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谦 章晓玲
微信版第1280期
照片上这位老人中等个头,身材瘦削,腰板挺直,精神矍铄,面容慈善,常带微笑。与人攀谈,思路明晰,声音洪亮,娓娓道来,让你根本想不到他已是一个九旬过五的“期颐之年”老人。这位老人就是原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员)张不才。
出身贫寒,品学兼优,堪称人生楷模
张不才1990年从县委政研室退休已经30多年,但是,他与当年几十位下属们——曾经在政策研究室工作的同志和政研室管理的驻乡镇的农经员们,一直互相惦记来往,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人走茶凉”。张老以他高超的领导艺术、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影响了一大批干部,在他60岁、70岁、80岁和90岁生日时,政研室的干部和农经员们,从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地方欢聚在一起,自费为德高望重的老领导隆重举行生日庆典,共同回顾在张不才领导下并肩战斗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回忆张老对自己的关心培养,表达对张老的敬佩、感恩之情。张不才与当年几十位农经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跨越40年、超越了亲情的人间真情,这份真情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更是弥足珍贵。那么,张不才与当年的农经员们有着怎样的渊源与感人的故事呢?
张不才1928年12月25日出生于宣州区狸桥镇三华里处蒋山村一个叫做张村的村落,是固城湖畔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也是狸桥镇方圆20华里内一个张姓人居多的村落。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农家,幼小时随兄种田,14岁进入私塾读书。1945年考入宣城中学,1947年又转学到南京私立学校“东方中学”读高一。由于他考入中学的读书费用由本宗族祠堂供给,解放初实行土地改革后,宗族祠堂土地归公,他的求学资费难以为继,便中断了学业。
为了自谋生路,1949年4月,他到狸头桥完小当了一名小学教师。1950年10月奉调到宣城县土改大队部工作,后又到狸桥区云山村、三山村从事土改试点工作。土改结束后被分配到狸桥区委担任宣传干事。1955年狸桥、水阳两区合并,改任水阳区文统干事。1956年春调任宣城县广播站编辑,同年4月调省委党校新闻班培训,学习结业后被安排到刚创办的宣城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直到1961年报纸停办,奉调到宣城县农业局从事场社经营管理工作。1974年调县委“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工作。1979年成立县委政策研究室,又奉调到该室主持工作,直到1988 年退二线。出身贫寒的张不才,对组织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岗期间,忠诚担当,履职尽职,德才兼备,业绩突出,贡献卓著。
展开全文
“期颐之年”的张不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不才主持县委政研室工作期间,根据当时农村改革的需要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县委的重视与支持下,他先后主持招干和选聘了四批乡镇农经员。
在此背景下,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一批高中毕业、初出茅庐的回乡青年和安徽劳动大学、芜湖农校等大中专毕业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陆续走上宣城县乡镇农经管理工作岗位。那时,经过十年文革,百业待兴,改革潮涌,祖国各地特别是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充满希望;同时改革开放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驻乡镇农经员和县委政研室的同志们,在张不才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上级“三农”政策,掌握上情;同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面向群众搞好服务,及时向县委和乡镇党委反映农村改革中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全县的改革开放鼓与呼,成为一支团结、善战、推动农村改革的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这些农经员们基本素质高,通过在农经岗位上的锻炼,了解了基层情况,增强了与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培养了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本领,成为宣城县当时县乡两级工作的骨干力量,从而迈出了事业上的坚实的第一步,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经过数年在基层的锻炼成长和组织上的重点培养,以后相继走上了乡镇、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当年,这些农经员们被县委领导称为县乡两级工作的“好参谋、好助手”,张不才暨县委政研室工作经常受到省、地两级表彰。
即便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曾经担任过农经员和在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过的同志,差不多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个张不才当年对自己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关心爱护帮助的感人故事。从这些故事里,可以感受到一位忠诚党的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的高风亮节,可以看到这份人间真情不因时间流逝而淡化,不因世事变迁而改变。
张不才老人晚年回忆录《不负悠悠岁月流》
张不才主持宣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从锻炼、培养干部、输送人才出发,对政研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不分亲疏、严爱相济,知人善任,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学习上努力创造条件,政治上积极推荐、提携,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竭尽所能地帮助解除后顾之忧,甚至为大龄农经员的婚姻大事四处奔波牵线搭桥。正如农经员们在张老九十岁生日贺词所说的那样:“张老既是令我们钦佩尊重的老领导,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们和蔼慈祥的长辈。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着牵挂着大家。当我们有了进步,他由衷地为我们高兴;当我们遇到了困难,他给我们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他引领着、教育着、影响着、感动着我们,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在政研系统工作的经历,成为我们丰厚的精神财富”。
组织调研,当好县委决策参谋
张不才勤于学习思考,青年时代就爱好文学和写作,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用他自已的话讲——“我喜欢写一点东西”。在他所有的写作中,除诗歌以外,差不多涉及小品文、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影视文学、调查报告等多种体裁与形式,而调查研究和调研报告的写作更是他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当年,张不才紧紧围绕政研室的工作职责,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当好县委民主科学决策的参谋。他经常亲自带队深入乡镇、村、村民组及农户,调查了解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发展情况,开展万户调查、农业成本核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家庭收支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核对农经员上报的调查报告和分析材料是否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有无不实和夸大上报等,并手把手地指导下属怎样开展基层调研,怎样写出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和综合分析材料。他率先创办了可供县委领导参阅的基层工作《调查研究》简报,还进一步发展成了县委《调查研究》内刊、季刊和双月刊,将来自乡镇农经员的调查报告与分析材料在内刊刊登,供各级领导参考,以促进县委和乡镇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组织部门培养、考察、选用干部,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新途径。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退休后,他累计完成了60余万字写作,有的发表在省、地农工部研究室创办的内刊上,有的则被当时的县(市)委以批转文件的形式印发。其中优秀的调查报告如《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南姥村的贫穷现状》、《金宝圩渔业生产现状调查》、《水东镇东胜村私营企业情况调查》、《万亩枣园的疾呼》等,这些一个一个的方块字,一半都是张老乡村调研期间在煤油下完成的。那一笔一划之间,蕴涵了他对乡村工作的关注,注满了他对群众生活的关心,体现了他来之于民、服务于民的坚定信念。
在县委政研室主持工作到退二线后,为了抢救挖掘全县名村古村的历史文化史料,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他还力荐并组织农经员们深入了解、记录古村渊源的发展变化,主编了一套由百村调研材料汇编而成的《古村春秋》(上下册,约35万字)。这套书籍的编撰,不仅整理、保存和延续了乡村历史文化,还为后来各种材料的编写,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对当年的农经员队伍,进行了一次良好的锤炼与锻造,培养了一批有一定基础的文史写作人才。
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掀起发展“庭园经济”的热潮,张老还在“顾问”之余,组织调查总结乡镇庭园经济发展情况,主持编写了“宣城县发展庭园经济典型百例”这本书(约10万字)。此书虽簿,现在审视,内容一般,但在当时,既是对百户农民庭园经济发展典型的确认、总结,又为全县如何发展庭园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学习标杆。用成功实践的经验指导经济发展实践,同时对农经员们压担子、抓调研,从被动调研到主动选题,积极思考,超前准备,积极响应与配合县委推进重点工作。
过去那些典型户,如今早在当年的“小打小闹”基础上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有的甚至成了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和“块状”产业。真是应了那句古诗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年一本《宣城县发展庭园经济典型百例》小书,竟如同星星之火,在县市区委和乡镇政府及乡村干部工作的全力推动下,在宣州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创造了一个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神话。
张不才与他的四个女儿
孙令军是第三批参加工作的农经员,他在《张老关心我的几件事》一文中这样描述道:“政研室常年对农经员都要布置调研任务,要求每人每月至少要交一篇调研材料。而对于每个农经员上报的调研材料,张老都要亲自过目、审阅,并根据材料质量,按‘甲、乙、丙、丁’评定等级,予以公开、相互激励。因此我每有材料上报,都特别关注材料所评定的等级,从而激励自已对每一次调研任务都认真对待,不是被动‘糊差事’,而是深入调查,认真撰写,注重质量,从而促使我养成了‘喜于调研、勤于思考、勇于动笔、善于总结’的工作习惯,受益终身。”
章晓铃是张主任主持工作期间最后一批选聘的农经员,他学历不高,工作刻苦,开展调研,用情用心。张老还在1988年夏天和地委政研室唐皿主任一起,共同支持他参加了全国首届在大连举办的《发展战略理论讲习班》学习(为破格录取,当时参加者必须是地市级以上经济理论研究骨干,学习费用一千多元,当时月工资不到百元)。学习归来,不到两年,他就运用新学到的理论知识,如“系统工程”“统筹学”“战略学”等,完成了《金宝圩开发与战略》调研报告集和《发展战略学纲要》理论研究成果。《金宝圩开发与战略》系列文章被市、区两级内刊和报纸先后刊登;《发展战略学纲要》在1989年第三期《宣城经济文化研究》专辑刊用,主编倪敬功、副主编朱学成还专题为其作序。该文当年还被国家《软科学文献导报》收入国家软科学文献数据库。1993年被中国财政学会经济杠杆专业研究会、经济日报社理论部评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文章”二等奖。
因此,章晓铃1990年被抽调到宣州市政府“四人编辑部”参与编写了“中国县市改革与发展丛书”《安徽•宣州》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翌年获得安徽省“优秀图书奖”)。1998年又被区委组织部抽调参与编写了宣州区《十年组织工作史》。后来在工作中还陆续发表了各种调研文章和先进人物通讯及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还编写了《华佗与杨泗的故事》《千年明珠水阳镇》,并受邀主编了宣州区《宛陵林场志》等,这些都是在张老的指导下完成的。
严爱相济,带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农经队伍
张不才老人七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在县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张不才不仅在宣城县历史上创建了一支基层工作调研队伍,他本人身先士卒,躬身践行,以扎实的工作,务实的文风,带出了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创造力的队伍。
张不才工作深入细致,求真务实,具有独特的、高超的领导艺术,他爱才惜才,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改革开放之初,各单位人才青黄不接,县委政研室急需调研写作人才。张不才到处打听,请人推荐,1983年的一天,有同事将寒亭中学教师管至根介绍给他,他当天就步行40多华里,亲自到寒亭乡考察他。通过了解管至根的为人、工作表现和写作能力,回来很快通过组织部调他到了县委政研室工作。由于管至根工作表现突出,受到县委重视,1985年9月15日调任夏渡乡长,实际在政研室工作不足两年,是当年由一般干部直升乡长唯一的人,前无先例,后无来者。后来,管至根担任了宣州区水利局长、政协副主席。
张不才积极争取配齐配强农经员队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从全县回乡高中生中考试招收了一批农经员,又先后从芜湖农校、安徽劳动大学毕业生中录用了两批农经员,后又陆续从本县回乡青年中招聘了一部分,当时39个乡镇全部配齐了农经员。
在选聘乡镇农经员把关上,他尊重乡镇推荐、组织部门审查,人事教育和文化部门考试,但是否真正胜任工作,他必须深入所在乡村、单位和家庭,了解人选情况,对其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考评,核实把关。
原雁翅乡鳡圩村刘宗发,1982年高中毕业,回村无业,当时只能跟在泥瓦匠后面做小工,家里穷,当时父子三人(还有个哥哥)挤住在三间旧平房里,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张不才得知情况后,在宣城东门大桥下坐上到雁翅的机驳船,开了足足八九个小时才赶到雁翅乡,天色已晚,便在乡政府食堂草草吃了晚饭,在一名副乡长的陪同下,步行十多华路,来到了刘宗发家,当时刘宗发从田间劳动刚回,裤腿卷起,一身泥巴。张不才打量他,一米六七八的个子,黝黑的皮肤,虽然穿着破旧,但掩不住英武文雅之气。张不才当即命题作文,考察他的写作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刘宗发在半小时内很快完成了一篇1500余字的材料。
回乡政府后,陪同张不才考察的那位副乡长,力荐他高中毕业的侄儿,并拿来一条价格不菲的好烟,可张不才推开他递上的烟,诚恳地对他说:“我俩朋友归朋友,公事归公事,这次我是为考察小刘来的,请你谅解。”根据考察结果坚持向乡党委、县委组织部郑重地推荐聘用了刘宗发。
实践证明了张不才的用人眼光,刘宗发从一名普通聘用制乡干部,后来成长为党委书记、文旅局长、发改委主任等,这与他工作勤勉务实有关,也与张老对他的教育、引导有关,刘宗发心存感激地说:“没有张老就没有我的今天!因为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张老公正无私的坚持,我才走上工作岗位,人生有了重大转折”。
据赵代发回忆:張老在主持政研室工作期间,对驻乡镇农经员总体工作的要求是明确任务,注重效果,责任到人,限时完成。并于1984年初主持制定了《农经员岗位责制试行办法》。通过一年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农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激发了工作热情,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工作成效显著。年终农经员的奖金与考评结果挂勾兑现。试行当年还评选出了雷海云、赵代发、钱逢年、邹美霞、刘平安等5名“优秀农经员”,并进行了表彰奖励。这种“岗位责任制的试行”在宣城县当时属于首创,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制度创新”,后来经县委批准在全县进行了推广,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县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张不才老人八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赵代发是1981年招干驻原双桥乡的农经员,1983年调到向阳乡,工作务实,表现积极,张主任认为其已具备入党条件。为了他在政治上的进步,便于1984年春宣城县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期间,专门与时任向阳乡党委书记梅雪轩商讨培养赵代发入党的事宜。因为当年农经员工作、人事变动由县委政研室管理,个人入党培养与发展须经地方党组织审批。在張老的重视关心和向阳乡党委的培养下,赵代发于1985年6月被批准入党。为后来将提拔为副乡長、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安徽劳动大学毕业、1983年担任双桥乡农经员的张谦,走村串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得到领导和同事好评。张不才鼓励她向乡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又主动向乡党委书记推荐,张谦于1986年3月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张谦因在农经工作岗位上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后被择优调入县委政研室工作,1996年被宣城市体改委选中调入,后随政府机构改革被调到宣城市政府办工作,成长为一名县级干部,被评为宣城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宣城市“三八红旗手”等。
孙令军是第三批参加工作的农经员,他在《张老关心我的几件事》一文中这样描述道:“大学毕业后,1983年5月我被分配到交通不便、离县城最远、当时号称‘西伯利亚’的雁翅乡工作,作为山里人的我到圩区工作有些不适应,在政研室向张老汇报工作时,不经意间提及此事,没想到张老竞把此事一直放在心上,于1984年12月将我调到离家乡较近的水东镇工作。
孙令军还在文中这样充满感激之情地说:“1997年我从水东镇调到古溪镇任党委书记,为减少奔波、照顾家庭,我爱人在城里租住房屋,将家从水东搬到城区,因而失去工作。张老得知后,曾千方百计帮助张罗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因故未能去上班),但张老的这份情义我始终牢记在心。还有我第一个孩子患绝症在医院治疗,需要巨额医疗费用,张老多方奔走,组织捐款。张老慈父般的关怀,让我们一家人念念不忘,心存感恩,我把他不仅视为领导,更视为亲人,家里每有喜事、工作每有困惑,都要向张老禀报、请教,几十年来,几乎每年过年,我都要和爱人、孩子一起,登门看望老人家,并把他一直视为至亲长辈。”
孙令军从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市房管局、重点工程局负责人,如今在经开区国企开盛集团总经理岗位退休,其中不乏有张老的谆谆教诲和他自身的努力进取!
文安泰当年在金坝乡任农经员,工作认真负责,多年得不到提拔重用,找到张老要求调动。张主任找到其书记、乡长说:“小文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干部,他已经向我提出要求调动,你们如果不提拔,我准备把他调来政研室工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书记回答说:“不能调,不能调,他是我们的笔杆子,走了他这块工作没人胜任。我们很快重用,很快重用。”不长时间,文安泰就被提拔为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后来还当了乡长、书记,区直单位局长等。
张不才就是这样,一切从工作出发,关心、支持、引导、帮助下属,对待下属从没有亲疏之分,培养干部,尊重人才,以他的人品及其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宣城县,以及后来的宣州市、宣州区,张不才的工作和为人,作为一种奋力工作、谦逊为人和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优良作风,为他周围工作的同事和下属,树立起了一种榜样标杆与团队效应……
谈到张老,曾任宣州区老干局长的吕传友说:“张老不仅为当时的宣城县培育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农经员队伍,还时时处处为下属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他充满敬意地这样回忆:“1982年我在棋盘乡工作期间,因写了一篇实事求是反映当时粮食产量的调查文章,造成乡领导不满,关系搞得很僵。张主任得知情况后,很快将我调到孙埠镇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工作上的困难,又解决了个人成家问题。1983年我家乡洪林乡因洪涝灾害,田地被淹,房屋倒塌,生活十分困难。张主任带领政研室人员,从洪林街道步行十几里到我家慰问,我家人无比感动。因我工作比较认真努力,张主任为培养我,特地推荐我外出深造学习。经过培训考试,1985年9月,我进入地委党校两年脱产大专班学习,为今后工作进步与提拔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不才对农经员队伍实行人性化管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乡道路崎岖,通车的乡镇不多,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他将女生分在条件较好的城郊乡镇,男生分到交通不便的乡镇。从组织角度,体现了男女有别,关怀女性。
张不才重视农经员队伍建设,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还关心他们的恋爱婚姻家庭。
谈到张老,赵代发十分感动地说:“198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张老得知我母亲身犯重病,家庭经济拮据。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里步行25华里,亲自带着救济款从县城徒步到我老家双桥沙湾滩登门看望慰问,使我全家都感到非常激动与温暖。张老这种对下属的情感与关爱使我这一辈子都终身难忘。”
张不才老人九十岁生日与“老农经员”合影
还说道:“上世纪80年代我老家双桥沙湾滩是个出了名的‘穷灾窝’,经常遭受洪涝灾害,农业损失惨重,导致家庭生活吃粮紧缺。在1985年春荒时节,张老得知情况后及时与时任向阳乡书记梅雪轩、乡长余富元取得联系,帮助我解决家庭困难,后来很快就将我爱人和小孩的户口由双桥的粮农转到向阳改为棉农,并享受与非农人口同等供应标准与粮价,使我家吃粮问题从此获得了保障。后来我在沈村镇任党委书记期间,于2006年1月初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病情得到控制后,出院在家康复。退休在家已达八旬高龄的張老闻讯后,携老伴田阿姨带着慰问品亲自到我家看望我、关心我,并鼓励我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张老的关心和暖心的话语,我时刻铭记在心。在他老人家的关心激励下,我与病魔积极进行斗争,身体也逐渐得到了康复。”
当年有几位农经员谈恋爱,因双方学历、身份有差距,父母反对。张不才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做通了工作,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缔结了良缘。
如柳正浪作为华阳乡农经员,1985年已经二十七八岁,在当年已属大龄青年。张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比关心自已儿女的婚事还要上心。经多方打听,他得知老家狸桥街上开旅馆的梅敬亭有个大女儿还未出嫁,便利用下乡调研之机多次上门,为其说合。梅敬亭是张老50年代在狸桥小学所教的学生,平素十分敬仰张老,见恩师介绍,便一口应允。当年路况差,交通都是三轮车,柳正浪为迎娶新娘,在狸桥矿山特地租了一辆大卡车,把身穿红色婚纱的小梅姑娘接回了华阳。因当年结婚新娘还未流行穿婚纱,也没有男方派车迎亲的习俗,这在当年两地乡镇确实风光了一把。
感恩回报,续写跨越四十年的情缘
张不才以他高尚的人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宣城县,以及后来的宣州市、宣州区,他的工作和为人,作为一种奋力工作、谦逊为人和乐为他人做嫁衣的优良作风,为他周围工作的同事和下属,树立起了一种榜样标杆与团队效应……
当年的农经员、曾任宣州区劳动局副局长的刘文亮感慨地说:“张老工作十分认真,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平时和蔼可亲,如慈祥的父亲,但谁工作上犯了错,能把人批评得泪流满面、痛悔不已。”
刘文亮还说道:“如今像张老这样的领导,很难看到了。不论你在农经员队伍中工作排名,如果我今天坐在他的位置上,也做不到像他那样!”
为了报答张老的关心培养,这些当年的“老农经”们——多数早成了各级领导,大部分已退居二线并陆续退休,但自张老退休以来,他们这群人三十五年如一日,节假日照常来看望他,还轮流“做东”,宴请张老:一为陪他聊聊天,减轻他老年的孤单;二为大家相聚,共同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三为感恩党的正确领导,感恩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珍惜这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老农经员轮流宴请张老 ,共同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
张不才的生活很节俭。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在思考问题和写作时需要抽烟。因节俭的习惯,他一包烟能抽一个星期。他一个月的菜金只花500元,舍不得吃荤腥,衣服自已也从来不买,平常不怎么花钱,都是女儿女婿为他购买。2020 年狸头桥张氏宗族要续修家谱,他却十分慷慨,毫不犹豫地捐款一万元。当年的下属们,哪家孩子上大学、结婚,他知道了还要前往贺喜。张不才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及家人很吝啬,而对同事、下属和社会公益事业却很大方慷慨。
他如今已是九旬过五的“百岁老人”,平时生活规律,坚持适度锻炼身体,耳不聋、眼不花,双眼烱烱,神采奕奕。一日三餐:早餐一杯热茶,一个白水蛋,十个馄饨;中餐一碗饭,一荤两蔬;晚餐半碗饭,一荤一蔬。餐间一杯牛奶,几个水果、点心。水果主要是香蕉、梨子、苹果,点心就是蛋糕、饼干和饼类等。
张不才为人谦和,十分善良,生活上简单朴素,工作上十分勤勉,学习上带头践行,关怀他人不遗余力,正应了那句民间俚语:“好人长寿!”
在这些曾经的下属们眼里,张老身上体现了智仁贤达的长者风范。他乐观开朗,知足常乐,自律清廉,有着健康年轻的心理、宽广豁达的心胸、平和平衡的心态、清风明月般的心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虽历经磨难和坎坷,但从不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正因为此,张老虽已是期颐之年的百岁之人,仍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步履轻快、思维敏捷,堪称人瑞,是人生楷模。
写完此文,意犹未尽。每当想起张老与昔日“农经员”们的点点滴滴,我总是有些激动不已,而久久难以平息自已的情愫,总想像着回到了过去——那些青壮年时期在张老谆谆教诲下的工作与生活……
张老——您好人高寿!我们祝您老人家——神采永驻,如敬亭山!
张不才老人于2023年1月1日20点20分因病辞世,享年97岁。本文于张老生前写成,在此作为众多“老农经员”对他老人家的怀念,让张老的精神得以传承,在人世间永驻!
(作者张谦系宣州区区委干部,章晓铃水阳镇退休干部,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制作:童达清。