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宜兴紫砂壶与品茗艺术》一书,并得以当面向作者林建寿先生请教,是我2002年6月马来西亚之行的一次意外收获。
那天上午,《星洲日报》记者邱文发先生请我们喝早茶。言谈间,得知我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他就问有没有兴趣去拜会一位名叫林建寿的老人,并说这位老人有着不凡的经历,平日轻易不见人,因他与其有些交情,可以带我们过去。经他这么一渲染,兴趣自然是有的。
林建寿先生茶室
于是,他把我们领到了不远处的一家茶馆,带到一位正在品茗的老人跟前。看得出,老人年事已高,这有满头的银发为证。从其气色、神态上看,老人神情安然、气质高雅、保养得很好。寒暄之后,老人很友好地请我们坐下,招呼小姐给我们砌茶,并拿出一些茶壶让我们观赏。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很随意的谈着,从品茶赏壶到马来西亚局势的变化,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话题很自由的变化着。多数的时间是老人在说,我们在听。看得出老人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是经过一番思考的新鲜想法。
因我们几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老人的语言也就不停地在英语、华语和福建话之间变换,这也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一个特点,为了生存,每人至少要会三、四种语言。
谈到兴致处,老人拿出了一本印刷十分精美的书让我们传看,打开一看,原来是专门讲茶壶与品茶艺术的,因我是从中国来的远客,特意签名送我一本。从大家羡慕的眼神中我意识到,这本书肯定有着相当的分量。
《宜兴紫砂壶与品茗艺术》
展开全文
因上午还有其他事情要办,我们不得不打断老人的话头匆匆告辞了。路上邱文发先生告诉我,这位老人早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在马来西亚政坛上曾是位十分活跃的政治人物,后来退出政坛,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在品茶、收藏、养花、钓鱼等方面均极有造诣。
同行的一位朋友补充说,老人还是当地首富,在闹市区拥有多处房产,收藏极多。他送我的这本书在市面上要卖到四百多马币(相当于八百多元人民币)。
这些介绍并非夸饰之辞,后来我在阅读有关马来西亚政治文化的书籍和报刊后,果然多次见到林建寿这个名字,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林氏在政坛上十分活跃,是马来西亚华人的领袖,担任过政党首领,直到八十年代才退出政坛。
林建寿先生
还是说说林氏所送的那本书吧。尽管我不懂茶道,但读后不难感觉到这是一本很见功夫的好书,全书图片部分为林氏所藏各类宜兴紫砂壶中的几十款精品,图片为作者本人所摄,且在自然光下拍摄,意在突出茶壶本身的光泽和质感。每款壶皆注明制作人、壶名、规格及适合的茶叶。
图片的精美自不必说,但笔者更感兴趣的是其文字部分所阐发的赏壶品茗理论。在书中,林氏点出其他收藏家的一些缺陷:他们要么关注茶叶本身的味道,要么注意茶壶本身的艺术性,很少有人注意到茶与壶之间的亲和力。该书的立论即从此着手,据林氏所言,每种茶壶都有一种与其最适合的茶叶,如果茶和壶之间不谐和,不仅茶叶的味道出不来,淡而无味,而且对茶壶本身也有损害,茶壶会因此失去神采,暗淡无光。
林建寿先生藏壶
笔者虽然也有多年喝茶的经历,但多是作牛饮状,目的是为了解渴。即使是到茶馆,也只是冲上一壶好茶而已,从来没有这么讲究过。因此,一开始总觉得老先生的话讲得有些玄乎。
好在笔者在马来西亚结交的朋友中,既有开茶馆的,也有品茶爱好者,其中一个还在茶馆工作过。茶馆里的茶壶、茶叶品种之丰富自不必说,仅仅是笔者来往较密切的一个朋友处就藏有一百多个茶壶和数十种茶叶。在他们的熏陶下,我的茶道知识长进很快,仅仅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就由一窍不通进步到初窥门道。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那位朋友处品茶聊天,看他们的茶道表演。慢慢地自己对茶道也感上兴趣了,有了个人的一些亲身体验。
据这些朋友说,林氏的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在茶和壶之间确实有一种亲和力,如果选择不好茶壶和茶叶,茶叶的味道会受到影响,其味道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至于是不是像林氏所说,每一种壶都有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茶叶,而且茶壶的反应是不是那么明显,那就不能知道了,因为他们茶道的功夫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林建寿先生藏壶
显然,这种理论多为经验之谈,还有待科学的验证。不过,由此也可看出,老人的品茶赏壶水平已经达到十分专业的程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自然也可以想象,为了为自己的爱壶寻找适合的茶叶,老人需要做多少次实验,而体会判别同一种茶叶在不同茶壶间味道的细微差别又该需要何等的品鉴水准。看来,要想验证老人的理论也并不容易。
此外,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品茗之道,在茶壶类型、大小、水质、水温的选择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据作者本人介绍,他收藏茶壶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茶和壶之间的亲和关系,并非为了升值保值之类,因此,他的收藏品中既有十分名贵的精品,也有最为普通的茶具。这是他与其他茶壶收藏家之间的不同处。
林建寿先生题赠笔者大作
在笔者的印象中,活动在二十世纪中期的政治人物很多结局都不太妙,善终者不多。而老人能急流勇退,成为一方富豪,得以颐养天年,真是幸运得很。不知道这些与其对生活的爱好和沉迷有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