远点,我们惹不起。

翠青蛇

本地俗名:(绝大多数人与青竹彪搞混)

中文学名:翠青蛇

别称:青蛇、小青

翠青蛇身体背面草绿色,下颌、咽喉部及腹部黄绿色,身体背面草绿色,幼蛇身体带有黑色斑点。

属无毒蛇。

翠青蛇性格极其温柔,通常不会主动进行攻击。夜伏昼出,主要于白天活动,夜晚则在树上睡觉;平时行动缓慢,但遇到惊吓时会迅速躲避逃跑。

王锦蛇

本地俗名:菜花蛇、王蛇

中文学名:王锦蛇

别称: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

王锦蛇背面黑色,混杂黄花斑,似菜花,所以有菜花蛇之称。头背棕黄色,鳞缘和鳞沟黑色,形成“王”字形黑斑,故称王锦蛇;腹面黄色,腹鳞后缘有黑斑。幼体背面灰橄榄色,鳞缘微黑,枕后有1条短纵纹,黑色;腹面肉色。成幼体间体色斑纹很不相同,

属无毒蛇。

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且捕杀能力突出,性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当遇见其他蛇时,会采取攻击,在野外是神经质的蛇类,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是大多蛇类害怕的品种。

乌梢蛇

本地俗名:乌梢络

中文学名:乌梢蛇

别称:乌蛇、乌风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南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

乌梢蛇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面呈棕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背脊上有两条黑色纵线贯穿全身,黑线之间有明显的浅黄褐色纵纹,成年个体的黑色纵线在体后部变得逐渐不明显。此蛇头较长,呈扁圆形,与颈有明显区分。

背面颜色由绿褐、棕褐到黑褐,也可分为黄乌梢、青乌梢和黑乌梢,有两条黑线纵贯全身,此黑线在成年蛇的身体部逐渐隐色。

乌梢蛇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与有异常动静,不管是敌是友,均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属无毒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草腹链蛇

本地俗名:伯公蛇、黄土娘

中文学名:草腹链蛇

别称:黄头蛇、花浪蛇、土地公蛇、草尾仔蛇、草游蛇、斑背蛇

草腹链蛇体色为灰褐色和黄褐色花纹交错,身体前半部有明显的黑色横纹,横纹两端各有一白色斑点。全身由链状花纹交织,体背侧有两条黄色的线纵贯到尾端。幼体头和颈部是红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变成灰色,背中线有一些淡黑色的横斑,横斑两侧有浅色点,这些浅色点连缀成浅色纵带,腹面白色。

属无毒蛇。

野生草腹链蛇不会主动攻击人,看见人会拼命逃窜,所以遇到此蛇切记不要慌张。

赤链蛇

本地俗名:火链蛇

中文学名:赤链蛇

别称:红四十八节、红长虫、红斑蛇、红花子、燥地火链、红百节蛇、血三更、链子蛇、桑树根、楝树根

赤练蛇体背黑褐色与红(红褐)色相间,部分个体缺少红纹。颊鳞常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一“∧”形红色斑,背鳞平滑,或体后段的中央少数几行微棱,身上散发腐鱼腥臭味。

赤练属于无毒蛇。赤链蛇吃蛤蟆,这时口腔存在毒素,咬人会有中毒现象。

遇到敌害时,先将头部深深埋于体下,摇动尾巴警告,如警告敌害无效,会弯成S型发起攻击。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虎斑颈槽蛇

本地俗名:鸡脖蛇

中文学名:虎斑颈槽蛇

别称:虎斑游蛇、野鸡项、雉鸡脖、竹竿青、鸡冠蛇,野鸡脖子

虎斑游蛇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有方形黑斑,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

虎斑颈槽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齿槽后方具有较大的牙齿,形态上非常接近后沟毒牙的毒蛇。然而虎斑颈槽蛇并不是毒蛇,因为其毒腺与毒牙没有导管联通。其毒液不通过毒牙导管,而通过其他物理方式进入被咬者的伤口。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以上内容来源:百度百科

整理:葵潭贴吧吧友怪蜀黍铭

不管有毒无毒

遇到蛇的朋友

还请速速远离

希望大家以此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