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宁远侯府有四个嫡出的孩子,分别是亡妻大秦氏的儿子,也就是侯府第一继承人顾廷煜,继室白氏的儿子顾廷烨,还有继室小秦氏的儿子顾廷炜和女儿顾婷灿。
老大顾廷煜病伤后老二顾廷烨继承侯府,老三顾廷炜因为母亲小秦氏作恶多端所以“离家出走”,不愿意被小秦氏当作行凶的借口,唯独顾婷灿把母亲小秦氏当做好人,所以顾婷灿最后也被小秦氏害惨了。
嫁人前
顾婷灿生得很像大秦氏,一出生就得到了父亲顾偃开的宠爱,小秦氏因此故意把顾婷灿变得更像大秦氏,以方便自己从中获利(也就是顾偃开的注意)。
原本顾婷灿只有容貌像大秦氏,但是在母亲小秦氏的示意下,顾婷灿开始模仿大秦氏的一举一动,惹得顾偃开更加宠爱顾婷灿。
顾婷灿只会读书,女儿家必备技能一概不会,不会女红,不会看账本,不会管家,只会读书,但顾偃开和小秦氏并不在乎这一点,就连顾婷灿整天说话阴阳怪气,看不起人,也被认为是文人的傲气。
展开全文
后来顾婷灿和公主嫡子有了婚约,小秦氏更是开心得不得了,丝毫不觉得自己女儿什么都不会的嫁进公主府有什么问题,顾婷灿也只顾着高兴。
顾婷灿嫁人前,宁远侯府就是顾廷烨当家了,后宅的事情都是明兰说了算,但顾婷灿对明兰总是冷嘲热讽,认为自己家庭不和是明兰造成的,明兰好心给她操持嫁妆还要被奚落,连明兰这种好性格的人都不同意她。
原本顾婷灿和顾廷烨的联系就很一般,后来顾婷灿得罪了明兰,顾廷烨就更不愿意搭理她,所以顾婷灿一嫁人就相当于没有娘家撑腰了。
要知道,大秦氏没嫁人前,在娘家的人缘还是不错的,一直娇养着,和娘家亲戚也没什么不合的事情,而顾婷灿还没嫁人就把娘家人得罪光了,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嫁人后
大秦氏为什么嫁人后什么都不会,一直卧病在床,日子却过得很舒心?因为她拢住了男子顾偃开的心,不管有任何风吹草动,顾偃开都会马上为她出头,包括顶撞父母。
《知否》中其他过得好的女人哪个不是拢住了男子的心思,比如明兰和林噙霜,明兰在顾家后宅说一不二,林噙霜虽是妾室却比一般大娘子都风光,这都是因为夫君心里有她们,愿意为她们遮风挡雨,而过得不好的已婚妇女,比如盛老太太和张桂芬,都是因为没能和男子一条心(当然了后期张桂芬苦尽甘来了)。
反观顾婷灿,结婚没多久就把男子和婆婆全得罪透了,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是真的喜欢她,偏偏顾婷灿还认为自己没错。
顾婷灿嫁给公主嫡子属于高嫁,虽然宁远侯府也不差,但毕竟和皇亲国戚差了一层,按理说,顾婷灿新妇进门是要上敬公婆,下理家务的,样样都要抓,样样都要硬,才能在婆家好好生活下去。
但顾婷灿只把大秦氏的缺点学到手了,刚进门就不肯侍奉公婆,不请安问好,也不愿意在吃饭的时候站在一旁夹菜奉茶,更不要说站规矩了,婆婆一说就要哭天抹泪。
对婆婆不敬就算了,总要把男子笼络住吧,可顾婷灿很快就把男子得罪了,整日要男子伏低做小哄自己开心,稍有不顺就发脾气,只谈风花雪月,一点不考虑实际生活。
顾婷灿不会管家,也没能为婆家生下一儿半女,却整日闹幺蛾子,不准男子纳妾,不敬公婆,还总是认为大家都在欺负她,公主一家受够了顾婷灿的无理取闹。
后来公主做主给儿子纳了良妾进门,小妾很快有了身孕,顾婷灿又开始以顾偃开和大秦氏当作例子教训男子,天天闹,天天抱怨,夫妻联系越来越僵。
大秦氏在顾家过得好,那是顾偃开对她一往情深,顾太夫人是个老实人,没有拿出婆婆的款去欺压儿媳,但顾婷灿是高嫁,娘家本身就比夫家弱,加上顾婷灿和顾廷烨不合,没有娘家撑腰,公主拿捏顾婷灿很容易。
原本公主一家看在宁远侯府的面子上,对顾婷灿一直留有余地,但后来顾婷灿为了给小秦氏报仇,以夫家名义举报顾廷烨。
公主不想得罪顾廷烨就把顾婷灿的信截下来了,并将这件事告诉了顾廷烨,在顾廷烨的默许下,公主下令说顾婷灿病了需要静养,直接把她关进小黑屋,以了此残生。
所以顾婷灿过得惨,总结下来就是两点,一是得罪娘家没人撑腰,二是没能笼络男子,和男子一条心,一步错,步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