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击 开始 关!

反击刚开始,但先过了这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2 00:31:03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昨天大跳水,今天大反击!

这两天的行情,刺激是真刺激!

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就太平无事了呢?

告诉诸位,对于散户来说,局面会越来越糟糕!

有的看官看到这,就鄙视我这种人,不就说对一次,看这嘚瑟得!

还真不是,我给大家好好拆解下如今的局面!

看下图: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不缺增量资金,甚至可以说资金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市场!

虽说股市上涨,本质上就是资金推动的,但这一轮源源不断的资金并没有带来上涨,看看最近市场的走势: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展开全文

从上图可以看出,市场交锋非常激烈,当下就是在大幅震荡!

而这背后就是:「机构疯狂薅羊毛」导致的!

为什么机构也要疯狂薅羊毛?

有的看官会想不通,机构不应该是长线持有,等待价值实现嘛!这是理想状态,事实根本不可能!说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机构也很卷。大大小小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短期业绩做不上去,赎回压力就很大,没等到价值实现,就把你给办了!

第二,股票扩容提速。从2017年IPO常态化到如今注册制全面铺开,股票是越来越多,想要对上市公司做深度跟踪越来越难,你不可能就看八只股票,免不了顾此失彼,集中持股的风险迅速放大。

第三,交易规则大改。从2003年《证券法》颁布之后,管理层平抑市场波动的意图就很明显,20年下来,交易规则越来越复杂,现在连板股是越来越少,以往那种声东击西,说A做B的玩法已经玩不转了!

还有很多因素,就不一一列举了,而这些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机构的盈利方式改变:利用自身优势,大肆薅羊毛!

就拿这两天的走势来说,就很典型的一次薅羊毛的过程!

看下图: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到昨天下午1点,两市成交金额就突破6000亿,当时市场只是小幅震荡,很显然场外资金蜂拥而至,而此时场内大资金开始反手做空,既然你要就卖给你呗,接盘的资金也很狡猾,就是不接盘,两者一勾搭,盘面快速回落,这下好了,散户慌了,啥情况啊?!盘中框框跌,此时恐慌盘开始涌出,结果就是便宜了那些低位接盘的大资金!

而这一幕今天继续上演,早盘弱势反弹一下,继续掉头砸盘,结果就是再一次引发恐慌盘涌出,结果在下面继续有资金捡便宜,眼瞅筹码差不多了,一把梭哈,涨回去了,散户们辛辛苦苦积攒了几个月的受益,再一次被收割!!

事情就这么个事情,具体操作的话,作为圈内人,我很清楚,这种上蹿下跳的,多半是用量化交易(电脑程序)来实现的,否则这买来买去的操作难度是不小的,看到这,有的看官为难了,这量化交易,咱普通人也搞不定啊,又不会写代码,又没有那么多钱,难道只有被薅的命?!

散户该怎么破局?

看上去是不好办,你说人家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这量化交易哪是一般老百姓玩得呀?实际并非如此,量化交易的本质还是条件交易,触发条件的方式有很多,但有一点,你用KDJ金叉死叉去设置条件,那也没得赢钱的可能,因为这效率太低了,大家都看得出来。所以量化交易的优势不在于说它机器下单,而是触发条件的底层数据是不一样的。

大家看下面两只个股: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两只股票都是近期比较强势的,单纯看走势,并不容易判断,接下来,我们通过量化底层数据来看下: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以上就是我通过「博尔量化分析系统」中的「资金量化」数据对参与交易的「交易主体」行为进行量化后的结果。

图中橙色柱体反映的就是机构「交易主体」的活跃程度,很明显,股票A的机构「交易主体」非常活跃,而股票B的机构「交易主体」并不活跃,,据此判断股票A更有机会,毕竟机构在参与调整!来看结果:

数据出处:「博尔量化分析系统」(苹果手机版 | 安卓手机版)

结果和我们此前判断的一样,这就是量化底层数据的价值,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数据,肯定比传统数据的成功率高,这才是关键。尤其是股票A非常典型,昨天跟随市场调整,今天早盘继续调整,但是看橙色柱体,实际就是机构在不断参与,如何参与,当然是接那些恐慌盘咯!

所以,大家手里的股票,这两天翻来覆去震荡,先不说怎么做,你起码把这个底层数据去搞懂吧,看下是不是「交易主体」还在参与,那心里也踏实一点,起码不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最后解释下,什么是「交易主体」?

这个市场中有一类力量,它的能量总是要比普通的资金大得多,这就是「交易主体」,是这个市场的风向,他们是专业能力,团队实力,人脉厚度和资金规模的集大成者,就像是大家口中耳熟能详的「国家队」、「QFII」,是引领市场风向的力量。只是这种力量,靠传统的交易数据很难获取,但是通过量化大数据对同一时空内的多个数据进行模型分析就能得到,最近的「时空大数据」概念,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实际在金融领域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这也是我用量化的原因,因为量化可以使人冷静,人一旦冷静,看得更加透彻,也就不会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